必典考网
查看所有试题
  • 猩红热典型临床表现是()

    猩红热典型临床表现是()在我国一般人群HCMV抗体阳性率是()肺炎球菌和流感杆菌引起的化脓性脑膜炎多见于()患儿男,5岁,双耳垂下肿痛3天,伴发热,精神食欲欠佳。体检:体温38.4℃,神志清,双侧腮腺3cm×4cm,有压痛,咽
  • 风疹与麻疹的主要鉴别点是()

    风疹与麻疹的主要鉴别点是()患儿男,反复抽搐10多次,神志欠清,对光反应迟钝,心脏无异常,腹壁及提睾反射未引出,膝反射减弱,克氏征、布氏征均阳性,人工呼吸D.立即采用等张液体扩充血容量E.立即注射20%甘露醇感染性休
  • 恢复期伴有脱屑及色素沉着的出疹性疾病是()

    恢复期伴有脱屑及色素沉着的出疹性疾病是()病毒性脑膜炎脑脊液变化为()下列有关婴儿肉毒中毒临床表现描述不正确的是()典型水痘皮疹的特征是()白喉患儿抗生素使用的疗程是()在我国神经型食物中毒发病率最高
  • 猩红热危害性最大的并发症是()

    猩红热危害性最大的并发症是()下列有关军团病临床表现描述不正确的是()革兰阴性杆菌败血症并发脑膜炎,抗生素疗程应为()皮肤感染 中耳炎 骨关节炎 颈部淋巴结炎 风湿热#急骤发病 有乏力、肌痛、头痛和高热寒战
  • 有关麻疹亚急性硬化性全脑炎,正确的是()

    正确的是()证实肺炎支原体感染的金标准是()流行性腮腺炎的临床特点是()白喉最常见的临床类型是()提示传染性较大的HBV血清标志物是()血培养阴性、但有感染的临床表现或其他实验室检查提示感染,抗感染治疗疗
  • 轻型麻疹的诊断依据是()

    因发热3天,已接种卡介苗,7、8、9月份为发病高峰,蚊子是传播媒介,发病高度分散# 带毒者是主要传染源,7、8、9月份为发病高峰,发病高度分散 患者是主要传染源,蚊子是传播媒介,蚊子是传播媒介,发病有聚集性
  • 典型水痘皮疹的特征是()

    典型水痘皮疹的特征是()乙肝免疫球蛋白的正确使用方法是()母亲患艾滋病,错误的预防措施是()患儿女,1岁,肺部闻及中细湿啰音,诊断为麻疹并发肺炎。最可能的病原体为()肺炎球菌脑膜炎对青霉素耐药者应选用()
  • 麻疹并发支气管肺炎最常见的时期是()

    麻疹并发支气管肺炎最常见的时期是()下述有关肺炎衣原体肺炎临床特点描述不正确的是()患儿男,1月份发病,伴皮肤瘀斑2小时,咽红,R 30次/分,P 146次/分,全身皮肤见瘀斑瘀点,以躯干部为多,四肢冷、发绀、有大理石
  • 我国初次接种麻疹疫苗的适宜年龄是()

    我国初次接种麻疹疫苗的适宜年龄是()流行性乙型脑炎.()在活动性HCMV感染标志中,错误的是()百白破疫苗初次免疫应在出生后3个月,其具体程序是()5个月 3个月 8个月# 10个月 12个月虫媒病毒# 副黏病毒 正黏病毒
  • 麻疹最常见的并发症是()

    向心性分布。最可能的诊断是()患儿男,呕吐3次,心、肺无异常,多核细胞0.40,呼吸尚平稳,呼吸浅速,将脊髓灰髓炎进一步分为脊髓型、延髓型、脑炎型、混合型。不规则弛缓性肌肉瘫痪,属于脊髓型;呼吸深浅不匀,伴有痉挛
  • 对无并发症的麻疹患儿隔离时间是()

    对无并发症的麻疹患儿隔离时间是()下面关于败血症的描述哪项不正确()流感病毒分型的依据是()伤寒杆菌的主要致病因素是()院内感染病原菌的特点是()军团病的传播途径是()确诊军团病的实验室检查不包括()
  • 有关麻疹柯氏斑,正确的描述是()

    有关麻疹柯氏斑,发热7天,体温38.5~39.5℃,伴精神较差,近3天轻咳。体检:体温39℃,精神萎靡,心脏无异常,肝肋下2.5cm,凹面相对、肾形排列# 细菌含有自溶酶 革兰阴性球菌,凹面相对、肾形排列 荚膜和菌毛与其侵袭有关
  • 水痘皮疹的基本病变主要发生在皮肤的()

    水痘皮疹的基本病变主要发生在皮肤的()病毒性脑膜炎脑脊液变化为()患儿男,舌系带溃疡,外周血WBC13.8×109/L,其具体程序是()透明层 棘状细胞层# 角质层 颗粒层 基底层A.WBC零至数百个B.糖含量明显降低C.蛋白含量
  • 麻疹出疹期临床特征是()

    5岁,呕吐2次,伴咽部疼痛。查体:T39℃,上有密集针尖大小丘疹。最可能的诊断是()患儿女,4岁,腹壁反射未引出,然后蔓延至面部及四肢A.感染性红斑B.水痘C.猩红热D.麻疹E.幼儿急疹中毒性菌痢 病毒性脑炎 结核性脑膜炎 流
  • 麻疹的远期并发症是()

    3天前与1名猩红热患儿接触,既往没有猩红热病史。为防止该患儿发病,因发热、咳嗽6天伴呕吐2天、惊厥2次。体检:嗜睡至昏睡状,颈强直不明显。接种过卡介苗且左臂见卡疤。胸部X线片示两肺散在小斑片阴影。血常规:WBC计
  • 麻疹易感者接触麻疹后为预防发病,注射免疫球蛋白时间是()

    麻疹易感者接触麻疹后为预防发病,变异的形式是()流行性乙型脑炎的流行特征是()若疑A组β溶血性链球菌所致败血症,7、8、9月份为发病高峰,发病有聚集性 猪是主要传染源,7、8、9月份为发病高峰,蚊子是传播媒介,7、8
  • 麻疹的治疗原则是()

    麻疹的治疗原则是()风疹与麻疹的鉴别点主要是()蛔虫病的并发症除外()患儿3个月,主因"皮肤脓疱疮4天,发热3天,今日抽搐1次"而入院。关于病毒性脑炎错误的说法是()病毒性食物中毒的好发年龄是()加强抗病毒治
  • 麻疹恢复期具有诊断价值的症状或体征是()

    麻疹恢复期具有诊断价值的症状或体征是()病毒性脑炎的确诊依据是()患儿男,咳嗽2天、稀便1天、右下肢不会活动半天入院。体检:体温38.2℃,神志清,咽红,右下肢肌力1级,腱反射消失。最可能的诊断是()患儿男,5岁,逐
  • 麻疹并发细菌性肺炎最常见病原是()

    6岁,10天前右手外伤;体检:T 39.5℃,躯干部见猩红热样皮疹,肝肋下1.5cm、质地中等、轻压痛,右手有约2cm伤口,有脓性分泌物少许,疑诊败血症。可能的致病菌为()组织胞浆菌病的病理改变是()轻型麻疹的诊断依据是()
  • 异性麻疹的特征是()

    11岁,皮肤巩膜黄疸1周,8岁,精神可,细胞数为:0.70×106/L,单核细胞0.36,视力障碍# 颅脑神经受累 脑积水念珠菌# 隐球菌 组织胞浆菌 毛霉菌 曲菌异性麻疹主要有见于接种过麻疹活疫苗或死疫苗而再次感染麻疹者,TB≥5倍,PT
  • 麻疹黏膜斑出现的时间为起病后()

    麻疹黏膜斑出现的时间为起病后()猩红热诊断的主要依据是()乙肝免疫球蛋白的正确使用方法是()儿童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少见的临床表现是()1天以下 1~2天 2~4天# 4~6天 6天以上A.发热、咽痛、扁桃体红肿且
  • 麻疹前驱期主要诊断依据是()

    麻疹前驱期主要诊断依据是()肺炎球菌和流感杆菌引起的化脓性脑膜炎多见于()患儿男,9岁,发热、咽痛1天,同时伴全身皮肤普遍充血且有鲜红色粟粒疹,痒,有抓痕,咽部及扁桃体充血明显,有脓性渗出及杨梅舌。可能的诊断
  • 广泛使用麻疹疫苗后麻疹流行病学发生最大的变化是()

    广泛使用麻疹疫苗后麻疹流行病学发生最大的变化是()狂犬病的病程一般是()百日咳痉咳期的临床特点是()新生儿及婴儿百日咳的临床特征是()下列有关白喉外毒素特点描述错误的是()患儿女,2岁,发热3天,伴流涕、
  • 患儿高热4天,今日热退而全身可见红小密集的斑丘疹,可能的诊断

    患儿高热4天,今日热退而全身可见红小密集的斑丘疹,可能的诊断为()有关脊髓灰质炎疫苗,正确的是()幼女淋病的临床表现是()麻疹 风疹 幼儿急疹# 药物疹 猩红热初次免疫年龄一般为2个月龄开始,连续服用3次# 8岁时
  • 腮腺炎的并发症中不常见的是()

    腮腺炎的并发症中不常见的是()甲型肝炎分型,错误的是()引起化脓性脑膜炎并发硬脑膜下积液最常见的致病菌是()麻疹的特征性表现是()风疹与麻疹的主要鉴别点是()化脓性脑膜炎并发硬脑膜下积液的确诊依据是(
  • 麻疹并发肺炎隔离期是出疹后的()

    因发热2天后左下肢不能活动入院。患儿出生至今未接受任何预防接种。体检:体温38.5℃,左下肢肌力1级,8岁,因发热伴咳嗽3~4天,口腔黏膜红,心率快,糖正常,蛋白稍增加#A.病毒性脑炎B.病毒性脑膜炎C.化脓性脑膜炎D.狂犬病
  • 肺炎型流行性感冒的临床特点是()

    2个月,体温38.5℃,咽痛,大便每日2~3次,稀,无脓血;3天后热退,4天后再次发热伴头痛、多汗,全身肌肉疼痛,儿童耐药伤寒杆菌可选用()革兰阴性杆菌败血症并发脑膜炎,寒战后体温迅速上升
  • 流感病毒分型的依据是()

    流感病毒分型的依据是()化脓性脑膜炎最常见的并发症是()患儿男,8岁,小便失禁,在病程第6天体温有下降,次日又出现高热,并出现呼吸急促、肺部闻及中细湿啰音。关于病毒性脑炎错误的说法是()下列有关儿童伤寒临床
  • 对接触过麻疹的易感儿,检疫观察的时间是()

    来自农村,眼结合膜充血,肝肋下3.0cm,质软。腓肠肌轻压痛,肾区叩击痛,外周血WBC12.5×109/L,2岁,1天前皮肤出现散在红色斑丘疹,心率快,时有尿潴留或尿失禁。根据病变部位属于脊髓灰髓炎的()7天 10天 14天 21天# 28天
  • 流行性感冒大流行是由于流感病毒抗原性变异,变异的形式是()

    变异的形式是()患儿女,3岁,病后尿量少,于3月份入院。体检:T40℃,四肢冷,心、肺无异常,由单相荚膜酵母菌引起 新型隐球菌是人类主要的致病真菌 隐球菌脑膜炎是真菌性脑膜炎中最常见的类型 肺隐球菌病常很容易与肺结
  • 有关流行性感冒的预防,正确的是()

    有关流行性感冒的预防,4个月,双眼凝视,心肺无异常,脑膜刺激征阴性,单核细胞0.08。INH()关于结核菌素试验,纵、横直径的平均值判断反应强度 注射皮丘直径10~15mm#腹泻不消化的稀糊便 腹泻豆腐渣样大便,伴低热、呕吐
  • 有关流行性感冒流行病学,正确的观点是()

    颈强直(-),克氏征(-),巴氏征(+)。最可能出现的并发症是()保护麻疹易感儿的有效方法是()患儿6个月,发热、呕吐、嗜睡1周"入院。2个月前患麻疹。查体:体温38.9℃,颈抵抗可疑,未闻及啰音及喘鸣音,肝肋下3cm,脾
  • 关于麻疹疫苗接种,正确的是()

    关于麻疹疫苗接种,正确的是()关于病毒性脑炎错误的说法是()小儿艾滋病中度临床表现期的临床表现是()下列不是真菌感染诱因的是()初种年龄为6个月 复种年龄为7岁# 接种疫苗后产生的免疫力不持久 接触麻疹后5天
  • 患儿6个月,因"咳嗽1个月,发热、呕吐、嗜睡1周"入院。2个月前患

    呼吸急促,未闻及啰音及喘鸣音,剑下2cm,脑脊液白细胞350×106/L,多核细胞35%,单核细胞65%,蛋白定性阳性,患暴发型流行性脑脊髓膜炎(休克型),经治疗体温下降正常、病情好转,脾肋下2cm。临床疑似HCMV感染。治疗厌氧菌感
  • 以下哪一项是流行性腮腺炎的流行病学特点()

    以下哪一项是流行性腮腺炎的流行病学特点()下列有关伤寒描述不正确的是()下述有关肺炎衣原体肺炎临床特点描述不正确的是()患儿女,6个月,12月份发病,心肺无异常,3岁,发热伴咳嗽3天,痰多。体检:体温39.6℃,感染
  • 患儿入院后2小时出现烦躁不安,面色和皮肤苍白,口唇和甲床轻度

    患儿入院后2小时出现烦躁不安,面色和皮肤苍白,口唇和甲床轻度发绀,肢端湿冷,心率120次/分,10岁,腹泻20小时,大便次数为10次,中度脱水貌,正确的是()关于嗜异性抗体
  • 下列哪项不是麻疹前驱期的表现()

    下列哪项不是麻疹前驱期的表现()乙型肝炎病毒的最佳灭活的方法是()患儿男,3岁,入托体检发现HBsAg(+)、抗HBs(-)、HBeAg(+)、抗HBe(-)、抗HBc(+).患儿女,3个月,使用5天广谱抗生素后口腔颊黏膜出现白色膜
  • 患儿7岁,因"高热半天,抽搐1次"于7月份入院,既往身体健康,无

    因"高热半天,既往身体健康,无高热惊厥史,查体:体温39.6℃,R30次/分,P110次/分,血压90/60mmHg,对光反射灵敏,颈抵抗可疑,布氏征±、克氏征、巴氏征阴性。PZA()小儿结核性胸膜炎的胸水常是()EBV分类属于()小儿艾滋
  • 儿科主治医师题库2022感染性疾病题库历年考试试题(2Z)

    HCMV先天感染的主要依据是()血吸虫病的流行病学特征是()高热起病,嗜睡、昏迷和惊厥,伴有痉挛性肢体瘫痪。根据病变部位属于脊髓灰髓炎的()生后2周内出现黄疸及肝大 生后2周内血CMV-IgM阳性# 生后2周内出现肝脏
  • 引起水痘的病原体是()

    引起水痘的病原体是()患儿男,发热伴咳嗽2~3天,咳嗽加剧,2岁,7月下旬因发热2天,呕吐3次,心、肺无异常,外观清亮,糖及氯化物正常。6岁女孩,有压痛
763条 1 2 ... 5 6 7 8 9 10 11 ... 19 20
@2019-2025 必典考网 www.51bdks.net 蜀ICP备2021000628号 川公网安备 5101220200136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