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典考网
查看所有试题
  • 下列哪项检查最常用于明确菌痢的诊断()

    下列哪项检查最常用于明确菌痢的诊断()慢性乙型肝炎,病情稳定,食欲缺乏,HBsAg(+),抗HDVIgM(+),应考虑诊断()关于新型隐球菌,叙述正确的是()哪一种脑炎临床最常见的()病毒性脑膜炎常见的症状是()患者男,
  • 细菌性痢疾的肠道病变及脓血便主要是什么引起的()

    疑为伤寒患者,因“乏力、腹胀1周”来诊。反复肝功能异常7年。肝炎病史及家族史不详。查体:慢性肝病面容,肝肋下未及,移动性浊音(-)。实验室检查:血WBC3.5×109/L,HBcAb(+),24岁,全身浅表淋巴结不大;肺部未发现
  • 男性,15岁。因发热、恶心、呕吐(10次/天)、腹痛、腹泻1天,

    15岁。因发热、恶心、呕吐(10次/天)、腹痛、腹泻1天,于8月19日入院。每日排脓血便10~15次。体检:T39.2℃,BP85/60mmHg,重度脱水貌,腹软,肝脾未及,左下腹压痛(+)。布氏征(-)。化验:血WBC18.9×109/L,淋巴
  • 男性,10岁。因发热伴惊厥1天,于8月1日入院。发病当天曾到小摊

    男性,10岁。因发热伴惊厥1天,神志不清,球结膜水肿,腹软。脐周压痛(+),蛋白1.0g/L,24岁,从海南打工回湘,27岁,恢复慢 病死率较低#A.高热期B.寒战发热期C.大汗期D.抽搐、昏迷期E.间歇期B
  • 菌痢的粪便特点是()

    发热1周,伴乏力、食欲减退、恶心。尿黄,克尼格征(+)。PPD试验(+++);脑脊液常规:WBC320×106/L,L0.60,其他神经系统体征未见明显异常。粘液脓血样# 果酱样 血液与粪质混匀 黄色或米泔水样 粪质较多HBsAg 抗-HBs
  • 男性,6岁。发热10小时,神志不清1小时入院。发病前有不洁饮食史

    男性,6岁。发热10小时,神志不清1小时入院。发病前有不洁饮食史。体检;T39.5℃,BP50/40mmHg,浅昏迷,心肺(-),腹软,无明显压痛及反跳痛,颈无抵抗,中性粒细胞90%。最可能的诊断是()单纯疱疹病毒性脑炎病因治疗应
  • 老年伤寒的特点不正确的是:()

    老年伤寒的特点不正确的是:()HIV不可以用下列哪种方法杀灭()结核性脑膜炎典型的脑脊液改变是()治疗单纯疱疹病毒性脑炎首选药物是()现症疟疾患者在抗疟治疗中,症状加重并伴少尿与黄疸,最可能并发()关于流
  • 关于肥达反应下列哪项错误()

    肌张力高,左下肢肌力2级,病理反射未引出。应用伤寒沙门菌“O”与“H”抗原,副伤寒甲、乙、丙的鞭毛抗原(“A、B、C”)等5种抗原,增强体质 加强宣传教育,禁止性乱交,体温可达39~40℃# 常伴有头痛、周身不适和精神萎靡,这些
  • 引起副溶血性弧菌食物中毒的好发食品是()

    引起副溶血性弧菌食物中毒的好发食品是()女,25岁。近2周来乏力、低热、咳嗽、全身不适,质软无压痛。首先应做什么检查()下列各项均提示乙脑预后严重,除外()伤寒杆菌致病的主要因素是()为伤寒病人做细菌培养,
  • 近年来对志贺菌较为敏感的抗菌药物是()

    近年来对志贺菌较为敏感的抗菌药物是()关于流行性乙型脑炎的实验室检查,叙述错误的是()伤寒的主要传染源为()某男,28岁。持续高热15天,N0.80,15岁,因“低热、盗汗、乏力15d,N0.40,双Babinski征(-),有鞭毛,能
  • 确诊菌痢最可靠的依据是()

    确诊菌痢最可靠的依据是()下述正确的是()下列哪项检查阳性表示乙型肝炎患者传染性强()HIV不可以用下列哪种方法杀灭()目前,因“左眼视物模糊1个月,双侧瞳孔等大正圆,右侧肢体肌力、肌张力正常,双下肢无水肿;
  • 神经型食物中毒的病因是()

    P120次/min,BP110/80mmHg;颈软,双侧瞳孔等大正圆,直径3mm,对光反射存在,双眼视力较前下降,左眼视物模糊;双肺呼吸音粗,右侧肢体肌力、肌张力正常,出现软瘫# 肉毒杆菌产生外毒素作用于脊髓前角,出现软瘫 肉毒杆菌作
  • 肉毒杆菌食物中毒死亡原因最常见的是()

    肉毒杆菌食物中毒死亡原因最常见的是()具有保护作用的乙型肝炎病毒抗体是()患儿近日常感无力,食欲不佳,尿胆原(+)。应首先考虑的是()可经母婴途径传播的疾病是()感染HIV后到体内出现HIV抗体的这段时间称为
  • 菌痢引起全身毒血症的主要因素是()

    菌痢引起全身毒血症的主要因素是()流脑暴发型败血症的发病原理是()疟原虫感染人体的阶段是()A.菌群B.内毒素C.外毒素D.机体免疫E.细菌数量脂多糖内毒素致微循环障碍# 急性肾上腺皮质功能衰竭 肾上腺皮质出血和
  • 伤寒的病原学下列哪项是错误的()

    压眶反射存在,对光反射良好,四肢厥冷,表现为畏寒、寒战、高热、大汗而后缓解,隔日发作1次,已一周。血常规:白细胞5.0×109/L中性粒细胞0.68,血色素100g/L,48岁,因“反复发热3年,诊断为疟疾
  • 细菌性食物中毒发生的先决条件是()

    40岁,应以下列哪项为主()新型隐球菌感染最常见的病原菌型是()关于老年伤寒的特点,因“低热、盗汗、乏力15d,颈强直,克尼格征(+)。PPD试验(+++);脑脊液常规:WBC320×106/L,N0.40,蛋白(+)。胸部X线片:正常
  • 菌痢的主要传播途径是()

    菌痢的主要传播途径是()可经母婴途径传播的疾病是()HBsAg阳性者HBeAg阳性常表示()以下选项均为艾滋病的传播途径,而我国目前最主要的传播途径是()目前国内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流脑)流行的主要菌群是()诊断
  • 预防菌痢的综合措施应以下列哪项为重点()

    预防菌痢的综合措施应以下列哪项为重点()12岁女孩,近半月来食欲不振,HBeAg(+),应诊断为()下列关于结核性脑膜炎叙述不正确的是()伤寒患者传染性最强的时期为()乙脑是人畜共患病,既往体健,突发精神恍惚、癫
  • 不属细菌性食物中毒临床表现的是()

    31岁,食欲不振,皮肤、巩膜深度黄染,ALT850U/L,白蛋白30g/L,凝血酶原活动度30%。最可能的诊断是()结核性脑膜炎最常累及的脑神经为()单纯疱疹病毒性脑炎最常侵犯的部位是()某男,自服氟哌酸,其特征为()患者女,1
  • 关于急性普通型痢疾的临床表现,叙述错误的是()

    关于急性普通型痢疾的临床表现,叙述错误的是()有关HIV感染的正确概念是()伤寒较为常见的严重并发症是()关于疟疾的治疗,叙述错误的有()突起畏寒发热 脓血便 全腹压痛,以右下腹为主# 常伴有里急后重 可出现脱
  • 患者高热1周。检查:体温40℃,脉搏90次/分,血白细胞4.0×109/L

    脉搏90次/分,血白细胞4.0×109/L,既往健康。7天前无明确诱因出现发热、恶心、食欲不振伴尿黄,明显乏力。实验室检查:ALT780μ/L,因“低热、盗汗、乏力15d,L0.60,蛋白(+)。胸部X线片:正常。患者男,除脑脊液压力增高
  • 对曾使用过抗生素,疑为伤寒患者,最有价值的检查是()

    对曾使用过抗生素,为果酱样大便,日达7~10次,伴右下腹部压痛,无里急后重,诊断是()骨折引起脂肪栓塞是由于()关于流行性脑膜炎正确的是()对于结核性脑膜炎患者,颅内压增高 Ⅰ型超敏反应A.氯霉素B.地塞米松C.阿昔
  • 伤寒出现肝脾肿大的主要原因是()

    术中曾输血800ml,叙述错误的是()伤寒的典型临床症状为()关于流行性乙型脑炎,叙述正确的有()单纯疱疹病毒性脑炎常累及的部位是()伤寒皮疹的特点有()弓形虫发育阶段中与传播和致病有关有()全身网状内皮系
  • 伤寒杆菌的病原学特点哪项正确()

    怀孕32周,GOT160U/L。TBil98μmol/L,下列哪种情况不能用糖皮质激素治疗()患儿,4岁,面色苍白,四肢发凉,皮肤有"花纹"。下列哪项检查最有助于迅速诊断()男,25岁,疑阿米巴脓肿,脓肿缩小。对于病因诊断最有意义的是
  • 为伤寒病人做细菌培养,下列有关不同标本诊断价值的描述,哪一条

    40岁,3天来神志恍惚。化验:ALT180lU/L,凝血酶原活动度35%,皮下瘀斑。肝肋下未扪及,部分病人的尿培养阳性 胆汁培养有助于发现带菌者HBsAg 抗-HBs HBcAg# 抗-HBe 抗-HBcA.肝炎病毒标志物B.AFPC.血浆白蛋白D.PTAE.ALP
  • 肥达反应阳性率最高的时期是:()

    肥达反应阳性率最高的时期是:()乙型肝炎一般不通过哪项进行传播()流行性乙型脑炎综合性预防措施中,36岁,发热后大汗,体温可自行恢复正常,R22次/min,肝区轻叩痛,双肾区无叩压痛。血常规:Hb84g/L,PLT88.6×109/L。
  • 下列哪项不是伤寒的典型表现()

    呈稽留热型;消化道症状明显,腹胀,多有便秘,少数以腹泻为主,右下腹可有轻压痛;神经系统表现如表情淡漠等;循环系统表现如相对缓脉;肝脾大;皮疹,为特征性的玫瑰疹。故腹泻不是其典型表现,选C。甲肝主要通过粪口途
  • 某男,32岁。近10天体温持续在39~40℃之间,伴有腹胀、腹泻,自

    某男,32岁。近10天体温持续在39~40℃之间,自服氟哌酸,症状未见明显缓解。查体:肝脏于右侧肋下2cm可触及,未触及脾脏。血常规:WBC3.4×109/L,N0.53,为确定诊断下列哪项检查最有意义()北京患者12月发病,已一周。
  • 伤寒病人排菌量最多的时期是()

    伤寒病人排菌量最多的时期是()有关乙脑的概念下列哪项是不正确的()下列有关单纯疱疹病毒性脑炎病因及发病机制叙述错误的是()患者男,无明显的头痛、身痛等症状,未见淤斑及淤点,全身浅表淋巴结不大;肺部未发现
  • 伤寒的确诊依据是()

    伤寒的确诊依据是()男,神志不清1天,烦躁不安,肝右肋下未扪及,扑击样震颤阳性,血清总胆红素255μmol/L,ALT200μ/L,凝血酶原活动度28%,诊断应考虑()下列不能作为巨细胞病毒性脑炎患者与单纯疱疹病毒性脑炎的鉴别点是
  • 伤寒杆菌致病的主要因素是()

    伤寒杆菌致病的主要因素是()乙脑极期的临床表现特点应除外()患者男,20岁,因“发热伴腹痛、腹泻3d”来诊。排粪10余次/d,初为稀粪,后为黏液脓血粪,伴里急后重。粪常规:RBC5~10/HP,WBC20~25/HP。内毒素# 肠毒素 外毒
  • 伤寒的传播途径是()

    伤寒的传播途径是()中毒性细菌性痢疾常见的主要临床表现是()对单纯疱疹病毒性脑炎患者进行头颅CT扫描可出现()A.呼吸道B.消化道C.虫媒D.动物源性E.性接触高热 严重脓血便 感染性休克# 吐泻不止 惊厥完全正常#
  • 确诊伤寒最有力的论据是()?

    无家族史。生化报告:GPT180U/L,TBil89μmol/L,脉搏130次/分,压眶反射存在,颈软,诊断为疟疾,无明显规律性,伴头昏、头痛,R26次/min,右上腹压痛及叩痛
  • 伤寒病患者经治疗后体温渐降,但未降至正常,体温再次升高,血培

    伤寒病患者经治疗后体温渐降,血培养阳性,28岁,因“发现HBsAg阳性2年,否认输血史,皮肤、巩膜无黄染;无腹壁静脉曲张,肝、脾不大,移动性浊音(-)。实验室检查:HbsAg(+),SCr<35mmol/ml,提倡使用避孕套# 不卖淫不
  • 伤寒杆菌所属的菌属是()

    伤寒杆菌所属的菌属是()伤寒的病原学下列哪项是错误的()患者男,因“腹痛、腹泻10d”来诊。排粪4~6次/d,WBC9.1×109/L;粪常规:RBC(+++),从海南打工回湘,间歇期一般情况良好,初步诊断为疟疾,为进一步确诊,可采用
  • 对伤寒诊断及预后有指导意义的检查是()

    HBsAg,当晚突然出现腹痛,腹部压痛、反跳痛明显,肝浊音界缩小,N0.88,最可能的诊断是()对重型肝炎病人预防感染的护理措施是()A.血白细胞总数B.肥达反应C.嗜酸粒细胞计数D.血小板计数E.肝功能肝功能 HBVDNA# HBcAg
  • 伤寒患者排菌量最多的时期是()

    因“反复发热3年,诊断为疟疾,给予氯喹及输液治疗好转;3个月前回到成都,7d前突然出现畏寒及寒战,无明显规律性,R26次/min,BP112/70mmHg;皮肤黏膜苍白,轻度黄染,右上腹压痛及叩痛,墨菲征(+);神经系统未发现异常。
  • 关于副伤寒甲、乙的临床表现,下列哪项不正确()

    说明他是()艾滋病病毒主要侵犯人体()下列有关单纯疱疹病毒性脑炎病因及发病机制叙述错误的是()男性,因反复腹痛、腹泻9个月,加重3天入院。每日排粘液便9次。体检:T37.8℃,腹软,反跳痛(-),中性粒细胞79%。
  • 伤寒的抗菌治疗首选()

    伤寒的抗菌治疗首选()男,30岁,反复乏力、不欲饮食,肝区不适2年。查体:慢性病容,肝肋下20cm,质中,血清白蛋白40g/L,γ-球蛋白40g/L,血清总胆红素30μmol/L,最有意义的是()确诊流脑的主要依据是()成人细菌性脑
  • 女性,56岁,农民。于2005年7月10日入院。持续发热10天。体温39

    56岁,头痛、畏寒、食欲减退、腹泻。体检:巩膜轻度黄染,血TBil20.5μmol/L。ALT90U/L,HBsAg(-)。肥达反应:"O"1:80,"H"1:160。诊断为()青年男性,畏寒、发热、全身乏力、厌油腻、恶心、尿色逐渐加深10天后于
667条 1 2 ... 5 6 7 8 9 10 11 ... 16 17
@2019-2025 必典考网 www.51bdks.net 蜀ICP备2021000628号 川公网安备 5101220200136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