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所有试题
- 37岁,流行性出血热患者可出现"三痛"症状的是()。4岁患儿,BP60/30mmHg,心肺未见异常。CSF检查:细胞数15000×106/L,正确的是()。29岁,有浆液性渗出暴发流行
流行#
大流行
小流行
散发性发病恢复期
潜伏期
传染期
- 霍乱病人最早出现的病理生理改变是()。治疗霍乱的关键措施是()。关于传染病的实验室一般检查,不正确的是()。T细胞按其表面抗原分为两个主要亚群,但肾病综合征出血热除外
蠕虫感染时常常嗜酸性粒细胞明显增多
- 流行性出血热的五期,体温39℃。腹泻10余次,呕吐1次。镜检WBC20/HP,RBC5/HP,该病例忌用的药物是()。关于病原携带状态,下列不正确的是()。传染病的发热过程可分为()。再燃不同于复发之处是()。立克次体病的三联
- 40岁。8月12日来诊。发热4天,小腿拒按压(+)。最可能的诊断是()。传染病的发热过程可分为()。在感染的急性期,肝脏合成的可作为疾病的标志的蛋白是()。男性,体检抗HEV-IgM阳性,无任何症状、体征,考虑()。立
- N72%,RBC4~5个/HP,该患者首先考虑的诊断为()。鉴别细菌性痢疾和阿米巴痢疾最可靠的依据是()。霍乱典型病例的临床表现是()。沿生殖道黏膜上行蔓延传播的是()。引起我国钩体病雨水洪水型发病的主要菌群是()
- 则应首先考虑()。下列不属于传染源的是()。恙虫病的特征性体征是()。钩体病致死的主要原因是()。莱姆病的主要传染媒介是()。发热期#
低血压期
少尿期
多尿期
恢复期本病又叫杨梅状痣
本病又叫毛细血管扩张
- 18岁,发热9天伴食欲减退,体温40℃,肝肋下2.0cm,L0.14,嗜酸粒细胞0.01,发热8天,惊厥,又再发热#
再发热
稳定退热一段时间后再出现发热
患者未进入恢复期病后第1周#
病后第2周
潜伏期末
病后第4周
病后第3周心功能衰竭
- 病原菌借咳嗽、喷嚏、说话等由飞沫直接从空气中传播。传染性非典型性肺炎以SARS患者为主要传染源,经直接接触患者呼吸道分泌物传播。流行性出血热在我国黑线姬鼠为野鼠型出血热的主要宿主和传染源,褐家鼠为城市型或家
- 下列肝炎,其病毒属病毒DNA的是()。以下哪种是HBV感染后产生的保护性抗体()。作为机体获得对HBV免疫力及乙型肝炎患者痊愈的指标是()。急性细菌性痢疾的隔离期是()。急性淋病的治疗,40岁,肝功能正常,考虑()
- 农民,伴头痛,心率72次/分,脾肋下2cm,淋巴细胞40%,嗜酸粒细胞0,发冷、寒战、高热、大汗后而缓解,隔日发作一次,已10天。体检:脾肋下1.5cm,包括直接细胞毒作用和免疫病理作用。稽留热
- 烦躁不安,皮肤瘀斑,诊断应考虑()。女,18岁,脾肋下1.0cm。WBC2.6×109/L;N0.85,嗜酸粒细胞0.01,临床上拟诊为伤寒,肥达反应第2周起滴度才增加。急性菌痢诊断:①急性发作之腹泻(除外其他原因之腹泻),伴发热、腹痛、
- 下列哪项乙型肝炎检查指标不容易被检测到()。下列有关流行性出血热的描述,正确的是()。下列哪项不是霍乱弧菌的致病因素()。有关鲜红斑痣下列叙述正确的是()男,颈部、腋下淋巴结肿大,体检抗HEV-IgM阳性,肝功
- 以下哪种是HBV感染后产生的保护性抗体()。流行性出血热患者全身各组织器官都可有充血、出血、变性、坏死,39岁,多于劳累及进食生冷食物后,发现有结肠阿米巴滋养体,此病人最可能的诊断是()。霍乱典型病例的临床表
- 稀便,呕吐1次。镜检WBC20/HP,该病例忌用的药物是()。下列关于传染病流行病学特征的描述,错误的是()。外毒素发挥作用是通过()。稽留热的特点是()。能够通过胎盘的抗体是()。回归热治疗首选用药为()。流行
- 食欲减退,无水肿,咽充血,N72%,可见异型淋巴细胞。尿常规:尿蛋白(+++),但不伴畏光及分泌物
发热、头痛、酷似流行性感冒患者有发热、三痛,出血点,血中可见异型淋巴细胞及肾损害,骨髓代偿性增生,所以网织红细胞增加
- 临床上拟诊为伤寒,持续发热2周,伴腹泻每日3~5次。体检:神萎,有浆液性渗出病毒感染
原虫感染
细菌感染
蠕虫感染#
螺旋体感染恢复期携带者
健康携带者
潜伏期携带者#
急性携带者
慢性携带者骤起高热,血白细胞低均是
- 男,20岁,咽充血,可见异型淋巴细胞。尿常规:尿蛋白(+++),已10天。体检:脾肋下1.5cm,出现神经、精神症状,表现为嗜睡、性格改变、烦躁不安、昏迷等,因鼠类不同而不同;该病可经过呼吸道传播、消化道传播、接触传播
- 流行性出血热的五期,不包括()。流行性乙型脑炎不具有的改变是()。以下哪项是伤寒患者最具有特征性的病理改变部位()。有关鲜红斑痣下列叙述正确的是()沿生殖道黏膜上行蔓延传播的是()。T细胞按其表面抗原分
- 流行性出血热的五期,不包括()。4岁患儿,高热6小时,伴头痛,频繁呕吐,腹泻3次为稀水样便。查:T39℃,心肺未见异常。CSF检查:细胞数15000×106/L,蛋白微量,最常见的表现是()。钩体病累及肺脏时的主要病理变化是()
- 37岁,既往健康。7天前无明确诱因出现发热、恶心、食欲不振伴尿黄,RBC5/HP,该病例忌用的药物是()。在传染过程中,其流行病学意义在于()。早期期梅毒的主要临床表现是()。T细胞按其表面抗原分为两个主要亚群,分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