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所有试题
- K2+200~K6+800为干燥路段,路面结构是底基层为30Cm厚填隙碎石,基层为25Cm厚水泥稳定碎石,面层为12Cm厚的沥青混凝土。路面基层施工采用集中厂拌法进行拌合。路面底基层施工时,其部分施工方法如下:(1)初压:用振动压
- 高速公路水泥稳定粒料基层压实度的极值规定值为()%。沥青层用粗集料包括碎石、破碎砾石、筛选砾石、钢渣、矿渣等,高速公路和一级公路不得使用()和矿渣。透层油的粘度通过调节稀释剂的用量或乳化沥青的浓度得到适
- 级配碎石、级配砾石在最佳含水量时进行碾压,直到达到下列按重型击实试验法确定的要求压实度:基层()%,底基层()%。填隙碎石的一层压实厚度,可取碎石最大粒径的()倍。98;96A、1.5
B、2.0
C、1.5~2.0#
- 选用水泥时还应通过混凝土配合比试验,根据其配制弯拉强度、耐久性和工作性优选适宜的()、()。级配砾石用做基层时,石料的集料压碎值应满足下列规定:高速公路和一级公路不大于()%混凝土路面在掺用粉煤灰时,应
- 填隙碎石用做基层时,碎石的最大粒径不应超过()mm用做底基层时,碎石的最大粒径不应超过()mm。往复式整平滚筒前的混凝土堆积物应涌向()的一侧,保证路面横坡高端有足够的料找平。整体摊铺钢筋混凝土搭板的总厚度
- 沥青表面处治面层平整度最大间隙h的规定值为()mm。用于高速公路沥青路面基层的水泥稳定粒料施工时,注意从加水拌和到碾压终了的时间不应超过()h,并应短于水泥的终凝时间。沥青混合料的生产,每天应做()。沥青路
- 沥青表面处治面层厚度合格值的规定值为()mm。稀浆封层是用适当级配的()按一定比例拌合而成的流动状态的沥青混合料。稀浆封层一般用于()及以下公路的预防性养护,也适用于新建公路的下封层。A、-15
B、-10#
C、-8A
- 影响粉喷桩质量的主要因素为加固料的()和加固料与土体的搅拌均匀程度。袋装砂井砂袋直径允许偏差为()mm。注浆孔深允许偏差为()mm。台阶法开挖的台阶高度应根据钻孔机械、工程规模、开挖深度、装载设备能力、边
- 下列不属于旋喷桩试桩应确定的参数为()。用于公路路基的填料要求强度高,其强度要求是按()指标确定。土工合成材料不得直接铺设在碎石等坚硬的下承层上,应在土工合成材料和碎石之间铺设5cm厚的()保护层。在岩体
- 用单一粒径的粗碎石和石屑组成的填隙碎石施工方法有:()和()。()的填隙碎石特别适宜于干旱缺水地区。路面混凝土最大单位水泥用量不宜大于()kg/m3掺粉煤灰时,最大单位胶材总量不宜大于420kg/m3。干法施工;湿
- 下列不属于碎石桩试桩应确定的参数为()。袋装砂井纵横向间距施工允许偏差为()mm。沉降观测边桩及沉降在施工期间每天应进行一次观测,在沉降量突变的情况下,每天应观测2~3次。当两次填筑间隔时间较长时,每()d至
- 级配砾石用做基层时,砾石的最大粒径不应超过()mm用做底基层时,K0+000~K45+783.24段,路面结构从上而下分别为24Cm厚的水泥混凝土面板、20Cm厚水泥稳定碎石基层、20Cm厚二灰碎石底基层、22Cm厚级配碎石。设计文件上
- 下列不属于重锤夯实需要确定的试夯参数是()土工合成材料铺设范围的允许偏差为()设计值。基床以下路堤填筑压实质量的控制指标:其中改良细粒土采用K30和()两项指标,砂类土、细砾土、碎石类及粗砾土采用K30和(
- 可在天然砂砾中掺加部分碎石或轧碎砾石,以提高混合料的()和()。某一级公路,路面结构是底基层为30Cm厚填隙碎石,基层为25Cm厚水泥稳定碎石,施工单位采用于法施工,其部分施工方法如下:(1)初压:用振动压路机碾压3
- 注浆孔应()施钻,同步注浆,避免孔位串浆,增加难度及清孔工作量。换填地基顶面横坡施工允许偏差为()粉体搅拌桩施工时纵横向间距允许偏差为()mm。浸水路堤填筑的压实质量应符合设计要求,基床以下路基浸水与不浸水
- 高速公路沥青砼面层中线平面偏位的允许偏差为()mm。热拌沥青混合料运输到现场温度,不得低于()℃。摊铺机开工前应提前0.5~1h预热,熨平板温度不低于()℃。铺筑过程中选择熨平板的振动频率和振幅,提高路面的初始压
- 沥青贯入式面层平整度IRI的规定值为()m/km。稀浆封层是用适当级配的()按一定比例拌合而成的流动状态的沥青混合料。通常情况下用于SMA、路面的木质素纤维不宜低于0.3%,矿物纤维不宜低于0.4%,必要时可适当增加纤维用
- 级配碎石基层未洒透层沥青或未铺封层时,禁止(),以保护表层不受破坏。当一次铺筑宽度小于路面和硬路肩总宽度时,应设(),位置应避开轮迹,并重合或靠近车道线,构造可采用平缝加拉杆型。混凝土路面或桥面弯拉强度未达
- 级配碎石混合料可以在中心站用多种机械进行集中拌和,如()、卧式双转轴桨叶式拌和机、普通水泥混凝土拌和机等。有抗冰(盐)冻要求地区,各交通等级路面、桥面必须使用()。高速公路、一级公路粗集料针片状、超径颗
- 重锤夯实最终总下沉量应大于试夯时总下沉量的()%。真空预压施工时应同步进行地基沉降与土的侧向位移观测,施工单位按设计要求进行观测和记录,监理单位按施工单位检测数量的()%见证检验。粉喷桩中石灰粉应为()生
- 沥青贯入式面层中线平面偏位的允许偏差为()mm。旧沥青路面的整平应按高程控制铺筑,分层整平的一层最大厚度不宜超过()mm。道路用煤沥青严禁用于热拌热铺的沥青混合料,作其他用途时的贮存温度宜为()℃,且不得长时
- 用平地机进行拌和,K0+000~K45+783.24段,路面结构从上而下分别为24Cm厚的水泥混凝土面板、20Cm厚水泥稳定碎石基层、20Cm厚二灰碎石底基层、22Cm厚级配碎石。设计文件上标明,该路混凝土板在胀缝处设置传力杆,在部分
- 原地面处理时,当原地面坡度陡于1:5时,应()挖台阶,台阶宽度应符合设计要求。石质路堑直接应用机械开挖的优点是()。堆载预压施工,边坡坡率允许偏差为()%设计值。灰土挤密桩施工时垂直度允许偏差为()%。隔断层中
- 高速公路沥青砼面层平整度σ规定值为()mm。粉煤灰作为填料使用时,用量不得超过填料总量的()%,粉煤灰的烧失量应小于12%,与矿粉混合后的塑性指数应小于4%。A、1.2#
B、2.0
C、2.5A、40
B、50#
C、55
- 冲击钻施工中,宜采用大冲程的岩层是()。砂桩施工中,当设计地基形式为复合地基时,砂的含泥量不得大于()A、开始钻孔
B、坚硬密实卵石层#
C、高液限粘土层A、2%;
B、3%;
C、5%#
- 拌和结束时,混合料的含水量应均匀,并较最佳含水量大()%左右,同时应没有粗细颗粒()现象。级配砾石用做基层时,石料的集料压碎值应满足下列规定:高速公路和一级公路不大于()%()可直接作为混凝土搅拌和养护用
- 用稳定土拌和机应拌和两遍以上。拌和深度应直到级配碎石()。层底
- 乳化沥青宜存放在()罐中,并保持适当搅拌。贮存期以不离析、不冻结、不破乳为度。透层油的粘度通过调节稀释剂的用量或乳化沥青的浓度得到适宜的粘度,基质沥青的针入度通常宜不小于()。沥青贯入式面层中线平面偏位
- 旋挖钻机钻孔作业应连续进行,因故停钻时,应将钻头()。下列不属于重锤夯实需要确定的试夯参数是()基床表层沥青混凝土层分两幅摊铺,采用热搭接方法,两幅之间应有()毫米左右宽度的搭接。A、提离孔底5m以上
B、提
- 原地面处理,当原地面坡度陡于(),应自上而下挖台阶。基床以下路堤施工前应进行现场填筑压实工艺试验,确定不同压实机械、不同填料施工含水率的控制范围、适宜的松铺厚度和相应的碾压遍数、()的机械配套和施工组织
- 沥青路面集料粒径规格以()为准。不同料源、品种、规格的集料不得混杂堆放。SAC沥青路面施工中防止离析现象发生的有效措施有()。高速公路沥青路面不得在气温低于(),以及雨天、路面潮湿的情况下施工。稀浆封层和微
- 高速公路和一级公路级配碎石或级配碎砾石所用石料的压碎值应满足下列规定:基层:不大于()%底基层:不大于()%。某一级公路,路面结构是底基层为30Cm厚填隙碎石,其部分施工方法如下:(1)初压:用振动压路机碾压3
- 级配碎石用做半刚性路面的中间层以及用做二级以上公路的基层时,应采用()拌制混合料,并用摊铺机摊铺混合料。特重、重交通混凝土路面宜使用河砂,砂的()不应低于25%。单层钢筋网的安装高度应在面板下()处,单层钢
- 高速公路、一级公路混凝土路面铺筑质量要求:横坡度()各交通等级路面、桥面混凝土宜选用减水率大、坍落度损失小、可调控凝结时间的()。传力杆钢筋加工应锯断,不得挤压切断断口垂直、光圆,用砂轮打磨掉毛刺,并加
- 路基面上的溶洞应按设计要求处理,一般采用片石混凝土或钢筋混凝土封闭,封闭厚度不小于0.5m,顶部与路基面齐平,搭盖洞口不宜小于()m。路堑的()开挖适用于土质路堑,用铲运、推土机械施工。CFG桩施工桩体垂直度允许
- 公路工程质量验评规定,搭接处应紧密、平顺,烫缝应枯焦。不符合要求时,累计每()m长减1分。终压应紧接在复压后进行,如经复压后已无明显轮迹时可免去终压,终压可选用双轮钢筒式压路机或关闭振动的振动压路机碾压不宜
- 公路工程质量验评规定,面层与路缘石及其他构筑物应密贴接顺,不得有积水或漏水现象。不符合要求时,每()处减1~2分。A、1#
B、3
C、5
- 砂桩质量检验,宜间歇()d后进行。A、7#
B、14
C、21
- 路基面上的溶洞应按设计要求处理,一般采用片石混凝土或钢筋混凝土封闭,封闭厚度不小于()m,顶部与路基面齐平,搭盖洞口不宜小于0.2m。基床以下路堤施工前应进行现场填筑压实工艺试验,确定不同压实机械、不同填料()
- 高速公路、一级公路混凝土路面铺筑质量要求:断板率≤()‰A、1
B、2#
C、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