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所有试题
- 预计雷击次数大于或等于几次/a,且小于或等于几次/a的住宅办公楼等一般性民用建筑物应划为第三类防雷建筑物?()对不符合防雷标准、规范防雷工程专业设计方案,以下单位应当按照审核结论进行修改并重新报批。()报审
- 接地按作用分为两类:保护性接地和功能性接地。保护性接地又分为如下四种:即()、()、防雷接地和(),功能性接地也可为四种即工作接地、()、屏蔽接地和()。安装在电气装臵电源进线端或靠近进线端的电涌保护
- 防雷建筑物的分类是根据其()、()、发生雷电事故的()和(),按防雷要求分为()类。在一定的大气条件下,大气离子的迁移率主要取决于离子的()安装在电气装臵电源进线端或靠近进线端的电涌保护器(SPD)接地线
- 雷击在输电线路上感应出的()过电压能够沿()进入建筑物,危及建筑物内的()和()。为了保证()与()的安全,需要在在输电线路上装设过电压的拟制设备,这类设备就是()。雷电侵入波;线路;信息系统;电气设备
- 采用多根引下线时,为了便于测量接地电阻,以及检验引下线接地的连接状况,宜在各引下线距地面的1.8米处设置()卡。在易受机械损坏的地方,地上的()米至地下()米的一段接地线(引下线)加保护措施。防雷工程专业设
- 计算机房的安全分为()类、()类、()类三个基本类别。A;B;C
- 进出建筑物的各种金属管道及电器设备的装置,应在进出处与()连接。报审信息系统防雷工程设计方案时应提供:()防雷装置A、设计资质#
B、施工资质#
C、防雷工程方案#
D、防雷产品销售许可证
- 独立避雷针的杆塔、架空避雷线的端部和雷网的各支架处应至少设()根引下线。对用()制成或有焊接、()连接钢筋网的杆塔、支柱,宜利用其作为引下线。1;金属;捆扎
- 中国气象局3号令《防雷减灾管理办法》第十一条规定,防雷装置的设计审核由当地()主管机构授权的单位承担。首次雷击波形是:()第二类防雷建筑物引下线不应少于()根,其间距不应大于()米。气象8/20μs
10/350μs#
- 建筑物防雷设计,应在认真调查地理、土壤、()环境等条件和()规律以及()的特点的基础上,详细研究防雷装置的形及其布置。石油库储存油罐场地采用避雷线进行防雷设计,其保护范围用滚球法计算,该场地属于第()防雷
- 引下线是连接()与()的金属导体;接地装置是()和()的总合。一座15层框架结构的建筑物,有10条引下线,底层和首三层的分流系数分别为()。接闪器;接地体;引下线;接地体0.1、0.11
0.1、0.2#
0.11、0.1
0.2、0
- 电子计算机房电源进线应按现行国家标准《建筑防雷设计规范》采取防雷措施,电子计算机房电源进线应采用地下电缆进线。当不得不采用架空线时,在低压架空电源进线处或专用电力变压器低压配电母线处应装设()避雷器。地
- 内部防雷的主要手段是()、()和()。陆地上晴天大气电场的复杂型日变化表现为()等电位连接;屏蔽;安装SPD峰、单谷;
双峰、双谷;#
平直;
振荡。
- 电子计算机房应采用下列四种接地方式:交流工作接地、安全保护接地,()、和()。直流工作接地;防雷接地
- 利用混凝土柱内二根对角线主钢筋作为引下线时,其直径不应小于()毫米。10
- 环行接地体和内部环行导体应连接到钢筋或金属立面等其它屏蔽构件上,宜每隔()m连接一次。电磁感应现象应用的定律是下面哪个科学家研究的成果()5A、爱尔马
B、法拉第#
C、楞次
D、麦克斯韦
- 对不符合防雷标准、规范防雷工程专业设计方案,以下单位应当按照审核结论进行修改并重新报批。()A、建设单位
B、防雷工程专业设计单位#
C、工程施工单位
- 电磁屏蔽的目的()。人工垂直接地体的长度宜为2.5M,其间距宜为()。减少电磁干扰5m#
3m
2.5m
1.5m
- 第一类、第二类、第三类防雷建筑物首次雷击雷电流幅值分别为()。雷电流陡度di/dt分别为()。后续雷击雷电流幅值分别为()。雷电流陡度di/dt分别为()。通常,晴天自由大气电势随高度()200KA、150KA、100KA;20
- 防雷产品的使用,应当接受的(),禁止使用未经任可的防雷产品。监督检查
- 等电位连接的目的()或设备与其它金属导体之间的电位差。向上正地闪是指()减少设备之间先导向上,地闪电流方向向上
先导向下,地闪电流方向向上
先导向下,地闪电流方向向上
先导向上,地闪电流方向向下#
- 请写出图一中雷电流的分配比例:分配在信号线、各种管线上和电力线上的雷电流总和的()%;分配在接地装置上的雷电流为()%。50;50
- 防雷工程专业设计、施工丙级资质单位可以从事以下防雷工程专业的设计或者施工:()一云中水滴在大气中受大气电场作用而极化,则水滴的上半部荷()A、短波通讯站感应雷防护工程#
B、卫星电视地球接受站感应雷防护工
- 屏蔽层仅一端做等电位联结,另一端悬浮时,它只能防(),防不了磁场强度变化所感应的电压。遇有下列情况之一,应划为第三类防雷建筑物的有()电信和信号网络的电涌保护器SPD起到保护作用的系统标称电压最高为交流()V
- 高层建筑的防雷接地原则上应采用()为主。从城市土地使用形态出发的最为基础的空间组织理论中不包括()。共用接地系统同心圆理论
圆形理论#
扇形理论
多核心理论
- 防雷区界面处的最大电涌电压,即SPD的最大箝压加上其两端引线的感应电压应与所属系统的基本绝缘水平和设备允许的最大电涌电压协调一致。为使最大电涌电压足够低,其两端的引线应做到最。宜为()。电信和信号网络电涌
- 内部防雷保护系统主要由()、()、共用接地和安装SPD组成。电信和信号网络电涌保护器SPD的传输特性试验包括对()和纵向平衡试验及近端串扰的试验。《防雷装置设计审核和竣工验收规定》第四条规定:下列建(构)筑
- 应当安装防雷装置的范围:()A、建筑物防雷设计范围规定的一、二、三类防雷建(构)筑物#
B、石油、化工生产或者储存场所#
C、电力生产设施和输配电系统#
D、邮电通信、交通运输、广播电视、医疗卫生、金融证券、计
- 《防雷装置设计审核和竣工验收规定》第四条规定:下列建(构)筑物设施的防雷装置应当经过设计审核和竣工验收()《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规定的一、二、三类防雷建(构)筑物;#
油库、气库、加油加气站、液化天然气
- 在一般情况下,当在线路上多处安装SPD时,电压开关型SPD与限压型SPD之间的线路长度不小于10米,限压型SPD之间的线路长度不小于()。10米
5米#
20米
8米
- 大气离子扩散起电机制主要解释()第二类防雷建筑物引下线间距不应大于:()冰雹粒子荷电
对流云粒子荷电
云雾小粒子荷电#
降水粒子荷电12m
18m#
25m
- 预计雷击次数大于或等于几次/a,且小于或等于几次/a的住宅办公楼等一般性民用建筑物应划为第三类防雷建筑物?()N>0.6次/a;
N>0.3次/a;
0.012次/a≤N≤0.6次/a;
0.06次/a≤N≤0.36次/a。#
- 地闪中电场的B变化是指()级先导时的电场变化;
梯式先导之前的电场变化;#
地闪回击电场变化;
地闪间歇阶段的电场变化。
- 外部防雷保护系统主要由()、()、()组成。低压配电系统的电涌保护器(SPD)正常使用条件之一是海拔不超过()米。接闪器;引下线;接地装置1000
1500
2000#
3000
- 防雷工程专业设计,施工资质实行等级管理制度,资质等级分为()三级。线路穿钢管和两端接地的目的在于起到:()地闪中电场的R变化是指()丙,乙,甲屏蔽#
散流
集肤效应
跨接级先导时的电场变化;
梯式先导之前的电场
- 地闪初始击穿电场约为()GB、-50057进行建筑物防雷设计采用的方法是:()104伏/米
104伏/厘米#
103伏/厘米
103伏/米A、保护角法
B、圆锥法
C、滚球法#
D、折线法
E、避雷网格#
- 避雷针及其衍生的各种室外避雷系统实际上是一种()。由压敏电阻元件组成的电源避雷器属于()避雷器。防雷系统
避雷系统
引雷系统#
消雷系统
避雷针系统开关型
箝压型#
复合型
- 国家鼓励和支持雷电减灾的科学技术研究和开发,推广应用防雷科技研究成果,提高()水平,开展()科普宣传,增强()防雷减灾意识。陆地上晴天大气电场的复杂型日变化表现为()高度超过()的钢筋混凝土结构建筑,应采
- 防雷产品的使用,应当接受()、自治区直辖市气象主管机构的(),禁止使用未经任可的防雷产品。为减少电磁干扰的感应效应,应采取的基本屏蔽措施是()第三类防雷建筑物首次雷击的雷电流幅值(KA):()省;监督检查
- 《中华人民共和国气象法》规定,各级()主管机构应当加强对雷电灾害防御工作的组织管理。安装的雷电灾害防御装置应当符合()主管机构规定的使用要求。雷达天线伺服控制电缆的两端均应加装标称放电电流不小于()K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