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所有试题
- 乳腺肿物镜下见纤维组织弥漫性增生,几乎不见乳腺组织,仅残留几个腺管(含腺上皮和肌上皮),低倍镜下未见小叶轮廓,最可能诊断为()更年期妇女的卵巢功能衰退,主要是由于下列哪种激素减少引起的()子宫内膜癌WH0的TN
- 乳腺内肿物,包膜完整,镜下见大量小而圆的腺管构成,腺上皮呈现广泛分泌改变,其病理诊断应为()对诊断阴道葡萄状肉瘤最具有诊断意义的是()子宫内膜癌WH0的TNM分期中T1a期为()管状腺瘤
泌乳腺瘤#
大汗腺腺瘤
多形
- 乳腺纤维囊性病引起的改变不包括()对乳腺微腺腺病描述错误的是()子宫内膜鳞状上皮化生不见于()乳房周期性疼痛
导管乳头状瘤形成#
乳腺肿块
小叶增生
导管上皮的大汗腺化生腺体衬覆小的一致的单层立方或扁平上
- 阴道鳞状细胞癌常发生于()子宫内膜息肉间质的重要特点为()女性生殖系统最常见肿瘤为()阴道前壁下1/3段
阴道前壁上1/3段
阴道后壁下1/3段
阴道后壁上1/3段#
阴道后壁中段炎细胞浸润
间质细胞增生活跃
短梭
- 符合粉刺型导管内癌的描述是()在冷冻切片中最易与乳腺浸润性癌混淆的是()下列关于阴道腺病的描述错误的是()多发生在乳晕区#
属浸润性乳腺癌
易发生腋窝淋巴结转移
预后差
肿瘤细胞异型性小腺病瘤
盲管性腺病
- 对副乳腺的描述正确的是()下列关于蜕膜组织与子宫内膜间质蜕膜样变的鉴别诊断的描述,错误的是()葡萄胎最重要特征为()仅发生在女性患者
局部多隆起,一般均带有乳头
肉眼观察多带有完整包膜
副乳腺可发生良性和
- 乳腺内触及一边界不清、较硬的肿块,镜下见显著增生的纤维性间质内散在密集增生的腺泡,腺泡由腺上皮和肌上皮及基底膜围成,低倍镜仍可辨认出大致的小叶轮廓,28岁,镜下见导管上皮增生,形成大小不等、形状不规则的网孔状
- KrukEnBErg瘤是指()下列不符合外阴鳞状上皮增生症(增生性营养不良)的特点的是()关于颗粒细胞瘤说法错误的是()卵巢囊腺癌有恶变
卵巢的转移性黏液癌#
胃弥漫浸润性黏液癌
卵巢腺癌伴广泛转移
卵巢恶性畸胎瘤
- 乳腺内肿物,包膜完整,镜下见大量小而圆的腺管构成,腺上皮呈现广泛分泌改变,其病理诊断应为()患者女性,28岁,有瘙痒感。病理检查见鳞状上皮呈乳头状增生,棘细胞层增多,浅中棘层见挖(凹)空细胞,最可能的诊断为()
- 乳头鲜红色血性溢液多见于()小叶原位癌通常免疫组化标记为()下列关于蜕膜组织与子宫内膜间质蜕膜样变的鉴别诊断的描述,错误的是()导管内癌
导管内乳头状瘤#
乳腺纤维囊性病
急性乳房炎
乳腺积乳囊肿34BE12阳性
- 关于乳腺导管扩张症的描述不正确的是()在冷冻切片中最易与乳腺浸润性癌混淆的是()子宫内膜腺上皮的核下空泡出现在月经周期的()多见于绝经期妇女
乳头溢液或乳晕下肿物,局部皮肤可呈现橘皮样外观
肉眼观大导管
- 关于两性母细胞瘤的描述错误的是()下列关于卵巢高血钙型小细胞癌错误的是()宫颈上皮内瘤变时醋酸白试验,病变处接触醋酸后变为()兼有颗粒细胞瘤和支持一间质细胞瘤两种成分
必须有Leydig细胞成分#
颗粒细胞瘤可
- 某老年女性乳腺发现一肿块,病理检查发现,肿。瘤界限清楚,切面鱼肉样。肿瘤细胞分化差,瘤细胞呈合体样;间质较少,可见大量淋巴细胞浸润,则此肿瘤最可能的诊断是()女性,38岁,左下腹发现包块2个月,囊内充满毛发、油脂
- 小叶原位癌通常免疫组化标记为()真菌性子宫颈炎常由下列哪种真菌引起()下列不是绝经后子宫内膜病理状态时的表现的是()34BE12阳性E-cadherin阴性CK5/6阴性CerbB-2阴性#
34BE12阳性E-cadherin阴性CK5/6阴性Cer
- 年轻女性最常见的乳腺良性肿瘤是()子宫内膜异位症最常见的部位是()葡萄胎最重要特征为()单纯性腺病
纤维腺瘤#
导管扩张症
导管内乳头状瘤
纤维囊性病输卵管
卵巢#
阴道
子宫肌壁
子宫韧带绒毛间质水肿
间质内
- 卵巢生殖细胞肿瘤中最常见的是()下列不是慢性宫颈炎常见的继发病变的是()下列关于子宫内膜结核病的描述,不正确的是()不成熟性畸胎瘤
成熟性囊性畸胎瘤#
胚胎性癌
无性细胞瘤
内胚窦瘤宫颈糜烂
宫颈息肉
宫颈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