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所有试题
- 地质条件是煤层的地质年代、赋存情况、地质分层及其()和()、顶底板的岩性和厚度、地质构造等冲击倾向;有关物理力学性质
- 防冲机构具体开展()的防治工作冲击地压
- 分管副矿长负责落实分管范围内的()。柔性风筒的缺点是()。防冲工作体积大
搬运不方便
成本高
不能用作局部通风机抽出式通风#
- 总工程师对防冲工作负技术责任,负责组织防治冲击地压措施的(),并负责组织编制防冲工作的计划、方案《煤矿安全规程》第100条规定井下空气成分中,二氧化硫的最高充许浓度是()。编制、审批、实施A、0.00025%;
B、0
- 安全防护是指在采取防治措施后仍然不能完全杜绝()发生,为降低冲击地压发生时造成的人身伤害所采取的各项安全防护措施。冲击地压
- 矿长对矿井冲击地压防治工作负全面责任,应(),解决防冲所需的“人、财、物”,保证防冲工作的实施定期检查、平衡防冲工作
- 防治措施包括()和(),一般指优化生产布局、减少应力集中、加强巷道支护等措施减少冲击地压的发生和采取()等方法弱化冲击程度,形成防冲保护带。主动防范;主动解危措施;卸压爆破、煤层注水、钻孔卸压
- 预测预报是对有()的区域进行()和(),为防治措施提供指导冲击地压危险;监测;预报
- 取得“爆破员作业证”的新爆破员,应在有经验的爆破员指导下实习(),方准独立进行爆破工作。三个月后
- 安全培训是指(),加强队伍建设,提高主动防治的意识。加强管理、完善制度、健全机制、强化职工培训
- 在无冲击地压煤层中的三面或四面被采空区所包围的地区、构造应力区、集中应力区、集中应力区开采和回收煤柱时,必须制定()的安全措施。防治冲击地压
- 凡从事爆破工作的人员,都必须(),考试合格并持有合格证。经过培训
- 对有冲击地压危险的煤层,应根据预测预报等实际考察资料和积累的数据划分冲击地压危险程度等级并制定相应的()。综合防治措施
- 开采保护层群时,应优先选择()或()煤层作为保护层开采。无冲击地压;弱冲击地压
- 冲击地压煤层掘进工作面临近大型地质构造、采空区,通过其它集中应力区以及回收煤柱时,()。必须制定措施
- 有严重冲击地压的煤层中,采掘工作面的()距离和爆破后()的时间,必须在作业规程中明确规定。《煤矿安全规程》第100条规定井下空气成分中,二氧化硫的最高充许浓度是()。爆破撤人;进入工作面A、0.00025%;
B、0.0
- 根据监测结果,在冲击地压危险煤层内划定严重危险区,标在采掘平面图上,并在严重危险区周围建立(),限制无关人员停留。警告牌
- 如果在采空区留有煤柱,必须将煤柱的()标在采掘工程图上。柔性风筒的缺点是()。煤尘爆炸的引火温度一般为()位置、尺寸以及影响范围体积大
搬运不方便
成本高
不能用作局部通风机抽出式通风#A、700—800℃;#
B、6
- 采用跨落法管理顶板时,应选用()液压支架。煤矿用毫秒电雷管脚线色别是区分雷管段别的标志。1-5#毫秒电雷管脚线的色别分别为:()强力A、红灰、黄灰、蓝灰、白灰、绿灰;
B、红绿、红灰、黄灰、蓝灰、白灰;
C、红
- 厚煤层采用分层综放开采时,第一分层巷道应注意加强支护,尤其底板煤层较软时,应对底板()。适当加固
- 厚煤层采用一次采全厚大采高开采和综放开采时,尽可能将巷道()。沿底布置
- 分层开采厚煤层时,分层平行应内错布置,上、下分层平行轴线距离至少不小于()倍巷道宽度。柔性风筒的缺点是()。3体积大
搬运不方便
成本高
不能用作局部通风机抽出式通风#
- 冲击煤层巷道掘进施工应采用()。宽巷掘进
- 开采冲击地压煤层时,要积极探讨应用监测预报及治理措施的()、()、()。新技术;新工艺;新方法
- 在有冲击地压危险的掘进工作面放炮时,躲炮位置设在进风侧风门之外的()或()。全风压新鲜风流中;避难硐室内
- 在有冲击地压危险煤层中作业时,施工单位必须详细记载发生冲击地压的情况,其中包括()等。煤矿用毫秒电雷管脚线色别是区分雷管段别的标志。1-5#毫秒电雷管脚线的色别分别为:()时间、地点、震级、影响范围、支架损
- 在有冲击危险的巷道内,任何人不准在()、小断面处或()地点逗留和休息。巷道变形处、断层处;支护状态不好的
- 现场监测有特别冲击危险时,对特别危险区执行()制度。停止作业撤人
- 在有严重冲击地压危险的区域,必须安设()。压风自救系统
- 巷道维修时,两组作业人员相距不得超过()。100m
- 冲击地压煤层开采巷道支护严禁采用()、()等刚性支架。巷道必须采用()支护,并提高支护强度。混凝土;金属;全断面
- 每年要对各类人员进行一次再培训,培训时间不少于()学时。40
- 在冲击地压煤层中工作的区(队)长应由从事冲击地压煤层采掘工作不少于()年的人员担任。三
- 冲击地压矿井的井下工作人员,培训的主要内容应包括有关冲击地压的(),防治冲击地压的()。规章制度;基本知识(防治冲击地压措施和安全防护措施)
- 冲击地压矿井的井下工作人员,必须接受()的培训,熟悉冲击地压发生的()和(),经考试合格后,放准上岗。防治冲击地压知识;预兆;防治基本知识
- 中等以上冲击危险区实施卸压解危措施后,必须用()法结合()同时进行卸压解危措施效果检验。电磁辐射;钻屑法
- 中等以上危险区域,如地质构造变动带:包括断层、褶曲、()区域等,无需依据预测检验的结果,直接实施卸压解危。煤层厚度和倾角突然变化
- 在冲击危险较严重的煤掘工作面采取“()”的作业方式施工卸压钻孔。两掘一钻
- 深孔爆破施工的安全技术措施必须对()、药包制作方式及()、()进行详细说明。煤尘爆炸的引火温度一般为()孔深、孔径、孔距;每孔装药量;联炮方式A、700—800℃;#
B、650—750℃;
C、1000—1200℃
- 实施深孔爆破时必须()。在标准大气压状态下,干空气的重率是()公斤/米有人现场指挥A、1.293;#
B、0.122;
C、0.7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