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所有试题
- 风桥产生的通风阻力不得超过(),风速要小于()。150pa;10m/s
- 风压的国标单位是()。帕斯卡
- 风门的作用是()或(),确保需风地点的风量要求。隔断巷道风流;限制巷道通过的风量
- 按强度划分。风筒可分为()和()两种。柔性;刚性
- 风筒漏风的主要原因有()等三个方面。接头漏风、针眼漏风、风筒破口漏风
- 单位体积空气的质量叫做(),它的单位为()。密度;kg/m3
- 硫化氢气体有()味。臭鸡蛋
- 煤矿井下有毒有害气体主要有()。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硫化氢、氨气、二氧化氮
- 《规程》规定,采掘工作面进风流中,按体积计算,氧气不得低()。20%
- 一般情况下,煤尘爆炸的下限浓度是()。45g/m3
- ()时,应进行全矿井反风。进风井筒着火
- 煤尘爆炸的引燃温度一般为()。700~800℃
- 瓦斯局部集聚是指集聚大于或等于0.5m3,其中瓦斯浓度达到()的现象。煤尘爆炸的引火温度一般为()2%A、700—800℃;#
B、650—750℃;
C、1000—1200℃
- 当空气中的瓦斯浓度达到(),又遇到650~750的点火源时,就会发生爆炸。5~16%
- 矿井反风后,主要通风机的供给风量不应小于正常风量的()。40%
- 局扇因故停止运转的掘进工作面,必须撤出人员,切断电源,只有当局扇周围10m范围内的瓦斯浓度()。方可重新启动局扇。小于0.5%
- 局部通风机常用的通风方式有()、()和()。压入式;抽出式;抽出压入混合式
- 矿井的通风方法一般采用()。抽出式
- 瓦斯爆炸的主要危害是产生()。高温、高压和有害气体
- “三专两闭锁”装置中“三专”是指()。“两闭锁”则指()和()。专用电缆、专用开关、专用变压器;风电闭锁;瓦斯电闭锁
- 矿井通风系统包含的内容是()和()。通风方式、通风方法;通风动力
- 井下常见的通风设施有()。风门、风桥、密闭、调节风窗
- 抽放瓦斯的方法按照瓦斯来源可分为()。本煤层抽放、邻近层抽放、采空区抽放
- 瓦斯综合治理十二字方针:()。以风定产、监测监控、先抽后采
- 瓦斯爆炸必须具备的条件:()。瓦斯浓度在5—16%、引火源温度为650—750、氧气浓度大于12%
- 所有采掘工作面,瓦斯浓度的检查次数,低瓦斯矿井每班至少检查()次:高瓦斯矿井每班至少检查()次。2;3
- 井下瓦斯传感器应垂直悬挂在顶板下()处,距侧壁不小于()。300mm;200mm
- 瓦斯在煤层中存在状态有()和()两种。游离;吸附
- 煤层回采与掘进时,回采工作面遇地质构造(),掘进工作面遇地质造()之前,由地质部门提出预报交施工单位,施工单位和生产科、防冲科共同制定防治冲击地压措施。100m;30m
- 采用钻屑法进行预测预报时,每个测试孔(),测定每米钻粉量,临界指标待定。预测有冲击地压,必须停止工作,采取卸压措施,待效果检验解除冲击危险时方可恢复作业。8~10m
- 各种运行中和备用的材料、设备等要捆绑或悬吊于();刮板运输机的电机、减速机必须安设在()。所有冲击地压区的行人路线,必须确保其畅通无阻;皮带运输设备每()必须用钢丝绳与支体捆绑连接。牢固的棚子上;行人
- 在有冲击地压危险的巷道内,各种管路必须吊挂牢固,每()不准少于一根吊丝。4m
- 在有冲击地压危险煤层中作业时,施工单位必须详细记载()的情况,其中包括时间、地点、影响范围、支架损坏、停产时间、人员伤亡等,每月2日前将上月发生的煤炮情况报()。《煤矿安全规程》第100条规定井下空气成分中,
- 采用电磁辐射法对其冲击倾向性进行预测时,每()布置一个测点,临界值确定为:强度最大值平均值(),脉冲值()。当有冲击地压发生危险时,通报有关领导和单位,并立即采取卸压解围措施,停止危险区域内人员作业。20m;6
- 煤层注水时对钻孔的()及注水情况进行记录,建立台帐。位置、深度、角度
- 煤层注水时每个钻孔安设流量计、压力表,使用()注水。高压泵
- 利用微震监测系统进行工作面冲击危险的监测预报时要保证井上下微震监测系统()小时连续监测,一次断电时间不大于()小时。启动时,按控制器电源按钮,指示灯不亮,电源电压正常,此时电除尘器可能发生了()故障。24;8
- 强冲击地压矿井每个采掘工作面至少有一台KBD5矿用本安型电磁辐射仪进行冲击地压危险性预测预报。并采取采用()等方法对冲击地压危险性进行综合预测,建立冲击地压灾害监测与预警系统,提高预测预报的准确率。瞎炮正确
- 冲击地压工作面要坚持()监测,预报工作面来压情况。顶板动态
- 采用钻屑法预测冲击危险程度,必须指定监测地点,()试行技术规范进行。按钻屑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