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所有试题
- 是因为()①袁世凯阴险狡诈②帝国主义支持③革命政权中立宪派和旧官僚向革命派进攻④民族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妥协性辛亥革命时期以“革命军中马前卒”名义写出《革命军》一书的革命家是()1911年清政府与()签订了《粤汉
- 正确的是()①都是中国近代化历程的里程碑②都是救亡图存、发展资本主义的政治运动③都试图建立近代资产阶级政治体制④辛亥革命对戊戌变法既是否定又是发展同盟会的政治纲领是()资产阶级革命派的骨干力量是()20世纪
- 袁世凯窃取辛亥革命成果后,中国民族资产阶级最大的政治愿望是()同盟会的机关刊物是()一战期间,而修改汉字就更加独特有趣。近代史上“国”字的传统写法是“國”,但在太平天国的文献中“国”字却少了一点,口中是个“王”字
- 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都是资产阶级孤军奋战,在强大的敌人面前最终失败,其根本原因是()1912年1月1日,孙中山在()宣誓就职,宣告中华民国正式成立1895年春,兴中会设总部在()帝国主义列强的干预和破坏
中国自然经济残
- 政府采取的有效措施是()①减少财政的支出②提高生产企业的税率③降低生产的规模④严格控制生活用品出口数量美国驻华代办卫理于10月11日凌晨1时就把这一消息电告国务院,二天前在汉口俄国租界抓到几位革命党人,昨晚随即
- 不正确的是()以下对辛亥革命后成立的南京临时政府的表述正确的是()我国在收入分配中一直坚持的原则是:初次分配注重效率,人们总会发现认识中的错误②事物发展的不同阶段矛盾具有不同特点③认识的根本任务是透过现
- 以下对辛亥革命最初几年国内政局动荡的认识,不正确的是()以下对辛亥革命后成立的南京临时政府的表述正确的是()中国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是由()首先发动的。“夜夜灵光射斗牛,英风毫气动诸侯”这两句诗的作者是()
- 辛亥革命具有反帝性质,主要是因为()南京临时政府颁布了《临时约法》的目的之一是限制袁世凯的权力、体现这一目的的规定是()《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规定由()行使统治权张岂之《中国历史十五讲》中说到:“辛亥革命
- 护国运动的成功之处主要在于()南京临时政府颁布了《临时约法》的目的之一是限制袁世凯的权力、体现这一目的的规定是()孙中山在1906年说:“我们并不是恨满洲人,而是恨害汉人的满洲人。假如我们实行革命的时候,那
- 1915年,在中国东北挑起了哪两个帝国主义国家的战争()孙中山希望通过《临时约法》实行资产阶级议会政治,但这一约法并没有达到限制袁世凯独裁的目的,只有国民党比较是革命的民主派,比较是真的民主派”。中共提出这一
- 在中国历史上规定立法、司法、行政三权分立政治体制的第一个文件是()袁世凯为复辟帝制不惜出卖主权,与日本签订了卖国的()辛亥革命失败后,革命党人为挽救辛亥革命成果,武汉正投资200多亿元人民币筹备相关庆典。辛
- 孙中山不曾担任过的职务有()南京临时政府成立后,帝国主义列强对它采取的孤立和敌视政策是()辛亥革命失败后,资产阶级革命派为挽救革命成果而进行的斗争主要有()1894年,孙中山在美国的檀香山创立了中国第一个革
- 武昌起义后成立的南京临时政府的根本弱点是()20世纪初,由资产阶级领导的爱国运动影响较大的有()中国古代儒家有“庶人议政”的传统,下列史实不符合这一传统的是()关注民生、重视民生、保障民生、改善民生,是我们
- 帝国主义先支持清政府,()在上海《苏报》发表《驳康有为论革命书》,批驳康有为所谓“中国之可立宪,不可革命”的谬论清末“新政”的内容包括()中国资产阶级领导的旧民主主义革命终结标志是()武昌起义敲响了清王朝的
- 以孙中山为首的革命党人在同袁世凯进行斗争时,斗争方式有一个变化过程,即()清末“新政”的内容包括()1912年成立的国民党、其实际主持人是()《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下列规定中,与袁世凯即将接替孙中山担任临时大
- 南京临时政府颁布的法令中,对原同盟会革命纲领未真正实施的是()袁世凯同五国银行团签订的《善后借款合同》主要是为了()2007年11月7日,第二届中国(北京)国际文化创意博览会在北京开幕。此次博览会旨在落实国家
- 19世纪末20世纪初决定中国历史方向的国内基本因素是()19巧年12月25日,反对袁世凯称帝,宣布云南独立的是()()是三民主义的核心辛亥革命失败后资产阶级革命派继续进行了哪些革命活动()“武昌起义以后,...十三省
- 认为有责任非正式地吁请双方代表注意,行真专制之手段”,并举起“护法”旗帜袁世凯窃取政权,实行北洋军阀的专制统治,孙中山辞去临时大总统时表示将致力于“社会革命”,光复会成员()在安庆刺杀了安徽巡抚恩铭,并率领学生
- 中国同盟会纲领中涉及到的问题有()组织中长期存在的会影响组织素质的问题是()孙中山的资产阶级共和国方案的意义是()《中华民国临时约法》限制袁世凯独裁的特别规定是()从1905年至1907年,资产阶级革命派为扫
- 资产阶级立宪派参与清末“预备立宪”的出发点是()孙中山三民主义思想的核心是()孙中山等革命党人为维护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成果进行的活动有()企图缓和与清政府的矛盾
企图缓和与人民大众的矛盾
企图成为人民的代表
- 资产阶级维新派和清末立宪派的相同点有()①都主张在维持清王朝不变的前提下,通过政治改良达到参政议政的政治目的②都不敢或不愿发动群众,甚至仇视人民革命③都主张学习西方思想文化④在历史上的地位一样中国民族资产阶
- 1911年,干路均归国有,定为政策。所有宣统三年以前各省分设公司集股商办之干路,应即由国家收回,而是恨害汉人的满洲人。假如我们实行革命的时候,那满洲人不来阻害我们,决无寻仇之理。...我们推倒满洲政府,从颠覆君主政
- 孙中山在美国的檀香山创立了中国第一个革命团体()1917年,在()成立了以孙中山为大元帅的护法军政府孙中山的资产阶级共和国方案的意义是()我国汉字博大精深,资产阶级革命派和改良派论战的焦点是()面对北洋军阀
- 资产阶级革命派的骨干是()袁世凯和张勋复辟活动很快失败的根本原因是()20世纪初,孙中山先生当时公开号召同盟会员、革命志士宣传太平天国,宣传洪秀全,他首先以“洪秀全第二”自居,他又褒称太平天国诸领袖为“民族英
- 维新派与改良派论战的问题有()1911年广州起义时,被尊称为“炸弹大王”的同盟会员()一路奋勇当先,终因弹尽力竭为清军所俘,壮烈牺牲。鲁迅先生曾写到“这是民国六年的冬天……”其中民国六年是指()要不要以革命手段推
- 孙中山领导的南京临时政府颁布的法令和措施的作用包括()①发展资本主义经济②实行资产阶级民主政治③推行资产阶级文化教育④改革社会风气辛亥革命爆发以后,英国乘机策动叛乱,企图分裂我国的()袁世凯死后,北洋军阀分
- 迫于内外压力,1906年清政府宣布“预备仿行立宪”,1908年,颁布《钦定宪法大纲》,制定了一个实行君主立宪的方案。这个立宪方案主要是仿照()袁世凯死后,中国出现军阀割据局面的社会根源是()第一次护法运动中,孙中山依
- 中国同盟会的成立,标志着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进入了一个新阶段,北洋军阀分裂为()1912年成立的国民党、其实际主持人是()孙中山所设计的资产阶级共和国方案,在中国近代思想史上占有重要地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
- 组成了()这一事例给我们的唯物辩证法启示是()①量变与质变的辩证关系②原因和结果的关系③眼前利益与长远利益的关系④整体和部分的关系1911年4月,()参加了广州起义,不幸受伤被捕,后被清政府杀害,为“黄花岗七十二烈
- 在上海《苏报》发表《驳康有为论革命书》,批驳康有为所谓“中国之可立宪,他首先以“洪秀全第二”自居,他又褒称太平天国诸领袖为“民族英雄”、“老革命党”。这是因为()我国少数民族中人口最多的是()孙中山在1906年说:
- 继续反对北洋军阀专制统治的斗争有()孙中山为了防止袁世凯专制而提出的条件有()1913年3月20El,袁世凯指使暴徒在上海车站刺杀了主张政党政治的()20世纪初,孙中山先生当时公开号召同盟会员、革命志士宣传太平天
- 以“革命军中马前卒”名义热情讴歌革命,号召建立“中华共和国”的书籍是()新三民主义发展了同盟会的政治主张、主要表现在()1904年,孙中山发表的指出只有推翻清政府,建立“中华民国”,才能真正解决中国问题的文章是()
- 清朝统治的结束,意味着中国()君主专制政体的结束#
专制统治的结束
封建统治的结束
君主立宪制的结束
- 下列对1912年成立的南京临时政府性质的说法正确的是()从“发展才是硬道理”,到“科学发展观”的提出,从“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到“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关注社会公平”,党的十七大对发展观、公平观的认识达到了一个新的高
- 二十世纪初,被称为东方芝加哥的是:()策划武昌起义的革命党领导人是()北洋军阀统治期间,以()为首的交通系集团控制了铁路和交通银行天津
汉口#
上海
南昌黄兴
黎元洪
蒋翊武#
孙武#A.唐绍仪
B.黎元洪
C.曹锟
- 武昌起义后“南北议和”的焦点是()策划武昌起义的革命党领导人是()袁世凯和张勋复辟活动很快失败的根本原因是()孙中山先生三民主义的核心是()在清政府实行的()中,科举制度被最终废除,学校教育实现了与科举取
- 1903年7月9日,绍兴第一张铅印报纸《绍兴白话报》是由辛亥志士()创办的。1917年孙中山针对()指出“以假共和之面孔,行真专制之手段”,并举起“护法”旗帜资产阶级革命派的骨干力量是()第一次护法运动中,孙中山依靠的
- 民生主义的“四大纲”不包括:()陈天华在日本留学期间,出版了()两本小册子①《革命军》②《驳康有为论革命书》③《警世钟》④《猛回头》从1872年到1875年,清政府派出四批留美幼童,其中绝大部分学成归国后在军政和实业
- 1911年11月4日,率敢死队主攻浙江巡抚衙门并亲掷第一枚炸弹,为民军开路的光复会员是()1915年,()在云南率先举起反袁护国的旗帜,发动护国战争“府院之争”中,美国支持黎元洪反对中国参加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目的是()19
- 最先涉足湖北的西方国家是:()“二次革命”又被称之为()以“革命军中马前卒”名义热情讴歌革命,号召建立“中华共和国”的书籍是()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都是资产阶级孤军奋战,在强大的敌人面前最终失败,其根本原因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