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所有试题
- 紧湿土壤,春季升温和秋季降温均比干松土壤要慢。()高于生物最低温度的()温度与生物学最低温度之差称为有效温度,生长期有效温度的总和称为有效积温。正确#
错误A、日平均#
B、日最低
C、月平均
D、年平均
- 寒冷时期,灌水保温,是因为水的热容量大。()土壤热容量随土壤湿度的增加而()。土壤白天升温和夜间降温幅度主要决定于()。正确#
错误A、增大#
B、呈线性递减
C、不变
D、呈指数递减A、土壤湿度#
B、土壤质地度#
- 我国气温的日较差,年较差都是随纬度升高而升高。()土壤表层最高温度一般出现在()时左右。正确#
错误A、12
B、13#
C、14
D、15
- 某地某月1~6日的日均温分别是10.2,10.1,9.9,10.5,10.0,10.2℃,若某一生物的生物学下限温度为10℃,则其活动积温为()℃,有效积温为()℃。某地最高气温出现在1月份,则该地位于()。51、1A、北半球陆地上
B、南半球陆
- 对流层中气温随高度升高而升高。()地面温度最高时,则是()时。农业界限温度()℃是农闲期与农耕期相互转换的标志。应用最为广泛的积温有()。正确#
错误A、地面热量收支差额等于零#
B、地面热量收支差额小于零
C
- 我国温度的日较差和年较差随着纬度的升高是()。某地最高气温出现在1月份,则该地位于()。A、日较差,年较差均减小
B、日较差、年较差均增大#
C、年较差增大,日较差减小
D、日较差增大,年较差减小A、北半球陆地上
B
- 某地最高气温出现在1月份,则该地位于()。A、北半球陆地上
B、南半球陆地上#
C、北半球海洋上
D、南半球海洋上
- 日平均气温稳定大于0℃持续日期,称为()。以下各种地形中温度日较差最大的是()。农耕期A、凸地
B、凹地#
C、平地
D、坡地
- 土壤白天升温和夜间降温幅度主要决定于()。农业界限温度()℃是热带作物开始生长的时期。A、土壤湿度#
B、土壤质地度#
C、土壤孔隙度#
D、土壤酸碱度
E、土壤肥力A、25
B、20#
C、15
D、10
- 下列四种情况昼夜温差最大的是()。近地气层最高温度一般出现在()时左右。A、陆上多云的地区
B、海上多云的地区
C、陆上少云的地区#
D、海上少云的地区A、12
B、13
C、14#
D、15
- 地面温度最高时,则是()时。A、地面热量收支差额等于零#
B、地面热量收支差额小于零
C、地面热量收支差额大于零
D、地面热量收支差额不等于零
- 土、气、水温日较差,以土温(),气温(),水温()。土壤表层最高温度一般出现在()时左右。最大、次之、最小A、12
B、13#
C、14
D、15
- 动植物生活的温度范围是比较窄的,生物系统中的大多数反应都发生在()温度范围内。农业界限温度()℃是喜温作物的活跃生长期。A、-10—30℃
B、0—30℃
C、0—50℃#
D、10—50℃A、25
B、20
C、15#
D、10
- 我国气温日较差,高纬度地区(),低纬度地区(),年较差随纬度的升高而(),且比世界同纬度地区要()。农业界限温度()℃是热带作物开始生长的时期。大、小、增大、大A、25
B、20#
C、15
D、10
- 温度的非周期性变化,常由()而造成。多发生在()季节。土壤热容量随土壤湿度的增加而()。土壤温度的垂直分布中日射型是()。土壤白天升温和夜间降温幅度主要决定于()。“春化”现象是指有些作物在其生长发育的
- 当rd=1℃/100米,r=0.9℃/100米,则此时的大气层结对干空气是()的。干绝热直减率总是()湿绝热直减率。农业界限温度()℃是喜温作物的活跃生长期。按照()来分类,花圈包括纸花圈、绢花圈、鲜花花圈三种类型。稳定A、
- 土壤温度的日铅直分布的基本型有:白天为()型;夜间为()型;上午为上午()型;傍晚为()。日射型、辐射性、转化型、傍晚转换型
- 在对流层中,若1000米的温度为16.5℃,气温铅直梯度是0.65℃/百米,到2000米处,温度应是()℃。影响气温日变化的主要因素有()。10A、纬度#
B、经度
C、季节#
D、洋流
E、地形#
- 水的热容量(C)比空气的热容量()。水的导热率(λ)比空气()。粘土的热容量比沙土的要(),粘土的导热率比沙土()。土壤导温率与导热率、热容量的正确关系是()。大、大、大、大A、与导热率和热容量均成反比
B
- 干松土壤与紧湿土壤相比:C干松土快、快、快
- 土温日较差,随深度增加而(),极值(即最高,最低值)出现的时间,随着深度的增加而()。减小、推迟
- 我国温度的日较差和年较差随着纬度的升高是()。影响气温日变化的主要因素有()。高于生物最低温度的()温度与生物学最低温度之差称为有效温度,生长期有效温度的总和称为有效积温。A、日较差,年较差均减小
B、日
- 空气温度日变化规律是:最高温度出现在()时,最低温度出现()时。年变化是最热月在(),最冷月在()月。土壤表层温度的日变化随纬度升高而()。土壤温度的垂直分布中日射型是()。14、日出前后、7、1A、减小#
B
- 土壤白天升温和夜间降温幅度主要决定于()。下列四种情况昼夜温差最大的是()。A、土壤湿度#
B、土壤质地度#
C、土壤孔隙度#
D、土壤酸碱度
E、土壤肥力A、陆上多云的地区
B、海上多云的地区
C、陆上少云的地区#
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