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所有试题
- 税收的客体是()。A国某居民有来源于B国的所得100万元,A、B两国的所得税率分别为25%、30%,但B国对外国居民来源于本国的所得实行20%的优惠税率,A国采用分国限额抵免法消除国际重复征税并不给予税收饶让,这样,计算抵
- 下列项目中,属于税法的非正式渊源的有()。下列关于税收本质的表述中正确的有()。习惯#
判例#
税收法规
国际税收条约或协定
税收通告#税收是国家、社会、集团、社会成员之间形成的特定分配关系#
税收分配的主体是
- 生产要素购买者将购买的生产要素未来应纳税款通过从购入价格中扣除的办法,向后转移给生产要素的出售者的一种形式属于()。下列项目中,属于税法的非正式渊源的有()。前转
后转
消转
税收资本化#习惯#
判例#
税收法
- 在税收制度的基本要素中,体现征税程度的是()。影响税收负担的经济因素有()。纳税人
征税对象
税率#
计税依据经济发展水平#
税率
一国的政治经济体制#
一定时期的宏观经济政策#
税收的减免政策在税收制度的基本要素
- 税收管辖权的种类包括()。下列关于税负转嫁的说法,正确的是()。地域管辖权#
居民管辖权#
属人主义原则
属地主义原则
跨国税收管辖商品需求弹性大小和税负向前转嫁的程度成反比#
商品供给弹性大小和税负向后转嫁
- 《个人所得税法>是由()制定的。税负转嫁的形式有()。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财政部
国务院
国家税务总局提高产品价格转嫁给消费者#
压低原材料价格转嫁给供应者#
提高生产效率以自行消化税收负担#
税收的资本化#
- Lily为A国居民,2011年度在A国取得所得200万元,在B国取得所得100万元。已知A国税率为30%,对本国居民来自境外所得实行免税法;B国税率为20%。已知两国均实行属人兼属地税收管辖权。则Lily应在A国纳税()万元。18世纪
- 利息所得20000元。已知甲国劳务报酬所得税率为20%,利息所得税率为10%;乙国劳务报酬所得税率为30%,两国之间签订了税收抵免协定,并实行分项抵免限额法,则下列表述中正确的为()。财政原则是现代税收原则之一,也是税
- 产生国际重复征税的根本原因是()。在市场经济体制下,税收的作用体现在()。跨国所得的存在
各国对居民或收入来源地的认定标准不同
各国税收管辖权的交叉#
各国对所得税的开征A.是政府组织财政收入的主要手段B.优
- 产生国际重复征税的根本原因在于()。纳税人在进行商品交易时通过提高价格的方法将其应负担的税款转移给最终消费者的税负转嫁的形式,被称为()。各国税收管辖权的交叉#
跨国纳税人的出现
各国所得税的开征
各国实
- 《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税暂行条例》属于()。在我国,税法生效的途径有()。税收法律
税收法规#
税收规章
行政文件A.税法通过一段时间后开始生效B.税法自发布之日起生效C.税法公布后授权地方政府自行确定实施日期D.
- 纳税人在进行商品交易时通过提高价格的方法将其应负担的税款转移给最终消费者的税负转嫁的形式,被称为()。税收产生、存在和发展的必要的前提条件是()。前转#
后转
消转
税收资本化A.国家的存在B.社会经济C.经济
- 甲国居民有来源于乙国的所得100万元,甲乙两国的所得税率分别为33%,35%,甲国采用限额抵免法来消除国际重复征税,则这一抵免限额应为()万元。在我国,税法生效的途径有()。35
33#
34
2A.税法通过一段时间后开始生效B
- 并未将税收负担转移给他人的税负转嫁形式是()。甲国居民有来源于乙国的所得100万元,甲乙两国的所得税税率分别为30%、20%,两国均行使地域管辖权和居民管辖权。在抵免法下甲国应对该笔所得征收所得税()万元。前转
- 关于税法的渊源中错误的说法是()。纳税人在进行商品交易时通过提高价格的方法将其应负担的税款转移给最终消费者的税负转嫁的形式,被称为()。税法的渊源包括税法的正式渊源与非正式渊源
宪法是税法最终、最高的法
- ()是一种税区别于另一种税的主要标志。下面关于税收饶让的表述中正确的为()。税率
征税对象#
征税范围
税目税收饶让是税收抵免的延伸,是以税收抵免的发生为前提的#
税收饶让可以彻底解决国际重复征税问题
通过税收
- 产生国际重复征税的根本原因在于()。甲国居民有来源于乙国的所得400万元,甲、乙两国的所得税税率分别为80%和60%,两国均实行属人兼属地税收管辖权。在扣除法下甲国应对这笔所得征收所得税为()。各国税收管辖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