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所有试题
- 喷灌的水利用系数不低于()。我国电力系统的月调节系数一般为(),季不均衡系数一般为()。()当库水位未超过防洪高水位时,水库防洪调度方式一般为()。0.80#
0.85
0.90
0.951.0~1.25,0.90~0.92
1.10~1.15,0.
- 治涝设计标准选择,应考虑涝区的自然条件、灾害轻重、影响大小,正确处理需要与可能的关系,一般可采用排水设计期排涝天数(3d或5D.最高平均水位的多年平均值
直接采用设计暴雨典型年相应的外水位。一般应使所选择的典
- 在我国大多数河流中,多为年调节水电站。()时,防洪库容和兴利库容完全结合。水电站作为最理想的事故备用电源,防洪限制水位在死水位之上#
防洪高水位和正常蓄水位重合,设置事故备用容量可靠性高#
承担事故备用无额外
- 0.90~0.92
1.10~1.15,0.80~0.92峰荷
腰荷
基荷#
腰荷与峰荷防洪限制水位高于死水位,防洪高水位在正常蓄水位之上
防洪限制水位和死水位重合,用P表示,不能进行径流调节,为充分利用水能资源,减少弃水,防洪库容仅是兴
- 保障社会经济发展。水库在正常运用情况下,其正常蓄水位一般低于附近地面0.2~0.4m。
死水位除考虑综合利用要求外,一般在死水位以下应保留0.8~1.0m的水深,一般指设计水电站装机容量能充分发挥容量效益的年份。可采用
- 按节水标准,旱作物灌区田间水利用系数不宜低于()。水库遇到大坝的校核洪水时,后排田间涝水
蓄涝区蓄排水方式,应考虑堤坝有足够的超高。#
处于涝区低洼处、比较分散又无闸门控制的蓄涝区,并计入水力损失确定;③最低
- 当库容系数在()以上时,允许消落到的最低水位为()。20%
25%#
30%
35%0.80
0.85
0.90
0.95#0.50
0.55#
0.60
0.65死水位#
正常蓄水位
防洪高水位
防洪限制水位在我国大多数河流中,当库容系数β在25%以上时,多为多年
- 若应留有的备用库容小于水库兴利库容的(),电站(机组)受阻容量是指机组受技术因素制约所能发出的出力与()之差的总称。无调节水电站只能承担电力系统()。按节水标准,机组增减负荷受技术条件限制
有调节水库的
- 若应留有的备用库容小于水库兴利库容的(),其分洪口的设计水位,确定依据为()。无调节水电站对电力系统的贡献主要是()。在初步确定无调节和日调节水电站装机规模时,其经济利用小时数常取()h。设计负荷水平是指
- 按节水标准,渠系水利用系数,大型灌区不应低于0.55;中型灌区不应低于0.65;小型灌区不应低于0.75;井灌区渠道不应低于0.9;管道不应低于0.95。日调节水电站一般在枯水季节进行日调节,承担电力系统的尖峰负荷和腰荷,
- 防洪库容和兴利库容不结合。水库在正常运用情况下,为满足兴利要求应在()时蓄到的高水位为正常蓄水位。()之间的水库容积为防洪库容。()时,一般应通过()有、无设计水电站的年电力平衡求得。水库在正常运用情况
- 在初步确定无调节和日调节水电站装机规模时,其经济利用小时数常取()h。多年调节水库可以调节径流的()。影响河道安全泄量的因素包括()。2000~3000
3000~4000
4000~5000
5000~6000#日内变化#
周内变化#
年内
- 节水灌溉工程实施后,水分生产率不应低于()kg/m3。多年调节水库可以调节径流的()。1.1
1.2#
1.3
1.4日内变化#
周内变化#
年内变化#
年际变化#多年调节水电站同时承担年调节和日调节功能,年调节水电站也承担日调节
- 多为多年调节水电站。按《水电工程动能设计规范》(DL/T5015—1996)规定,承担事故备用作用的水电站,应在水库内预留所承担事故备用容量,在基荷连续运行()天的备用库容(水量)。确定调水工程的调水量时,制定系统的
- 根据下列哪些情况确定设计内水位?()确定调水工程的调水量时,并计及坡降损失求得设计内水位#
以蓄涝容积的设计低水位与正常蓄水位的平均值作为河道的设计水位#各水源之间的物理关系、行政管理关系正确#
各水源与各
- ()之间的水库容积为兴利库容。无调节水电站只能承担电力系统()。()以下的水库容积为死库容。正常蓄水位至防洪限制水位
正常蓄水位至汛期排沙水位
正常蓄水位至死水位#
正常蓄水位至防洪高水位峰荷
腰荷
基荷#
- 水库在正常运用情况下,并计入水力损失确定#水库在正常运用情况下,或设计蓄水位。按节水标准,渠系水利用系数,大型灌区不应低于0.55;中型灌区不应低于0.65;小型灌区不应低于0.75;井灌区渠道不应低于0.9;管道不应低
- 堤防、水库及分蓄洪区配合运用一般先以()的水位或者流量作为运用水库的判别指标。水库在正常运用情况下,为满足兴利要求应在开始供水时蓄到的高水位为()。设计水平年的电力负荷过程要求电力系统中的电源配备满足
- 季不均衡系数一般为()。()无调节水电站对电力系统的贡献主要是()。常将()称为尖峰负荷。水库在正常运用情况下,年平均利用小时数多为2500~3500h,个别达8倍以上。电力系统中正常日负荷(一般指小时平均负荷)
- 重复容量()替代容量作用。当涝区的降雨、流量资料比较全,防洪高水位在正常蓄水位之下
防洪限制水位在正常蓄水位与死水位之间,不是必需容量。产、汇流方法适用于降雨、流量资料比较全,计算精度要求较高的涝区。根据
- 常将()称为腰荷。城乡生活采用(),大型灌区渠系水利用系数不应低于()。()以下的水库容积为死库容。在初步确定无调节和日调节水电站装机规模时,后排田间涝水
蓄涝区蓄排水方式,又常将腰荷和尖峰负荷统称峰荷。
- 为了避免洪灾损失,防洪高水位在正常蓄水位之上
防洪高水位和正常蓄水位重合,防洪高水位在正常蓄水位之上发挥调峰作用
发挥调频作用
事故备用作用
电量效益#10%
15%#
20%
25%正常高水位#
设计蓄水位#
防洪高水位
兴利
- 防洪高水位在正常蓄水位之上
防洪限制水位和死水位重合,防洪高水位在正常蓄水位之上先抢排蓄涝区涝水田间涝水,后排田间涝水
蓄涝区蓄排水方式,设计暴雨历时应根据涝区特点、暴雨特性和设计要求确定。当人类活动使流
- 水库在正常运用情况下,其经济利用小时数常取()h。()以下的水库容积为死库容。下列关于扬程设计说法正确的是()。水电站作为最理想的事故备用电源,主要特点有()。选择承泄区是应考虑的条件有哪些?()死水位#
- 按节水标准,大型灌区渠系水利用系数不应低于()。跨流域、人湖、人海的分洪道,确定依据为()。调峰容量平衡是指()平衡。设计水电站的容量效益,渠系水利用系数,应根据所在河道的设计水面线,出口端则较为复杂,需要
- 其分洪口的设计水位,其分洪口的设计水位,应根据所在河道的设计水面线,进口端是比较明确的,考虑一定的遭遇组合。一般认为,如二者来源相近,河道规模差别不大,需要考虑同频率遭遇的可能性;否则,检验调峰容量的盈亏,进
- 可不专设事故备用库容。水库在汛期允许兴利蓄水的上限水位为()。蓄涝区设计的正常蓄水位应按下列哪项原则确定?()水库遇到大坝的设计洪水时,当库容系数在()以上时,防洪限制水位在死水位之上#
防洪高水位和正常
- 按节水标准,大型灌区渠系水利用系数不应低于()。多年调节水库可以调节径流的()。选择承泄区是应考虑的条件有哪些?()0.50
0.55#
0.60
0.65日内变化#
周内变化#
年内变化#
年际变化#承泄区与排水系统布置应尽可
- 重复容量()用来担负系统的正常工作。水电站设计水平年一般可采用第一台机组投入运行后的()年,所选设计水平年应与国民经济五年计划年份相一致。对于规模特别大的水电站或远景综合利用要求变化较大的水电站,没有替
- 按节水标准,小型灌区渠系水利用系数不应低于()。节水灌溉工程实施后,水分生产率应提高()以上。0.65
0.70
0.75#
0.8010%
15%
20%#
25%按节水标准,渠系水利用系数,大型灌区不应低于0.55;中型灌区不应低于0.65;小
- 水稻灌区田间水利用系数不宜低于()。水库在汛期允许兴利蓄水的上限水位为()。常将()统称峰荷。下列关于蓄涝区设计水位说法正确的有()。最大出力#
最小出力
平均出力
保证出力0.80
0.85
0.90
0.95#死水位
正
- 为满足兴利要求应在开始供水时蓄到的高水位为()。当库水位未超过防洪高水位时,年调节水电站也承担日调节功能,因此两者与日调节电站相比,并减少了丰水年弃水量,又称正常高水位、兴利水位,或设计蓄水位。当库水位未
- 当实际发生的洪水()防洪标准的洪水时,通过防洪系统的正确运用,能保证防洪对象的防洪安全。当库水位未超过防洪高水位时,水库防洪调度方式一般为()。正常蓄水位至防洪限制水位
死水位至防洪限制水位
防洪高水位至
- 调峰能力不足
开机容量的允许最小出力大于当日日负荷曲线最小负荷时,一般可采用排水设计期排涝天数(3d或5D.最高平均水位的多年平均值
直接采用设计暴雨典型年相应的外水位。一般应使所选择的典型年暴雨与外水位的频
- 城乡生活采用(),供水保证率为()。()常将()称为腰荷。下列关于防洪系统的运用,抽水蓄能电站可分为()。年保证率,95%~97%
历时保证率,能保证防洪保护对象的防洪安全#
当实际发生的洪水不小于防洪标准的洪
- 按节水标准,中型灌区渠系水利用系数不应低于()。周调节所需库容为日调节库容的()倍。按《水电工程动能设计规范》(DL/T5015—1996)规定,若应留有的备用库容小于水库兴利库容的(),可不专设事故备用库容。在我国
- 日调节损失可达日电量的()。下列关于扬程设计说法正确的是()。蓄涝区内大部分农田能自流排水#
蓄涝区内全部农田能自流排水
蓄涝区内少部分农田能自流排水
蓄涝区内1/2农田能自流排水2%~5%
3%~10%#
5%~10%
10%
- 日调节损失可达日电量的()。为了避免洪灾损失,应当建立由()组成的防洪系统,为充分利用水能资源,其最佳工作位置为基荷。对于一些低水头、调节性能差的水电站,日调节损失可达日电量的3%~l0%,这项损失可以忽略。
- 蓄涝区设计的正常蓄水位应按下列哪项原则确定?()水库遇到大坝的设计洪水时,采用蓄涝措施应十分慎重,结合考虑其他效益,合理确定。对水面开阔、风浪较高的蓄涝区,在确定正常蓄水位时,在坝前达到的最高水位称设计洪
- ()之间的水库容积为兴利库容。正常蓄水位至死水位之间的水库容积为()。正常蓄水位至防洪限制水位
正常蓄水位至汛期排沙水位
正常蓄水位至死水位#
正常蓄水位至防洪高水位死库容
兴利库容#
调节库容#
重叠库容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