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所有试题
- 某工程场地为饱和软土地基,以砂井做为竖向排水体,砂井直径dW=0.3m,井距S=3.0m,按等边三角形布置,该地基土水平向固结系数Ch=2.6×10-2m2/d,径向固结度达到85%所需的时间最接近下列()选项中的值。(由题意给出的条件得到
- 按《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1—2002)对季节性冻土设计冻深的规定中,在已经确定标准冻深Z0的情况下,比较表列四种情况中,按计算确定,且对碎石土、砾、粗、中砂,坚硬黏性土和密实粉土不应小于0.5m,对其他非岩土
- 采用真空预压加固软土地基时,在真空管路中设置止回阀的主要作用是()。反复将夯锤提到高处使其自由落下,下述说法中()不正确。()土桩或灰土桩施工后进行质量检验时,一般可不进行下列()验算。()柱锤冲扩桩复
- 桩锤冲扩桩法常用桩直径为()mm。当多层建筑地基采用振冲法处理时,处理范围宜在基础外缘扩大()排桩。()A.200~300
B.250~350
C.300~500
D.500~800#1~2#
2~3
不少于3
不少于4
- 地基变形计算深度,对于高压缩性土层,可取附加压力等于上覆土层的有效自重压力()的深度。计算柱锤冲扩桩承载力时,其桩土应力比应取()。在使液体通过的同时,保持受渗透压力作用的土粒不流失的作用称为()。20%
10
- 如振冲器动率为75kN,处理深度不宜超过()。某场地采用CFG桩处理,桩径为350mm,桩长为10m,桩体试块抗压强度平均值为=3.0MPa,单桩竖向承载力特征值宜取()。用碱液法处理湿陷性黄土时,采用的双液是指()。大面积压
- 砂石桩桩长不宜小于()。强夯的处理范围应超出建筑物基础边缘的宽度为设计处理深度的(),且不小于3m。()1m
2m
3m
4m#1/4~1/3
1/3~2/3
1/2~2/3#
1/3~1/3
- 《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79-2002)中固结度计算公式是()。确定石灰桩复合地基承载力特征值时下述()不正确。()用碱液法处理湿陷性黄土时,采用的双液是指()。在使液体通过的同时,保持受渗透压力作用的土
- 采用强夯加固湿陷性黄土地基,根据《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79—2002)应选择下列()组设计参数最为合适,M为夯锤的质量t)。某建筑物基底压力为350kPa,为测定基底下12m处黄土的湿陷系数,土的平均干密度为1.40t/m3;
- 某砂质边坡,砂土的内摩擦角为45°,边坡倾角为30°,该边坡的稳定系数为()。按照地压的普氏理论,破碎岩石的强度近似条件为:τ=σtA.nβ,岩石破碎前、后的内摩擦角分为φ、φ/,关于β及φ、φ/的比较,下列各项中正确的是()。旋喷
- 关于换填垫层处理软土地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泡锚杆静压桩桩顶嵌入承台的尺寸是()。对建筑地基进行换填垫层法施工,正确的是()灰土垫层因掺入灰土可适当提高土的含水量,垫层土料的施工最优含水量宜控制在ωap
- 砂石桩桩长不宜小于()。采用土工合成材料作为反滤时,其梯度比应满足()条件。()1m
2m
3m
4m#GR≥3
GR≤3#
GR≥2
GR≤2
- 复合地基的承载力特征值应按()项确定。()深层搅拌桩施工时,停浆面应高于桩顶设计标高()mm。()采用土桩或灰土桩时,下述说法中()不正确。()桩间土的荷载试验结果
增强体的荷载试验结果
复合地基的荷载试验
- 某松散砂土地基采用砂石桩处理,砂土的最大孔隙比为0.96,最小孔隙比为0.72,天然孔隙比为0.90,如采用等边三角形布桩,桩径600mm,桩距为2.0m,不考虑振动下沉密实作用,总桩数为200根,其施工质量检验数量至少应取()根。
- 在基底下深度相同的条件下,条形基础端部中点的附加应力是条形基础中央部位的()。振冲置换法适用于处理不排水抗剪强度不大于()kPa的黏性土、粉土、饱和黄土和人工填土地基。()深搅桩施工时,水泥的掺入比取决于
- 沉井靠自重下沉,若不考虑浮力及刃脚反力作用,则下沉系数K=Q/T,T为沉井与土间的摩阻力,下沉深度为16.5m,砼重度为24kN/m3,基础埋深在天然地坪下3.5m?,其修正后的地基承载力特征值为fa=110kpa,建筑物整体倾斜为0.0032?
- 锚杆静压桩施工时桩的反力来自于()。强夯的加固深度与()无关。()以下陈述与夯点的夯击次数无关的是()。复合地基是指()。预压法处理地基时,质量检查宜在()后进行。()某自重湿陷性黄土平均干重度为14kN/m3
- 地下水绕过隔水帷幕向集水构筑物渗流,为计算流量和不同部位的水利梯度进行了流网分析,等势线间隔数ND=15个,某段自第3条等势线至第6条等势线的流线长10m,交于4条等势线,请计算该段流线上的平均水力梯度将最接近下列()
- 岩溶发育的条件为()。振冲置换桩桩顶铺设的垫层厚度为()。用碱液法处理湿陷性黄土时,采用的双液是指()。在水泥注浆加固建筑地基中,双液型混合浆液是指水泥和()。下述()符合柱锤冲扩桩的加固原理。()具有可
- 采用等边三角形布桩,桩距1.0m,桩长6.0m,加固前地基土平均干密度ρd=1.32t/m3,平均含水量W=9.0%,为达到较好的挤密效果,拟在三角形形心处挖孔预渗水增湿,场地地基土最优含水量Wop=15.6%,渗水损耗系数K可取1.1,每个浸水
- 关于长短桩复合地基的叙述,采用筏板基础,如以天然地基作为基础持力层?地基土为淤泥质土,地下水位在地面下3.8m,经计算地基土承载力能够满足设计要求,则处理的目的是()。某场地上部15m范围由两层土层a、b组成?厚度分别
- 置换砂石桩复合地基适用于处理()。某建筑场地局部暗沟采用砂垫层换填处理。试验确定砂垫层的最大干密度ρdmax=1.65g/cm3,采用分层压实,每层压实后的控制干密度的范围是()。采用灰土挤密桩局部处理建筑地基,其局部
- 在桩网复合地基中,其桩的设计计算应计及负摩阻力的影响。()在饱和软黏土地基中,由于临近工程大面积降水而引起场地中基桩产生负摩阻力,下列()选项中的中性点深度及下拉荷载QRn最大。下述()情况一般不采用土工合成
- 强夯置换墩复合地基适用于()。换土垫层法是将基础底面下一定深度范围内的软弱土层挖去,换填砂石、素土、灰土或工业废渣等强度较高的材料,并分层夯实。每夯压完一层,质量检查主要用平均压实系数进行控制。根据《建
- 应查明()。拟对某湿陷性黄土地基采用灰土挤密桩加固,桩距1.0m,桩长6.0m,为达到较好的挤密效果,让地基土接近最优含水量,渗水损耗系数K可取1.1,每个浸水孔需加水量最接近下列()个选项。某建筑基坑工程开挖深度为8m,
- 在桩网复合地基中,砂井长h=15m,按等边三角形布置,该地基土水平向固结系数Ch=2.6×10-2m2/d,在瞬时加荷下,Fn=1.6248)某中砂换填垫层的性质参数为天然孔隙比e0=0.7,最大干密度ρdmax=1.8g/cm3,现场检测的控制干密度ρd=1.
- 置换砂石桩复合地基上应设置砂石垫层,其作用是()。淤泥、淤泥质土、湿陷性黄土等地基的浅层处理,宜采用()。对深厚饱和松砂地基,宜采用()处理来提高其抗液化能力。()高压喷射注浆法施工后,质量检查宜在()后
- 刚性桩复合地基中的桩体可采用()。某建筑物基底压力为350kPa,建于湿陷性黄土地基上,为测定基底下12m处黄土的湿陷系数,其浸水压力应采用下列()个值。验算软弱下卧层强度时,软弱下卧层顶面的压力与承载力应符合下列(
- 桩网复合地基上的垫层材料应采用()。换填法不适用于()。某建筑物地基采用振冲置换法进行加固,碎石桩直径为1000mm、桩长为8m,桩体单位截面积承载力标准值为360kPa,桩间土的承载力标准值为160kPa;则该复合地基的
- 若不考虑浮力及刃脚反力作用,T为沉井与土间的摩阻力,(假设T=πD(H-2.5)f),井身砼重为977m3,并对其阐述正确的是()。采用振冲法加固地基时,按建筑物地基变形允许值确定
在可液化地基中桩长应按要求的抗震处埋深度确定
- 长一短桩复合地基施工,其施工顺序,正确的是()。预压法加固地基受压层深度的界限可取附加压力与自重压力的比值为()。复合地基的桩土应力比等于()。预压法处理软土地基竣工验收时,不宜采用下述()标准。当生活
- 桩网复合地基中的桩可采用()。对于塌落围岩压力或块体滑落围岩压力,其实质为()。对深厚饱和松砂地基,宜采用()处理来提高其抗液化能力。()下述()不是土工特种材料。()下列地基土层属于软弱土的是( )。()
- 垫层材料宜采用()拟建一龙门吊起重量150kN,轨道长200m,场地地形平坦,基岩埋深7~8m,下列()为岩土工程评价的重点,基底压力为100kPa,地基由硬黏土及卵石组成,固硬黏土与密实卵石厚薄不一,影响范围在6.0m以内,因此
- 地基极限承载力等于5.14cu,为120kPa。采用碎石桩复合地基加固,ppf=25.2cu;梅花形布桩,桩径为0.80m,桩中心距为1.40m。设置碎石后桩间土不排水抗剪强度为25.29kPa。破坏时,碎石桩的极限承载力为()。下列陈述错误的
- 下列关于采用石灰桩法处理软黏土地基的叙述,正确的是()。真空预压密封膜,一般铺()层即可。()采用软体排防冲时,一般可不进行下列()验算。()不加填料的振冲加密适用于处理的地基是()。采用水泥土搅拌法时,
- 刚性桩复合地基,并对其阐述正确的是()。素混凝土桩#
水泥土桩
CFG桩#
二灰混凝土桩#10.1m/D.;
9.9m/D.;
0.294m/D.;#
0.673m/D.;300~500
120~170
100~120
70~120#换填法、强夯法、砂桩法
土桩法、振冲法、换填
- 高压旋喷桩复合地基适用于处理()。地下水绕过隔水帷幕向集水构筑物渗流,为计算流量和不同部位的水利梯度进行了流网分析,等势线间隔数ND=15个,各流槽的流量和等势线间的水头差均相等,某段自第3条等势线至第6条等势
- 排水竖井宜穿透受压软土层,对软土层深厚竖井很深的情况应考虑井阻影响,问井阻影响程度与下列()选项无关。按《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79—2002)下列关于单桩或多桩复合地基载荷试验承压板面积的说法中,下列()选项
- 拟采用复合地基中增加体类型为()时,要求有效加固深度为8.3m,当夯锤直径为2.0m时,根据《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79—2002)应选择下列()组设计参数最为合适,砂土的内摩擦角为45°,该边坡的稳定系数为()。用灰土挤密
- 下列()项属于复合地基。()下列地基中,不适合用水泥土搅拌法处理的是()。某厚层软土场地中采用真空预压固结,袋装砂井直径为100mm,井径比为15,其面积置换率m,桩顶不设垫层,桩体与桩间土共同组成的地基#
散体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