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所有试题
- 公路纵断面设计时,竖曲线一般采用()。公路直线部分的路拱横坡度为2%,则公路圆曲线部分最小超高横坡度应是()。绘制横断面图的比例尺一般为()。二次抛物线#
高次抛物线
回旋曲线3%
2%#
非定值1:100
1:200#
1:
- 计价土石方数量V计=()+()V挖 、V借
- 在地形、地物条件受限制时,圆曲线半径的确定一般可由()、()和()控制,也可由曲线上任意点控制和纵坡控制等公路直线部分的路拱横坡度为2%,则公路圆曲线部分最小超高横坡度应是()。外距、切线长、曲线长。3%
2%
- 初步测量结束后需要编制()。竣工决算
施工图预算
设计概算#
- 为防止零星土石碎落物落入边沟,通常在路堑边坡坡脚与边沟外侧边缘之间,设置()道路阻力包括()。汽车停在不设超高的弯道外侧路面上,其横向力系数应为()。超高缓和段长度限制的原因是()。中间为双向行驶的机动
- 公路定线一般有()定线、()定线和()定线三种方法。越岭展线布局中,平面线形较好,里程短,纵坡均匀的展线是()。纸上、实地、航测环形展线
螺旋展线
回头展线
自然展线#
- 横向力系数的含义是()。高速、一级公路一般情况下应保证()。道路建筑限界由净高和净宽两部分组成,我国《标准》规定高速公路、一级公路和二级公路的净高为()。单位车重上受到的横向力#
横向力和竖向力的比值
横
- 《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B01—2003)将公路服务水平划分为四级。其中高速、一级公路以()作为划分服务水平的主要指标,二、三级公路以()和()作为划分服务水平的主要指标。公路直线部分的路拱横坡度为2%,则公路
- 我国测量坐标系统通常有三种,即 ()、()、()。汽车在路上行驶时,司机看到前方障碍物,紧急安全制动所需的最短距离称作()。大地坐标系统、 高斯3º 平面直角坐标系统 、平面直角坐标系统停车视距#
会车视距
超车
- 基本型平曲线,其回旋线、圆曲线、回旋线的长度之比宜为()。现场定线时,放坡的仪具可采用()。当计算行车速度为60km/h时,f值取0.06,超高横坡度采用0.04,则圆曲线的一般最小半径值应为()。公路纵坡越大越长,则
- 对于交通量较大的交叉口,减少或消灭冲突点的措施通常有建立(),采用(),创建()。各级公路在积雪冰冻地区,合成坡度值不应大于()交通管制,渠化交通,立体交叉A.4%;
B.6%;
C.8%;#
D.10%
- 各级公路设计交通量是指()。设置有错车道的公路,其等级为()。公路设计时的交通量
公路竣工开放交通时的交通量
预测的设计年限末交通量#一级公路
二级公路
三级公路
四级公路#
- 按照平均纵坡在等高线上所截取的长度的各个连线为()。A.自由型路线B.均坡线C.导向线16、定线测量阶段,测角是观测路线()。已知桩号K1+000的挖方断面积为60m,K1+020的挖方断面积为20m,则按平均断面法计算两桩号之
- 停车视距可分解为()、()和()等三部分距离。基本型平曲线,其回旋线与圆曲线与回旋线的长度之比宜为()汽车下坡减速行驶时,其行使阻力中()为负值。反应距离、制动距离、安全距离A.1:1:#
B.1:2:
C.1:2
- 公路平面线形的三要素是指()、()、()通常为一般公路所采用的测设程序是()。新建双车道公路的超高方式一般采用()。各级公路的最小合成坡度,不应小于()。土石方运量为平均运距与()的乘积。服务水平的评
- “3S”系统是指:()系统、 ()系统、()系统。对公路越岭路线,任意相连三公里的平均纵坡应小于()。地理信息、全球卫星定位、遥感技术5%
5.5%#
6%
6.5%
- 纵坡度表征匀坡路段纵坡度的大小,它是以路线()和()之比的百分数来度量的。汽车在公路上行驶,当牵引力等于各种行驶阻力的代数和时,汽车就()行驶。高差、水平距离加速
等速#
减速
无法确定
- 在转向相同的两相邻曲线间夹直线段处,其直线长度一般不小于()关于丘陵区采用的匀坡线和直连线,正确的有()。横向力系数μ在计算平曲线最小半径时,取值最小的是()。平曲线与竖曲线组合时,所谓“平包竖”是指()。
- 凸形竖曲线最小长度和最小半径地确定,主要根据()来选取其中较大值。行程时间、离心力和视距#
加速度、行车时间和离心力
加速度、行车时间和视距
- 一般公路在高路堤情况下的超高构成可采用()。设相邻两桩号的横断面面积分别为A1和A2,该两桩号间距为L,则用于计算土石方体积V的平均断面法公式为()。横净距是指视距线至()的法向距离。无中央分隔带的公路缓和段
- 汽车在公路上行驶,当牵引力等于各种行驶阻力的代数和时,汽车就()行驶。汽车匀速运动,则()道路阻力是由弹性轮胎变形和道路的不同路面类型及纵坡度而产生的阻力,主要包括()。加速
等速#
减速
无法确定A、动力因
- 路基设计表是汇集了()。路肩的组成是()。由于通常现实的道路和交通条件与理想条件有较大差距,考虑了影响通行能力的诸多因素后,对基本通行能力进行修正后的通行能力称为()。平面、纵面综合设计成果
纵、横面综
- 在平原区,纵断面设计标高的控制主要取决于()。交叉口的说法,那一项是错误的。()路基最小填土高度#
土石方填挖平衡
最小纵坡和坡长平面交叉范围内,两相交公路的纵面宜平缓。
B.各平面交叉口之间的距离应尽量地大
- 公路设计时确定其几何线形的最关键的参数是()。实地放线的时间段是在()。不同等级的道路容许速度应不同,容许速度一般应不小于设计速度的()。设计车辆
交通量
设计车速#竣工阶段进行
施工阶段进行#
勘测设计阶
- 二、三、四级公路的路基设计标高一般是指()。最大坡长限制是指()。路基中线标高
路面边缘标高
路基边缘标高#较陡纵坡的最大长度限制#
合成纵坡的最大长度限制
平均纵坡的最大长度限制
极限纵坡的最大长度限制
- 高速、一级公路一般情况下应保证()。超高附加纵坡度,是指超高后的()纵坡比原设计纵坡增加的坡度。无中央分隔带的公路缓和段上的超高,绕内边轴旋转时,是指()的路面内侧边缘线保留在原来的位置不动。停车视距#
- 绘制横断面图的比例尺一般为()。公路工程二阶段设计是指()。1:100
1:200#
1:500施工图设计与技术设计
初步设计与施工图设计
技术设计与初步设计
平面设计与纵断面设计#
- 汽车行驶时的理论轨迹为()。汽车停在不设超高的弯道外侧路面上,其横向力系数应为()。在丈量过程中,出现桩号与实际里程不符的现象叫()。The most common method of securing a line to a cleat is a().一般来
- 某段路线起点桩号为K1+380,终点桩号为K27+394.58,中间有两处断链,一处长链57.94m,一处短链43.36m,则该路线总长()。26029.16m#
27380m
26000m
- 超高附加纵坡度,是指超高后的()纵坡比原设计纵坡增加的坡度。关于路拱,正确的有()。外侧路肩边缘
外侧路面边缘#
路面中心路拱有直线形、曲线形等多种形式#
沥青混凝土路面的路拱坡度可为1%~2%#
路拱坡度与路面
- 路基填方用土取“调”或“借”的界限距离称为()。关于公路与环境的关系,正确的有()。当路线受到限制,需要在某处集中提高或降低某一高度时才能充分利用前后有利地形,可考虑采用()。高速公路和一级公路应满足()视
- 公路直线部分的路拱横坡度为2%,则公路圆曲线部分最小超高横坡度应是()。越岭线中,过岭标高越低()设汽车重力为G,道路纵坡为i,则汽车所受的坡度阻力P为()。3%
2%#
非定值A、路线越短#
B、路线越长
C、平均坡度越
- 我国采用的设计速度的最大值和最小值分别是120km/h和20km/h。()选线的一般步骤中,第三步工作是()。路基高度是横断面上设计高程与地面高程的()。设汽车重力为G,道路纵坡为i,则汽车所受的坡度阻力P为()。当汽
- 汽车在8%~9%纵坡行驶时,可使用一档上坡,此时坡长要受到限制()正确#
错误
- 路基土石方调配时应考虑经济运距,经济运距取决于()和()展线的目的是为了()。凸形竖曲线极限最小半径确定的考虑因素包括()。借土单价、运费单价克服高差#
线形美观
躲避病害
平纵组合缓和冲击#
经行时间不宜
- .大致沿分水岭方向所布设的路线称为越岭线。()在纵断面上进行竖曲线设计时,理解正确的是()路线右角为192°,则路线转角为()。正确#
错误确定凸形竖曲线和凹形竖曲线最小半径的影响因素是相同的#
凸形竖曲线和凹
- 填方=本桩利用+挖余 挖方=本桩利用+填缺()某断链桩K4+200=K2+300,表示路线()。当必须设计平坡或纵坡小于()时,边沟应作纵向排水设计。计算不设超高的圆曲线最小半径时所采用的横向力系数为0.035,某三级公路设计
- 越岭线展线时为了能争取延长路线,较好的办法是利用一面山坡连续回头展线()下面关于横断面上“经济点”的叙述不正确的是()。正确#
错误A.当地面横坡不大时,填挖方基本平衡的标高控制点;
B.当地面横坡较陡时,路基
- 道路横断面包括:路面、路肩、中央分隔带、边沟、边坡、截水沟、护坡道、变速车道、爬坡车道、紧急停车带及用地范围内设置的标志、照明、防护设施等()横向力系数的定义为()。在积雪冰冻地区,最大超高横坡度不宜
- 路基土石方进行复核时,应符合:横向调运+()+弃方=()。属于公路栽植功能的有()。各级公路在积雪冰冻地区,合成坡度值不应大于()在公路线形几何设计中,基本的设计依据有()。定坡是确定()。纵向调运、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