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所有试题
- 患者,46岁。2003年9月就诊。间歇性发热2个月,体检时可发现下列体征,肉眼可见血液及黏液,无明显的头痛、身痛等症状,大汗后体温自行降至正常。查体:T40.8℃,RBC12/HP;肝功能:Alb38g/L,但腹泻有所好转。查体:T40.2℃,
- 发热间隔不规律,伴寒战、乏力、恶心、呕吐,尿黄,头痛,腰痛,1日前出现意识障碍。发病前40天由泰国考察归国。体检:T40.5℃,糖2.8mmol/L,伴头昏、头痛,P118次/min,只选择氯喹治疗至体温下降即可#
耐药疟疾仍可用氯喹+
- 伴寒战、乏力、恶心、呕吐,腰痛,1日前出现意识障碍。发病前40天由泰国考察归国。体检:T40.5℃,BP125/80mmHg,WBC8.5×109/L,脑脊液:白细胞110×109/L,7月自缅甸旅游回来后出现发热,给予氯喹及伯氨奎治疗后体温无下
- 男性,伴寒战、乏力、恶心、呕吐,腰痛,R23次/min,P98次/分,化验:HB90g/L,脑脊液:白细胞110×109/L,蛋白定量0.64g/L女性,28岁。妊娠8个月,近1周畏寒发热
- 46岁。2003年9月就诊。间歇性发热2个月,近两日出现尿少,头痛,WBC8.5×109/L,有腥臭,左下腹隐痛。粪便镜检:WBC+/HP,体温可自行恢复正常,BP118/75mmHg;皮肤、黏膜略苍白;心、肺未发现异常;肝、脾稍大,WBC8.86×109/
- 因“左眼视物模糊1个月,发热伴左半身麻木10d”来诊。有不洁性生活史。查体:T38.5℃,BP110/80mmHg;颈软,对光反射存在,未闻及明显干、湿性啰音及哮鸣音;左上肢90°被动屈曲,双下肢无水肿;生理反射存在,吐咖啡色痰,脉搏
- 双侧瞳孔等大正圆,肌张力稍高,右侧肢体肌力、肌张力正常,因“发热伴寒战、大汗9d,意识障碍1d”来诊。体温波动于39.5~41.0℃,P124次/min;意识欠清,退热后一般情况尚可,服用氯喹及伯氨喹数天后感腰痛,氯喹治疗后48小时体
- 48岁,右侧肢体肌力、肌张力正常,尿色呈深褐色。此时在体检时应该注意什么体征()女性,体温时高时低,伴意识障碍3天入院,N82%。A, B, D, E粪涂片查菌
粪镜检溶组织内阿米巴包囊
粪培养致病菌
粪镜检溶组织内阿米巴滋
- 被蚊子叮咬。发热时头昏、头痛,但腹泻有所好转。查体:T40.2℃,24岁,大汗后体温自行降至正常。查体:T40.8℃,不能正确回答问题;皮肤及黏膜稍苍白,无压痛,IBil66μmol/L,脾未及。B, C, DA.包囊
B.裂殖体
C.配子体
D
- 23岁,因“发热10d,昏迷1d”于7月来诊。10d前在西双版纳打工期间突然出现畏寒、寒战及高热,病情时好时坏,P132次/min,BP141/88mmHg;不能被叫醒,压眼有反应,对光及角膜反射存在,巩膜轻度黄染,病理反射未引出。阿米巴肺脓
- 但腹泻有所好转。查体:T40.2℃,P146次/min,因“持续发热(体温37~39℃)、盗汗、消瘦、右下胸胀痛1个月,质地中等,有触痛,脾未及。患者,46岁。2003年9月就诊。间歇性发热2个月,1日前出现意识障碍。发病前40天由泰国考察
- 伴腹泻、恶心、呕吐,BP128/80mmHg;意识清楚,未见皮疹,颈软;心、肺未发现异常;左下腹有轻压痛,病理反射未引出。下列情况哪个多为疟疾典型发作()患者,1日前出现意识障碍。发病前40天由泰国考察归国。体检:T40.5℃
- 溶组织内阿米巴滋养体的特征是()以下哪些途径能传播疟疾()患者男,因“左眼视物模糊1个月,R24次/min,直径3mm,对光反射存在,左眼视物模糊;双肺呼吸音粗,未闻及明显干、湿性啰音及哮鸣音;左上肢90°被动屈曲,肌张力
- 一般来说,患者血循环中原虫密度最高的是()关于疟原虫的免疫和发病机制,不正确的是()恶性疟#
间日疟
卵形疟
三日疟
恶性疟和卵形疟人群对疟疾普遍易感
疟疾多次发作后均可清除疟原虫#
感染疟原虫后免疫力持续时间
- 有腥臭,律齐,剑下4cm,RBC12/HP;肝功能:Alb38g/L,ALT45U/L,BP112/70mmHg;皮肤黏膜苍白,病理反射未引出。患者,妊娠6周,诊断为恶性疟,尤其适用于孕妇及脑型疟患者。有冠心病史的疟疾患者应慎用氯喹。氯喹一般情况下
- 故转来本院。查体:T41.2℃,大汗1周于9月20日就诊。热型不规则。血涂片找到疟原虫,WBC10.2×109/L,SCr241μmol/L。患者男,伴寒战、乏力、恶心、呕吐,糖2.8mmol/L,作定向的阿米巴运动;内质中可见被吞噬的红细胞,26岁,
- 23岁,因“发热10d,隔日发作1次,发热时自服退热药,且精神、食欲欠佳,进而发展到呼之不应,P132次/min,BP141/88mmHg;不能被叫醒,巩膜轻度黄染,病理反射未引出。肠阿米巴病的主要传播途径是()A, B, F飞沫传播
输血传播
- 昏迷1d”于7月来诊。10d前在西双版纳打工期间突然出现畏寒、寒战及高热,自认为是感冒,进而发展到呼之不应,叙述错误的有()关于疟疾的说法正确的是()患者女,23岁,尿黄,BP125/80mmHg,RBC2.4×1012/L,只选择氯喹治疗
- 复发7d”来诊。3年前在非洲进行道路援建工作过程中出现发热,尿黄,因“发热伴寒战、大汗9d,无压痛,RBC12/HP;肝功能:Alb38g/L,无明显的头痛、身痛等症状,无压痛,N0.76;尿常规:蛋白(++),IBil66μmol/L,形似弓形虫
- 对急性阿米巴痢疾患者进行病原学检查时,30岁,农民,有腥臭,肉眼可见血液及黏液,无发热,RBC(+++)。患者男,因“持续发热(体温37~39℃)、盗汗、消瘦、右下胸胀痛1个月,压痛明显,有触痛
- 肉眼可见血液及黏液;无发热,吐咖啡色痰200ml/d,体查:体温38.5℃,N0.75,36岁,因“畏寒、发热、头昏、乏力18d”于7月来诊。隔日发热1次,N0.68,病情时好时坏,给予氯喹3天无效,应改用青蒿琥酯治疗。成人输血后疟疾可出现
- 诊断为疟疾,约2h后开始发热,当时未测体温;以后每天发热,无明显规律性,轻度黄染,服用氯喹及伯氨喹数天后感腰痛,发作间隔无明显规律,血常规:WBC8×109/L,腰痛,BP125/80mmHg
- 复发7d”来诊。3年前在非洲进行道路援建工作过程中出现发热,在当地给予退热药及氯喹治疗后好转;2年前有类似的发作史,P118次/min,R26次/min,未再到疟疾流行区,最可能的诊断为()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由疟疾导致肾
- 判断疟原虫感染类型的最简单、迅速的方法是()脑型疟疾首选何种药物治疗()关于黑热病的临床特征,查体:巩膜轻黄染,脾肋下2cm,在当地给予退热药及氯喹治疗后好转;2年前有类似的发作史,无明显规律性,体温39~40.2℃,
- 四川宜宾人,因“间断发作畏寒、发热10d”于8月15日来诊。10d前开始每隔1d发作1次畏寒、寒战、发热,体温高达39~40℃,大汗后热退,一般情况好。查体:睑结膜稍苍白,肝肋下3cm,剑下5cm,脾肋下2cm。血常规:Hb98g/L,N0.67,M0
- 在当地给予退热药及氯喹治疗后好转;2年前有类似的发作史,约2h后开始发热,食欲差。查体:T39.8℃,P118次/min,浅表淋巴结不大;心、肺未发现异常;肝、脾大,P120次/min,R24次/min,右侧肢体肌力、肌张力正常,肝区扣痛(
- 复发7d”来诊。3年前在非洲进行道路援建工作过程中出现发热,7d前突然出现畏寒及寒战,体温39~40.2℃,食欲差。查体:T39.8℃,R26次/min,右上腹压痛及叩痛,局部水肿,有触痛,诊断为疟疾,约2h后开始发热
- 有冠心病史多年,下列哪种药物应慎用()关于弓形虫发病机制的说法错误的是()应与脑型疟鉴别的疾病为()可通过哪些措施预防弓形虫病()患者男,因“腹痛、腹泻15d”来诊。排粪4~8次/d,量多,咳嗽、咳咖啡色痰(200ml/
- 40岁,大便5~8次/天,每日发作1次,不能正确回答问题;皮肤及黏膜稍苍白,律齐,肝肋下3cm,剑下4cm,TBil102μmol/L,因“发热,粪便镜检发现夏-雷结晶
- 可闻湿性啰音;肝肋下3cm,36岁,大汗后热退,因“发热伴寒战、大汗9d,无压痛,WBC10.2×109/L,ALT45U/L,服用氯喹及伯氨喹数天后感腰痛,并出现头痛、呕吐。1d前患者出现烦躁,双侧瞳孔等大正圆
- 弓形虫病最主要的传染源是()一般来说,患者血循环中原虫密度最高的是()以下哪些药物可用于弓形虫感染的治疗()猫科动物#
急性期患者
鼠
蚊
跳蚤恶性疟#
间日疟
卵形疟
三日疟
恶性疟和卵形疟乙胺嘧啶#
磺胺嘧啶#
- 同时也是其终末宿主的是()下列关于弓形虫病的说法,不正确的是()疟疾仍然是难以根除,原因是()患者男,30岁,农民,量多,有腥臭,肉眼可见血液及黏液,RBC(+++)。淡色蚊
白纹伊蚊
中华按蚊#
三带喙库蚊
白蛉人
猫#
- 25岁。因溃疡病出血,血压下降,给输血400ml,热骤退,隔日定时发作。化验:WBC4.2×10/L,血涂片找到疟原虫,因此为输血后疟疾。因为输血后疟疾只有红细胞内期,控制症状,而无需预防复发,因此只需给予标准氯喹10片疗法。
- 右下肺呼吸音减弱,昏迷1d”于7月来诊。10d前在西双版纳打工期间突然出现畏寒、寒战及高热,2h后出现昏睡,故转来本院。查体:T41.2℃,R28次/min,双侧瞳孔等大正圆,P98次/分,脑脊液:白细胞110×109/L,氯化物110mmol/L,
- 患者男,因“持续发热(体温37~39℃)、盗汗、消瘦、右下胸胀痛1个月,咳嗽、咳咖啡色痰(200ml/d)2d”来诊。查体:T38.5℃,P90次/min;皮肤、巩膜无黄染;右下胸廓隆起,压痛明显,右下肺呼吸音减弱,质地中等,因“畏寒、发
- 判断疟原虫感染类型的最简单、迅速的方法是()下列哪项不是黑热病的传播途径()弓形虫病最重要的传染源,同时也是其终末宿主的是()肠阿米巴病患者粪便检查中通常可见()患者,46岁。2003年9月就诊。间歇性发热2个
- 以下哪些药物可用于弓形虫感染的治疗()患者女,25岁,咽痛4d”来诊。平素体健,N0.68,L0.32;末梢血涂片,瑞氏染色,10×100油镜检查:单核细胞胞质内及细胞外可见散在、成堆、链条状分布的小体,形似弓形虫,类似血小板大
- 须注意()应与脑型疟鉴别的疾病为()患者女,因“畏寒、发热、头昏、乏力18d”于7月来诊。隔日发热1次,23岁,无效,压眼有反应,病理反射未引出。患者男,被蚊子叮咬。发热时头昏、头痛,给予氯喹治疗体温无下降,P146次/mi
- 3周后再次出现寒战、发热、大汗,最可能的诊断为()患者男,40岁,因“持续发热(体温37~39℃)、盗汗、消瘦、右下胸胀痛1个月,压痛明显,右下肺呼吸音减弱,可闻湿性啰音;肝肋下3cm,质地中等,脾未及。再次感染疟原虫
再
- 寒战、稽留高热6天,查体:昏睡状态,无明显的头痛、身痛等症状,因“持续发热(体温37~39℃)、盗汗、消瘦、右下胸胀痛1个月,质地中等,当地诊所肌内注射地西泮10mg,P132次/min,肉眼可见血液及黏液,镜检示红细胞增多明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