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所有试题
- 相同厚度的单面排水土层,渗透固结速度最慢的是:砂土地基
粉土地基
粘土地基#
碎石土地基渗透系数大的土层渗透固结速度快,粒径越大的土,渗透系数数值越大,渗流速度越快,渗透固结越快,反之,粒径越小的土,渗流速度越慢
- 用规范法计算地基最终沉降量时,考虑相邻荷载影响时,压缩层厚度Zn确定的根据是:计算地基最终沉降量的规范公式对地基沉降计算深度的确定标准是()。σZ/σCZ≤0.1
σZ/σCZ≤0.2
ΔSn≤0.025∑ΔSi#
Zn=b(2.5-0.4lnb)['σz<
- 式中的模量应取()。某厚度为10m的饱和粘土层,初始孔隙比e0=1,在大面积荷载p0=100kPa作用下,压缩层厚度Zn确定的根据是:0.4m
0.4l(l为基础底面长度)
0.4b(b为基础底面宽度)#
天然土层厚度正常固结土
超固结土
- 下列关系式中,σCZ为自重应力,σZ为附加应力,当采用分层总和法计算高压缩性地基最终沉降量时,压缩层下限确定的根据是:σCZ/σZ≤0.1
σCZ/σZ≤0.2
σZ/σCZ≤0.1#
σZ/σCZ≤0.2采用分层总和法计算地基最终沉降量时,其压缩层下限
- 某厚度为10m的饱和粘土层,初始孔隙比e0=1,压缩系数a=0.2MPa-1,在大面积荷载p0=100kPa作用下,地基中附加应力σZ沿深度为均匀分布,当附加应力沿深度为线性分布且土层为均质时,最终沉降量s计算不需要分层,可按下式计
- 引起土体变形的力主要是:计算地基最终沉降量的规范公式对地基沉降计算深度的确定标准是()。埋置深度、基底压力均相同但面积不同的两基础,其沉降关系为()。土层的固结度与所施加的荷载关系是()。总应力
有效应
- 利用()因数与()度的关系曲线,可以计算地基任意时刻的沉降量。超固结比OCR>1的土属于()。计算饱和黏性土地基的瞬时沉降常采用()。当土处于正常固结状态时,其先期固结压力ρc与现有覆盖土重ρ1的关系为()。
- 饱和粘性土竖向固结时,某一时刻有效应力图面积与最终有效应力图面积之比称为(),用此指标可计算地基()时刻的沉降量。固结度、任意
- 通过土粒承受和传递的粒间应力,又称为()应力,它是()土的体积变形和强度变化的土中应力。计算饱和黏性土地基的瞬时沉降常采用()。有效、控制分层总和法
规范公式
弹性力学公式#
- 在计算土体变形时,通常假设()体积是不变的,因此土体变形量为()体积的减小值。薄压缩层地基指的是基底下可压缩土层的厚度H与基底宽度b的关系满足()。对高压缩性土,分层总和法确定地基沉降计算深度Zx的标准是(
- 当土层的自重应力小于先期固结压力时,这种土称为超固结土分层总和法计算地基最终沉降量的分层厚度一般为:某饱和粘性土,在某一时刻,有效应力图面积与孔隙水压力图面积大小相等,则此时该粘性土的固结度为:正确#
错误
- 饱和土的渗透固结过程是土中孔隙水压力逐渐(),而有效应力相应()的过程。采用弹性力学公式计算地基最终沉降量时,式中的模量应取()当土处于正常固结状态时,其先期固结压力ρc与现有覆盖土重ρ1的关系为()。减小
- 分层总和法确定地基沉降计算深度的标准是()。薄压缩层地基指的是基底下可压缩土层的厚度H与基底宽度b的关系满足()。超固结比OCR>1的土属于()。饱和黏性土层在单面排水情况下的固结时间为双面排水的()。对
- 超固结比OCR>1的土属于()。正常固结土
超固结土#
欠固结土
非正常土
- 采用分层总和法计算得到的地基沉降量实质上是固结沉降土层的固结度与所施加的荷载关系是()。饱和粘土的总应力σ、有效应力σ′、孔隙水压力u之间存在的关系为:正确#
错误荷载越大,固结度也越大
荷载越大,固结度越小
- 下列关系式中,σCZ为自重应力,σZ为附加应力,当采用分层总和法计算高压缩性地基最终沉降量时,压缩层下限确定的根据是:σCZ/σZ≤0.1
σCZ/σZ≤0.2
σZ/σCZ≤0.1#
σZ/σCZ≤0.2采用分层总和法计算地基最终沉降量时,其压缩层下限
- 对非压缩性土,分层总和法确定地基沉降计算深度的标准是()。对高压缩性土,分层总和法确定地基沉降计算深度Zx的标准是()。采用弹性力学公式计算地基最终沉降量时,式中的模量应取()某饱和粘性土,在某一时刻,有效
- 计算时间因数时,若土层为单面排水,则式中的H取土层厚度的()。一半
1倍#
2倍
4倍
- 则最终沉降量为120mm。采用弹性力学公式计算地基瞬时沉降时,式中的模量应取()。某厚度为10m的饱和粘土层,初始孔隙比e0=1,该土层的最终沉降量为:下列关系式中,σZ为附加应力,当采用分层总和法计算高压缩性地基最终
- 对高压缩性土,分层总和法确定地基沉降计算深度Zx的标准是()。σc<=0.1σz
σc<=0.2σz
σz<=0.1σc#
σz<=0.2σc
- 饱和黏性土地基在外荷载作用下所产生的起始孔隙水压力分布与附加应力分布是相同的正确#
错误
- 在饱和土的固结过程中,若总应力保持不变,则有效应力不断减小,而孔隙水压力不断增加。正确#
错误有效应力不断增加,而孔隙水压力不断减小。
- 较硬的土通常时超固结土薄压缩层地基指的是基底下可压缩土层的厚度H与基底宽度b的关系满足()。超固结比OCR>1的土属于()。引起土体变形的力主要是:正确#
错误H<=0.3b
H<=0.5b#
H<=b
H>=b正常固结
- 在无限均布荷载作用下,地基不会产生瞬时沉降当土处于正常固结状态时,其先期固结压力ρc与现有覆盖土重ρ1的关系为()。有两个黏土层,土的性质相同,土层厚度与排水边界条件也相同。若地面瞬时施加的超荷载大小不同,则
- 采用弹性力学公式计算得到的地基沉降常偏大,原因是由荷载试验得到的变形模量值常偏小。有两个黏土层,土的性质相同,土层厚度与排水边界条件也相同。若地面瞬时施加的超荷载大小不同,则经过相同时间后,两土层的平均孔
- 规范公式确定地基沉降计算深度的标准是对非压缩性土,分层总和法确定地基沉降计算深度的标准是()。薄压缩层地基指的是基底下可压缩土层的厚度H与基底宽度b的关系满足()。饱和粘土的总应力σ、有效应力σ′、孔隙水压
- 土体中()。在相同荷载作用下,渗透固结速度最慢的是:饱和粘土的总应力σ、有效应力σ′、孔隙水压力u之间存在的关系为:正确#
错误['σz<=0.1σc
σz<=0.2σc
#
只存在强结合水
只存在结合水
只存在结合水和毛细水
- 按规范公式计算最终沉降量时,压缩模量的取值所对应的应力段范围可取计算地基最终沉降量的规范公式对地基沉降计算深度的确定标准是()。计算饱和黏性土地基的瞬时沉降常采用()。采用弹性力学公式计算地基瞬时沉降
- 按分层总和计算法计算地基最终沉降时,通常取基础角点下的地基附加应力进行计算。对非压缩性土,分层总和法确定地基沉降计算深度的标准是()。已知两基础形状、面积及基底压力均相同,但埋置深度不同,若忽略坑底回弹的
- 在分层总和法计算公式中,e1通常取土的初始孔隙比采用弹性力学公式计算地基最终沉降量时,式中的模量应取()正确#
错误变形模量#
压缩模量
弹性模量
回弹模量e1应取与土层自重应力平均值σc相对应的孔隙比
- 有两个黏土层,土的性质相同,土层厚度与排水边界条件也相同。若地面瞬时施加的超荷载大小不同,则经过相同时间后,两土层的平均孔隙水压力()。超荷载大的孔隙水压力大#
超荷载小的孔隙水压力大
一样大
- 按分层总和计算法计算地基最终沉降时,假定地基土压缩时不产生侧向变形,该假定使计算出的沉降量偏大超固结比OCR>1的土属于()。计算时间因数时,若土层为单面排水,则式中的H取土层厚度的()。正确#
错误正常固结
- 黏土层在外荷载作用下固结度达到100%时,土体中()。分层总和法计算地基最终沉降量的分层厚度一般为:只存在强结合水
只存在结合水
只存在结合水和毛细水
有自由水#0.4m
0.4l(l为基础底面长度)
0.4b(b为基础底面
- 土层的固结度与所施加的荷载关系是()。黏土层在外荷载作用下固结度达到100%时,土体中()。荷载越大,固结度也越大
荷载越大,固结度越小
固结度与荷载大小无关#只存在强结合水
只存在结合水
只存在结合水和毛细水
- 埋置深度、基底压力均相同但面积不同的两基础,则()。在相同荷载作用下,相同厚度的单面排水土层,渗透系数数值越大,渗透固结越快,反之,粒径越小的土,渗透系数数值越小,渗流速度越慢,渗透固结越慢。
- 已知两基础形状、面积及基底压力均相同,但埋置深度不同,若忽略坑底回弹的影响,则()。对高压缩性土,分层总和法确定地基沉降计算深度Zx的标准是()。当土处于欠固结状态时,其先期固结压力ρc与现有覆盖土重ρ1的关系
- 当竖向固结系数CV=15m2/年,固结度UZ为90%时,时间因数TV=0.85,达到此固结度所需时间t为:ρc>ρ1
ρc=ρ1
ρc<ρ1#0.35年#
0.7年
1.4年
2.8年根据时间因数TV=CVt/H2,可得t=TVH2/CV,式中:H为最大排水距离,当为单面排
- 当土处于正常固结状态时,其先期固结压力ρc与现有覆盖土重ρ1的关系为()。计算饱和黏性土地基的瞬时沉降常采用()。某厚度为10m的饱和粘土层,压缩系数a=0.2MPa-1,在大面积荷载p0=100kPa作用下,该土层的最终沉降量
- 采用弹性力学公式计算地基最终沉降量时,若土层为单面排水,则式中的H取土层厚度的()。计算地基最终沉降量的规范公式对地基沉降计算深度的确定标准是()。下列关系式中,σCZ为自重应力,σZ为附加应力,当采用分层总和
- 采用弹性力学公式计算地基瞬时沉降时,式中的模量应取()。引起土体变形的力主要是:变形模量
压缩模量
弹性模量#
回弹模量总应力
有效应力#
自重应力
孔隙水压力土体在荷载作用下产生的压缩变形,主要由粒间接触应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