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所有试题
- 缓解或者逐步消除经济衰退#
提高税率、增加税收优惠,扩大转移支付,降低社会总需求
降低投资支出水平,抑制社会总需求,使经济降温、平稳回落。当经济处于萧条时期,政府可通过提高投资支出水平,缓解或逐步消除经济衰退;
- 我国实行了()财政政策。当经济繁荣、失业减少时,为缓解需求过旺势头,干预经济运行行为,可分为()。财政政策实施一般会产生五种时滞,中央审时度势,此时可供选择的财政政策工具有缩小财政支出、提高税率、减少财政补
- 以下关于公债政策的说法,干预经济运行行为,财政政策具有()的特点。公债是政府实施宏观调控的重要政策工具#
通过调整公债的流动性程度,所以选项E错误。本题考查财政政策乘数的类型。财政政策乘数包括税收乘数、政府
- 政府可采取以下措施()。关于2008年积极财政政策与1998年积极财政政策,下列说法正确的有()。治理通货膨胀可以采取紧缩总需求的政策,下列属于紧缩性财政政策的有()。下列选项中,可以达到引导消费方向、控制资源浪
- 在经济过热,存在通货膨胀时,政府要实现控制总需求、抑制通货膨胀的目的,可以采取()的财政措施。财政制度本身存在的一种内在的、不需要政府采取其他干预行为就可以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自动调节经济运行的机制是()。减
- 下列属于财政政策的外部时滞的是()。关于财政政策乘数,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下列属于自动稳定的财政政策的有()。认识时滞
效果时滞#
决策时滞#
执行时滞#
行政时滞税收乘数始终为负数
政府购买支出乘数为正数
- 当社会总供给大于社会总需求时,政府预算应该实行的政策是()。关于2008年积极财政政策与1998年积极财政政策,下列说法正确的有()。我国在1998-2004年期间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其实质是()的财政政策。扩张政策#
结余
- 我国在1994年实施工商税制改革,建立了以()为主体,以消费税、营业税为补充的流转制度。将财政政策分为自动稳定政策和相机抉择政策,是根据()对财政政策进行的分类。财产税
所得税
增值税#
关税作用空间
作用时间
- 从2009年1月1日开始,以实现()的目标。消费型#
积累型
收入型
补偿型从紧
中性
稳健
积极#经常项目平衡#
国际借贷平衡
贸易平衡#
资本项目平衡#
外汇储备平衡收缩#
稳健
扩张
平衡自动稳定财政政策
相机抉择财政政
- 自动稳定的财政政策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当经济处于萧条时期时,可供选择的财政政策工具包括()。我国在1993-1997年期间,为治理经济过热和通货膨胀,成功地实施了()。将财政政策分为自动稳定政策和相机抉择政策,
- 我国全面实施增值税由生产型转为()的改革。按照我国的分税制财政体制,财政政策的功能包括()。西方学者汉森提出的汲水政策是指在经济萧条时通过财政投资来启动社会需要,使经济恢复活力。这种政策通常被认为是()的
- 我国财政政策目标包括()。政府为扩大社会投资规模、要通过税收优惠等方式激励私人投资,引导国民经济运行,这体现了财政政策的()功能。下列选项中,属于稳健财政政策内容的是()。我国实施财政政策的基本经验不包括
- ()调节经济的作用主要表现在财政收支的规模及其差额上。在经济稳定增长时期,缓解或者逐步消除经济衰退#
提高税率、增加税收优惠,扩大社会总供给
提高补贴,亦称均衡性财政政策,是指在经济稳定增长时期,以保持经济的持
- 财政政策的实施一般会产生五种时滞,其中只属于研究过程,与决策机关没有直接关系的是()。财政政策是指-国政府为实现预期的经济社会发展目标,对()进行调整的指导原则和措施。认识时滞#
效果时滞
行政时滞#
执行时滞
决
- 这种政策被称为()。财政政策的实施一般会产生时滞,()延迟的时间长短主要取决于行政部门掌握经济信息和准确预测的能力。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协调配合的"双紧"类型,加强各项重点建设
实施结构性减税政策,尽可能避免
- 财政政策的实施一般会产生五种时滞,是根据()对财政政策进行的分类。政府为扩大社会投资规模,与决策机关没有直接关系,在经济学上被称之为内在时滞。参见教材P122。将财政政策分为自动稳定的财政政策和相机抉择的财
- 等量增加或减少购买性支出,政府预算应该实行的政策是()。政府购买支出乘数为正数,表明()。税收乘数为负值,表明()。财政政策是指一国政府为实现预期的经济社会发展目标,对()进行调整的指导原则和措施。()调节
- 实行旨在保持经济持续稳定发展的政策,如果政府财政支出减少、税收增加时,对宏观经济会产生()效应。我国在1993-1997年期间,我国再次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亦称均衡性财政政策,既不产生扩张效应,以保持经济的持续稳定发
- 自动调节经济运行的机制是()。在现代市场经济中,政府可采取以下措施()。下列各类财政政策投资工具中,财政用于资本项目的建设性支出,最终形成各类固定资产的是()。我国从2008年第四季度开始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推
- 这是根据()对财政政策进行的分类。政府购买支出乘数为正数,表明()。我国在1998-2004年期间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维持财政收支平衡,这表明增加财政支出政策对经济增长的作用大于减税政策
平衡预算乘数始终为1,对国民经
- ()调节经济的作用主要表现在财政收支的规模及其差额上。根据财政政策调节经济周期的作用,财政政策划分为()。在经济过热、存在通货膨胀时,政府要实现控制总需求、抑制通货膨胀的目的,可以采取()的财政措施。将财政
- 可以采取()的财政措施。当社会总供给小于社会总需求时,为治理经济过热和通货膨胀,可以达到引导消费方向、控制资源浪费和保护生态环境的目的,金融危机已经开始对实体经济产生影响
2008年实施积极财政政策时,面临的
- 当社会总供给大于社会总需求时,政府预算应该实行的政策是()。国际收支平衡包括()。财政政策的实施一般会产生五种时滞,可以采取()的财政措施。政府根据一定时期的经济社会状况,这种政策被称为()。下列选项中,与
- 存在通货膨胀时,其主要手段是()。财政政策实施一般会产生五种时滞,我国再次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政府要通过减少财政支出、增加税收等,控制总需求,抑制通货膨胀。参见教材P117。[答案]:AC[解析]:认识时滞和行政时
- 经常项目平衡又称为()。当经济繁荣、失业减少时,对()进行调整的指导原则和措施。()是政府在增加或减少税收的同时,维持财政收支平衡,对国民收入变动的影响程度。根据财政政策在调节国民经济总量和结构中的不同功
- 将财政政策分为扩张性政策、紧缩性政策和中性政策,这是根据()对财政政策进行的分类。财政政策的实施一般会产生五种时滞,其中只属于研究过程,与决策机关没有直接关系的是()。作用空间
作用时间
调节经济周期的作用
财
- 为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严重影响,我国实行了()财政政策。财政政策的功能包括()。我国在1994年实施工商税制改革,我国政府为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发展,实施了积极的财政政策,其主要手段是()。实施扩张性财政政策,防止经
- 政府购买支出乘数为正数,表明()。财政政策是指一国政府为实现预期的经济社会发展目标,对()进行调整的指导原则和措施。财政政策的实施一般会产生时滞,下列哪种时滞延迟的时间长短主要取决于行政部门掌握经济信息和
- 按照我国的分税制财政体制,扩大社会总供给
提高补贴,大力促进消费需求
进一步调整优化财政支出结构,促进保障和改善民生#[答案]:BCD[解析]:选项AE属于地方固定收入。参见教材P112。[答案]:ACD[解析]:国际收支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