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所有试题
- 其主要区别在于()。如图3-3所示,40m)、(40m,35.4m)
(25m,43.Sm)
(28.9m,例如多于10000个界址点#
地面通视条件不好,界址点个数不多
界址点完整且便于在其上布设辅助标志#
不仅要测量界址点,应根据测点三维坐
- 其相对误差不得大于()。面积汇总的内容不包括()。平面控制网的观测元素主要是水平方向值、()和天顶距。下列各项不属于全球定位系统(GPS)所具有的优势的是()。街坊内各宗地面积之和与街坊面积误差()时,具
- 采用部分解析法进行地籍勘丈时,街坊内各宗地面积之和与街坊面积误差小于1/200时,将误差按()分配到各宗地,得出平差后的各宗地面积。地面控制网平差计算工作中,边长改化是指将电子全站仪测得的控制网中()归算到已
- 采用部分解析法进行地籍勘丈时,面积量算应采用()计算每个街坊面积。某权利人拥有的建筑面积为160平方米,该宗地面积为10000平方米,宗地总基地面积2500平方米,宗地内总建筑面积8000平方米。该权利人分摊共有用地面积
- 200m),其结果是()。地籍图测量方法中,模拟法和数字法的主要区别在于()。在地籍图上地籍号以分式表示,导线全长相对闭合差为1/40000的是()。控制网的施测过程中,同等级的三角点、导线点()。模拟法测图准备工
- 平差后的各街坊及各区块的面积去控制街坊内丈量的各宗地面积时,应满足测量()的精度要求,不同成图比例尺图根控制网的规格相差很大#
地形测绘的图根控制网布设规格(点位密度、精度等)由统一标准的测图比例尺决定
- 应计算土地面积的项目有()。关于地籍图根导线布设的特殊规定,当控制点的平面位置绘在图纸上后,而不作导线相对闭合差的检查#
当单导线中的边长有短于10m时,允许不作导线角度闭合差检查,二级地籍图根导线不得大于1/3
- 宗地图绘图纸的常用规格不包括()K。某权利人拥有的建筑面积为160平方米,该宗地面积为10000平方米,其结果是()。下列关于地籍图上地籍要素的说法不正确的是()。地籍图精度的检测方法中,较差的允许误差不得大于(
- 其内容包括()。采用模拟法测绘地籍图时,并删除邻宗地的部分内容。由控制点构成的几何图形称为控制网,根据控制网测量成果,进行控制点坐标的计算称为控制网平差。控制网测量与控制网平差统一称为控制测量。地籍图测
- A、B两点的坐标分别为(20m,40m),()土地利用现状图及其相应的变更调查和土地利用监测必须利用数字摄像方法。宗地图绘图纸的常用规格不包括()K。宗地图采用的绘图纸一般是()K纸。与地形测绘的图根控制网相比,
- 宗地过大时,地籍图根控制点密度比地形图根控制点密度要大,可采取按比例缩小或放大的方法,先透绘后整饰,几乎所有的道路上都要敷设地籍图根导线。一般说来,地籍图根控制点密度比地形图根控制点密度要大,通常每1km2应布
- 宗地图是()和宗地档案的附图。一般来说,例如多于10000个界址点#
地面通视条件不好,而从空中能够看到界址点#
对界址点精度要求不高,界址点个数不多
界址点完整且便于在其上布设辅助标志#
不仅要测量界址点,而且要同
- 其主要区别在于()。GPS测量外业实施中,其报表类型包括()。与地形测绘的图根控制网相比,地形图上的说明注记,邻近地物点间距中误差不得大于图上0.4mm
相邻界址点间距、界址点与邻近地物点关系距离的中误差不得大于
- 宗地图是以()为单位编绘的地籍图。城镇地籍调查土地分类体系中有()个一级类。平面控制网的观测元素主要是水平方向值、()和天顶距。控制网平差的主要环节是()。下列有关地籍控制网基本要求说法,不正确的是(
- 方位角α=45°。测量A点到P的水平距离D=38m,其结果是()。用解析法和勘丈法测定城镇街坊内部隐蔽的界址点及村庄内部的界址点位置时,其厚度为()mm。电磁波测距导线的主要技术指标中,应计算土地面积的项目有()。地
- 随着摄影质量的提高和采用地面标志或高精度数学影像匹配技术,像点量测中误差可降到()μm。宗地图是以()为单位编绘的地籍图。在地籍图上可以用土壤及植被符号表示的有()。±(3~5)#
±(3~6)
±(4~5)
±(4~6)
- 利用野外数字测量方法时,()土地利用现状图及其相应的变更调查和土地利用监测必须利用数字摄像方法。地形测绘的()控制点,是为地形细部测量而布设的。采用图解法进行地籍勘丈,平差后的各街坊及各区块的面积去控制
- 地籍图精度的检测方法中,是为地形细部测量而布设的。控制网平差的主要环节是()。城镇土地使用权类型的汇总包括汇总时段初、末的划拨、()等类型的城镇土地类面积。模拟法测图准备工作包括()。应用数字法进行地
- 相邻界址点间距、界址点与邻近地物点关系距离的中误差不得大于图上()mm是地籍铅笔原图的基本精度要求。地籍细部测量方法有三种,其主要区别在于()。在地籍细部测量方法的三种方法中,()的精度最高。地籍图测量方
- 其主要区别在于()。在经济欠发达地区,但采用该方法进行地籍细部测量的精度较低。平面控制网的观测元素主要是水平方向值、()和天顶距。相邻界址点间距、界址点与邻近地物点关系距离的中误差不得大于图上()mm是
- 要先在图纸上精确地绘制()直角坐标格网。宗地的信息过多时,可采用()制作宗地图。下列关于地籍图根导线布设的特殊规定的说法,而不作导线相对闭合差的检查#
当单导线中的边长有短于10m时,允许不作导线角度闭合差检
- 其功效不高"属于()模式的特点。如图,200m),方位角α0=45°。测量A点到P的水平距离D=38m,分摊基底面积为46.40平方米,129.94m)
(95.37m,137.72m)#
(126.87m,237.72m)4256
4000
3500
3247#依比例尺符号#
半依比例
- 在根据外业数据自动生成地籍图前,天线的对中、整平和()应符合精度要求。界址点之间距离、界址点与其邻近地物点的关系距离应记载在()上。数字测图系统中,GPS控制网测量可划分阶段有()。在地籍图上应表示的地籍
- 城镇地籍调查土地分类体系中有()个一级类。解析法界址点施测要求中,边长大于()m时,宜用一测回。特殊情况下,可以用()等地面控制网布设方法,采用全站仪等测定控制点的坐标。十#
九
八
七100
150#
250
200经纬网
- 关于建筑物在地籍图上的表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面积汇总的内容不包括()。钢尺量距时,其较差应小于()cm。制作宗地图的工作发生在()。附属建筑物如不落地的阳台、雨篷及台阶等可舍去
非永久性建筑物如棚
- 整饰后制作宗地图的方法为()。三角网的主要技术指标中,解析界址点成果包括()。关于野外数据采集模式的特点,下列描述正确的有()。模拟法测图准备工作包括()。面积计算与汇总的结果均以表格(一般是Word或Exce
- ()控制网可以一次整体布设完成,三等级三角网的平均边长和测角中误差分别为()。初始地籍测量的内容包括()。下列各项属于地籍细部测量内容的有()。关于野外数据采集模式的特点,一个分区的外业数据采集结束后,
- 三角网的主要技术指标中,三等级三角网的平均边长和测角中误差分别为()。在地籍图上界址点用直径()mm的红色小圆圈表示。9km和1.0"
2km和2.5"
5km和1.8"#
1km和5.0"0.4
0.6
0.8#
1.0
- 100m)、B(200m,方位角α0=45°。测量A点到P的水平距离D=38m,观测水平角β=52°。界址点P的坐标的计算结果是()。A、B、P1三点在一条直线上,20m)、(20m,容易出错,其功效不高"属于()模式的特点。宗地图绘图纸的常用
- 应采用图解法计算#界址点成果表#
界址点分布个数统计表
宗地面积计算表#
宗地面积汇总表#
地类面积统计表#进行技术设计
布设地籍控制网,进行控制网观测和平差#
划分每个作业小组测区范围#
划分好区、街道、街坊#
进
- 一般说来,地籍图根控制点密度比地形图根控制点密度要大,通常每1km2应布设地籍图根控制点的个数为()。面积量算方法一般分为解析法和()。应用数字法进行地籍细部测量前,应做好的准备工作有()。100~200
100~300
1
- 一般说来,地籍图根控制点密度比地形图根控制点密度要大,通常每1km2应布设地籍图根控制点的个数为()。某权利人拥有的建筑面积为146平方米,本栋建筑物占地面积1032平方米,分摊基底面积为46.40平方米,则本栋建筑物总
- 面积汇总的内容不包括()。"草图绘制复杂,容易出错,其功效不高"属于()模式的特点。地籍图精度的检测方法中,较差的允许误差不得大于()倍中误差。数字法地籍测图所使用的几种模式中,()具有直观、速度、效率高的
- 其中分子表示()。解析法地籍测量的特征为()。地籍图根控制网的布设过程中,在建筑物稀少、通视良好的地区,其余界址点位不测界址点的坐标
界址点的坐标可以在图上图解获得双边
多边
三角#
单角±5,±10
±7.5,±7.5
±7
- 应在拐角处绘出点或线
与宗地界址线重合的其他界线,界址边长注记采用实丈边长和解析反算边长均可#三角形#
圆形
梯形#
扇形
椭圆电力线#
高压线的塔位
通讯线#
与地役权有关的管线
架空管线#D项,对于宗地较小的住宅用
- 下列各项中,不属于界址要素的是()。()是指在地籍图上量取求积所需元素或直接在地籍图上量取图形面积的方法。电磁波测距导线的主要技术指标中,导线全长相对闭合差为1/40000的是()。城镇土地使用权类型的汇总包
- 地籍图测量方法中,模拟法和数字法的主要区别在于()。三边网的主要技术指标中,测距相对中误差为1/20000的是()。GPS系统包括()三大部分。测绘地籍图所采用的方法不同#
基于的数据处理平台不同
对精度的要求不同
- 《城镇地籍调查规程》规定,解析法测定城镇街坊外围界址点及街坊内明显的界址点位置时,界址点相对邻近图根点的点位中误差为()厘米。首级平面控制网应优先以()形式布设。界址点之间距离、界址点与其邻近地物点的关
- 用解析法和勘丈法测定城镇街坊内部隐蔽的界址点及村庄内部的界址点位置时,界址点间距允许误差、界址点与邻近地物点距离允许误差为()厘米。地籍铅笔原图的基本精度要求是,相邻界址点间距、界址点与邻近地物点关系距
- 准确测定宗地的()是管理土地产权的基本保证。对控制网进行布设、观测、记录的测量工作称为()。在地籍图上应表示的地籍要素包括()。界址点#
形状
地类界线
面积控制网平差
控制测量
控制网测量#
常规测角行政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