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所有试题
- 医护人员进入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病区必须戴棉纱口罩,更换口罩时间为()传染性非典型肺炎血清标本应带冰在下列几小时内运送至实验室()A.2小时
B.4小时#
C.8小时
D.12小时
E.24小时A.2小时
B.4小时
C.12小时
D.2
- 接触疑似传染性非典型肺炎患者和临床诊断患者的医务人员,脱离隔离区后需进行医学观察的天数为()医护人员进入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病区必须戴棉纱口罩,更换口罩时间为()A.1周
B.8天
C.15天
D.10~14天#
E.6天A.2小
- 医院如发现传染性非典型肺炎患者或疑似患者应在多少时间内向有关卫生行政部门报告()A.12小时内
B.6小时内#
C.24小时
D.9小时
E.<10小时
- 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的传播方式为()A.短距离空气飞沫#
B.接触患者呼吸道分泌物#
C.密切接触#
D.性传播
E.血液传播
- 传染性非典型肺炎密切接触者判定标准中,不正确的是()A.乘坐未配备高效微粒过滤装置的民用航空器的舱内所有人员
B.乘坐全封闭空调列车,患者所在硬座、硬卧车厢或软卧同包厢的全部乘客
C.乘坐全密封空调客车时,与患
- 传染性非典型肺炎患者进行治疗期间,应定期复查胸片,间隔时间不超过()传染性非典型肺炎患者胸片检查可见()A.2天
B.3天#
C.10天
D.12天
E.14天A.不回程度的片状、斑片状浸润性阴影#
B.呈网状改变#
C.大片状阴
- 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的病原微生物可能性最大的是()世界卫生组织撤消旅游限制建议的条件中,不正确的是()A.衣原体
B.冠状病毒#
C.支原体
D.军团菌
E.立克次体A.目前医院SARS患者少于60人
B.连续5天平均每天新增病
- 轻症传染性非典型肺炎患者,普通鼻导管上氧,流量为l~3L/min.如用面罩高流量给氧,流量应为()多数SARS病毒感染者,可检出SARS病毒特异性抗体一般在感染或发病后()传染性非典型肺炎患者应用糖皮质激素的指征是()A.2~
- 传染性非典型肺炎患者出院必须具备的标准是()A.体温正常7天以上#
B.呼吸系统症状明显改善#
C.X线胸片有明显吸收#
D.心功能恢复正常
E.肝功能基本正常
- 医院如发现传染性非典型肺炎患者或疑似患者应在多少时间内向有关卫生行政部门报告()A.12小时内
B.6小时内#
C.24小时
D.9小时
E.<10小时
- 医护人员进入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病区必须戴棉纱口罩,更换口罩时间为()A.2小时
B.4小时#
C.8小时
D.12小时
E.24小时
- 相当于SARS的多少倍潜伏期的期间内,不再出现新的临床诊断病例,即可从“近期有当地传播”地区名单中除名()诊断为传染性非典型肺炎重症病例的下列标准中哪项不正确()传染性非典型肺炎临床诊断病例的标准中,正确的是()A.
- 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的传播方式为()A.短距离空气飞沫#
B.接触患者呼吸道分泌物#
C.密切接触#
D.性传播
E.血液传播
- 相当于SARS的多少倍潜伏期的期间内,不再出现新的临床诊断病例,即可从“近期有当地传播”地区名单中除名()A.2#
B.4
C.6
D.8
E.10
- 卫生部发布的《公众预防传染性非典型肺炎指导原则》指出传染性非典型肺炎最有效的预防措施是()传染性非典型肺炎密切接触者判定标准中,不正确的是()A.生活、工作场所通风#
B.不与传染性非典型肺炎或疑似传染性非典
- 轻症传染性非典型肺炎患者,普通鼻导管上氧,流量为l~3L/min.如用面罩高流量给氧,流量应为()诊断为传染性非典型肺炎重症病例的下列标准中哪项不正确()A.2~6L/min
B.3~9L/min
C.4~9L/min
D.10~15L/min#
- 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的病原微生物可能性最大的是()卫生部发布的《公众预防传染性非典型肺炎指导原则》指出传染性非典型肺炎最有效的预防措施是()A.衣原体
B.冠状病毒#
C.支原体
D.军团菌
E.立克次体A.生活、工作
- 传染性非典型肺炎患者的潜伏期为()相当于SARS的多少倍潜伏期的期间内,不再出现新的临床诊断病例,即可从“近期有当地传播”地区名单中除名()A.2~21天,多为14天#
B.12天
C.14~25天
D.10天
E.21天A.2#
B.4
C.6
- 接触疑似传染性非典型肺炎患者和临床诊断患者的医务人员,脱离隔离区后需进行医学观察的天数为()A.1周
B.8天
C.15天
D.10~14天#
E.6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