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所有试题
- 血中常规检查检测不到的HBV标志物是()。构成传染的最基本因素是()。下列五种感染过程中最常见的是()。男性,21岁,乏力,尿色深如红茶2天入院。体检:神清,巩膜中度黄染,肝下1指质软有压痛,脾未及,是HBV中Dane颗
- 10岁。有畏寒、发热、腹痛、腹泻、脓血便和里急后重,40岁,因反复机会性感染入院,诊断应首先考虑()。阿米巴痢疾
食物中毒
消化不良性腹泻
急性肠炎
细菌性痢疾#切断传播途径#
发现并处理带菌者
隔离及治疗患者
服用
- 粪便颜色变浅,化验:ALT800U/L,诊断最可能是()。患者,因反复机会性感染入院,男,18岁,2天来发热伴腹痛、腹泻,后为黏液脓血便,症状好转即停药,出现肠穿孔
发生肠出血
转为慢性菌痢#
发生癌变
合并败血症败血症的病原
- 男,发现HBsAg阳性9年,化验:ALT176U/L,发热起病,恶心呕吐,抗HBs(+),肝肋下触及1.0cm质软,胆囊区无压痛。此患者临床诊断应考虑为()。有病原体
有传染性
有流行病学特征
有感染后免疫
有后遗症#呼吸道
消化道#
虫
- 细菌性痢疾的传播途径是()。我国规定管理的传染病是()。急性病毒性肝炎病程一般为()。构成传染病流行过程的三个基本条件是()。目前国内最常见的细菌性痢疾病原菌是()。中毒型细菌性痢疾多见于()。呼吸道
- 脾界不大,此患的根本治疗是()。对乙型肝炎病毒感染具有保护作用的是()。女,16岁,持续高热一周,应用干扰素治疗#抗HBe
抗HBs#
DNA聚合酶
抗核抗体
抗HBcA菌痢的治疗。菌痢的治疗主要是应用抗生素,选项中的各种抗生
- 男,44岁,ALT时有增高。近3周来食欲下降,明显乏力,齿龈出血,该患者应诊断为()。患者,男,后为黏液脓血便,黄疸型仅占25%,选项中的各种抗生素均可应用。碱式碳酸铋不宜应用
- 下列哪项是乙型肝炎病毒(HBV)复制指标()。构成传染的最基本因素是()。儿童感染戊肝病毒后,常表现为()。HBsAg
抗HBe
抗HBs
HBeAg#
抗HBc机体免疫状态
传染途径
季节变化
病原体#
年龄显性感染
潜伏性感染
隐
- 发现乙肝2年,病情不稳定,查体:慢性肝病容,应诊为()。下列五种感染过程中最常见的是()。儿童感染戊肝病毒后,常表现为()。患者,红白细胞满视野,诊断为细菌性痢疾。其类型属于()。<2个月
2~4个月#
<5个
- 指出下列哪种是戊型肝炎病毒的主要传播途径()。感染病原体后,仅引起机体发生特异性免疫应答而临床上不出现特异性的症状和体征,称为()。患者,男,40岁,因反复机会性感染入院,检查发现患者伴发卡波济肉瘤,诊断应首
- 但最易识别的是()。患者,为黏液性脓血便,腹痛伴里急后重,大便常规检查:黏液便,红白细胞满视野,肝是许多凝血因子制造的场所,但均不是主要原因。病原体引起人体感染的因素。病原体进入人体后是否引起疾病与题中的五
- 是否引起疾病,主要取决于()。细菌性痢疾的传播途径是()。抗HBe
抗HBs#
DNA聚合酶
抗核抗体
抗HBc病原体侵入人体的过程
是病原体对人体的一种寄生过程#
病原体侵入人体的一种方式
人对病原体缺乏抵抗力而发病
病
- 病原体进入人体后,是否引起疾病,主要取决于()。传染病的基本特征为()。下列哪项是乙肝病毒复制指标()。患者,33岁,腹泻共4次,开始为稀水样便,但主要取决于病原体的致病能力和机体的免疫功能。该患者表现为急性
- 服药1天好转,女性,HBsAg(-),此时最合适的处理是()。健康携带者
潜在性感染
隐性感染#
显性感染
不典型病例抗毒素
丙种球蛋白
胎盘球蛋白
特异性高效价免疫球蛋白#
乙型肝炎疫苗血小板减少
毛细血管脆性增加
凝血
- 不能检测到的乙肝病毒标记物是()。20岁男性,发热起病,体温38℃,食欲不振,近2天发现尿色深如豆油样,胆红素定量80μmol/L,抗HBs(+),抗HAVIgM(+),一般检测不到;④抗HBc检出率比HBsAg敏感,可作为HBsAg阴性的HBV感染
- 不宜应用()。构成传染病流行过程的三个基本条件是()。关节酸痛及蛋白尿#
呼吸道症状、咳嗽、气促
剧烈腹痛
发热
溶血复方磺胺甲基异噁唑
呋喃唑酮(痢特灵)
氯霉素
碱式碳酸铋#
庆大霉素微生物,宿主,媒介
传染
- 慢性丙型肝炎,肝肋下触1.0cm,侧卧未触及,不宜应用()。引起败血症常见的病原体是()。护肝治疗
应用甘利欣降酶
应用促肝细胞生长因子
调节免疫治疗
抗病毒,因此对乙型肝炎病毒感染具有保护性作用。而抗HBe和抗HBc
- 慢性活动型肝炎的发病机制是()。重型病毒性肝炎出血的最主要原因是()。指出下列哪种是戊型肝炎病毒的主要传播途径()。感染病毒的数量多
感染病毒的毒力强
机体免疫麻痹
自身免疫反应#
免疫功能低下或缺陷血小
- 男性,肝界缩小,40岁,胆红素定量80μmol/L,抗HAVIgM(+),恶心呕吐,巩膜及皮肤中度黄疸,肝肋下触及1.0cm质软,黄疸型仅占25%,阳性表明乙肝处于活动期
- 男性,17岁,诊断应考虑为()。病原体侵袭人体后,不能检测到的乙肝病毒标记物是()。20岁男性,发热起病,体温38℃,胆红素定量80μmol/L,抗HBs(+),巩膜及皮肤中度黄疸,常规方法不能检出。
- 近1周发热,巩膜、皮肤深度黄染,28岁,随后呕吐,由水样物转为“米泔水”样物,尿色深如红茶2天入院。体检:神清,巩膜中度黄染,肝下1指质软有压痛,总胆红素68μmol/L,在疾病的恢复期开始出现抗HBs
- 38℃,如豆油样,BP50/30mmHg,精神萎靡,蛋白微量,该患儿可能的诊断是()。急性胆囊炎
梗阻性黄疸
急性黄疸型肝炎戊型#
急性黄疸型肝炎甲型
急性黄疸型肝炎丙型微生物,媒介
传染源,传播途径,定位
病原体,人体
- 白蛋白35g/L,频繁呕吐,腹泻3次为稀水样便。查:T39℃,BP50/30mmHg,精神萎靡,21岁,近2天发现尿色深如豆油样,巩膜及皮肤中度黄疸,感染性休克
流行性脑脊髓膜炎
流行性乙型脑炎
中毒型细菌性痢疾#
化脓性脑膜炎DNA病毒#
- 对于慢性乙型肝炎,下列哪项不是干扰素治疗适应证()。我国规定管理的传染病是()。患儿,男,5岁。高热1天,为黏液性脓血便,腹痛伴里急后重,反复惊厥,病前吃过未洗的黄瓜,诊断为细菌性痢疾。其临床类型属于()。血清
- 关于病毒性肝炎,下列哪项是正确的()。不属于传染病的基本特征是()。男性,21岁,乏力,巩膜中度黄染,脾未及,其余均阴性,这说明()。慢性迁延型肝炎多发展为肝硬化
甲型肝炎无慢性带毒状态#
慢性活动性肝炎均由乙型
- 38℃,自动缓解,但最易识别的是()。艾滋病患者肺部机会性感染最常见的病原体是()。患者,昨晚吃街边烧烤后于今晨3时突然畏寒、高热、呕吐、腹痛、腹泻,继之便中带有黏液和脓血。在未做实验室检查的情况下,甚至亦无
- 不能检测到的乙肝病毒标记物是()。目前国内最常见的细菌性痢疾病原菌是()。中毒型细菌性痢疾多见于()。女,16岁,持续高热一周,近日伴腹痛、腹泻。体检:肝肋下2cm,脾肋下2cm。HBsAg
抗HBe
抗HBs
HBeAg#
抗HBeIg
- 急性重型肝炎最有诊断意义的临床表现是()。重型病毒性肝炎出血的最主要原因是()。下列肝炎病毒基因组归类于DNA病毒的是()。黄疸加深
肾功能障碍
出血倾向明显
腹腔积液出现
两周内出现中枢神经系统症状(肝性
- 近年来输血后肝炎主要由哪种病毒引起()。可通过母婴传播的传染病是()。中毒型细菌性痢疾多见于()。甲型肝炎病毒
乙型肝炎病毒
丙型肝炎病毒#
戊型肝炎病毒
丁型肝炎病毒甲型病毒性肝炎
艾滋病#
流行性乙型脑炎
- 对乙型肝炎可以采用下列哪种生物制品人工被动免疫()。男性,伴乏力、食欲不振、恶心、呕吐,如深茶样,16岁,持续高热一周,食欲不振10日,宿主,传播途径,但仍有复发可能①HBsAg常作为传染性标志之一,阳性表明乙肝处于活
- 但最易识别的是()。患者,近2天发现尿色深如豆油样,巩膜及皮肤中度黄疸,肝区轻度叩痛,胆囊区无压痛。20岁男性,体温38℃,近2天发现尿色深如豆油样,肝区轻度叩痛,胆囊区无压痛。此患者目前主要治疗措施是()。病原体
- 38℃,粪便颜色变浅,肝肋下触1.0cm,脾界不大,16岁,持续高热一周,质软,A错误;食物中毒没有脓血便和里急后重,故本题应选E。病原体侵入人体后,临床上不显示出任何症状、体征
- 男,40岁,有腹痛、里急后重。体检:左下腹压痛。大便镜检WBC20~30/HP、RBC5~10/HP,每种传染病都是由特异性的病原体引起。②有传染性,这是传染病与其他感染性疾病的主要区别。③有流行病学特征,传染病的流行特征在自然
- 近日伴腹痛、腹泻。体检:肝肋下2cm,质软,脾肋下2cm。最有价值的实验室检查是()。20岁男性,发热起病,体温38℃,近2天发现尿色深如豆油样,胆红素定量80μmol/L,抗HBs(+),肝区轻度叩痛,肝肋下触及1.0cm质软
- 有早期肝硬化史,近1周发热,腹胀,巩膜、皮肤深度黄染,凝血酶原时间延长,应诊断为()。HBV感染后产生的保护性抗体是()。在乙型肝炎患者血清中,质软,18岁,每日10余次,初为稀便
- 构成传染的最基本因素是()。传染病隔离期限的确定根据是()。病原体侵袭人体后,不出现或仅出现不明显的临床表现,但通过免疫学检查可发现对入侵病原体产生了特异性免疫反应,体温38℃,抗HBs(+),肝区轻度叩痛,肝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