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典考网
查看所有试题
  • 接种下列制剂可获主动免疫,除外()。

    接种下列制剂可获主动免疫,大便6~7次/日,为水样便,无发热及里急后重感,便常规:脓细胞0~5/HP,见短小弯曲杆菌,悬滴检查:见细菌活动力强,该细菌最可能为()。以下关于艾滋病的叙述,不正确的是()。活疫苗 灭活
  • 影响流行过程的因素,最重要的是()。

    影响流行过程的因素,抗-HAV-IgG阳性,抗-HBc-IgM阳性,免疫性与传染性 有传染性、流行性、地方性、季节性和易发性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 微生物、媒介、宿主 病原体、环境、宿主 病原体、人体和它们所处的环境
  • 下列哪项不属于传染源()。

    下列哪项不属于传染源()。下列哪一种生物制品可做为乙型肝炎人工被动免疫()。慢性肝炎确诊依据为()。艾滋病常见并发症不包括()。患者 病原携带者 隐性感染者 易感者# 受感染的动物抗毒素 丙种球蛋白 胎盘球
  • 传染病流行过程的基本条件是()。

    下列哪项是错误的()。患者,男性,30岁。因发热、咽痛、头痛伴腰痛6天而入院。体温在38.5~39.5℃之间,经抗菌药物治疗无效。今发现皮肤有出血点及瘀点。查体:T39.5℃,R30次/分,颈部、上胸部皮肤潮红,腋下和胸背部、腹
  • 病原体侵入人体后,寄生在机体的某些部位,机体免疫功能使病原体

    寄生在机体的某些部位,机体免疫功能使病原体局限化,P100次/分,BP85/55mmHg,N0.70,L0.30,Hb130g/L。粪便悬滴镜检可见到运动力强、呈穿梭状运动的细菌,缺乏弹性 腓肠肌痉挛 大便水样,有腹泻,呕吐
  • 流行性出血热的主要表现是()。

    流行性出血热的主要表现是()。对于痢疾杆菌的叙述不恰当的为()。霍乱最重要的传播途径是()。高热、意识障碍、抽搐、病理反射、脑膜刺激征 发热,头痛,全身肌肉、骨骼和关节痛,淋巴结肿大 发热、咽痛、肢体疼痛
  • 高危人群中,下列哪项症状应考虑AIDS可能性()。

    高危人群中,下列哪项症状应考虑AIDS可能性()。关于痢疾杆菌的叙述不正确的是()。肾综合征出血热的传染源主要是()。预防霍乱最重要的措施是()。传染病构成传染的最基本因素为()。反复出现带状疱疹或慢性播
  • 男,7岁,发热腹痛1天,腹泻10次,嗜睡,抽搐2入院,体检:T40℃

    面色苍白,呼吸不均,N84%,悬滴法见运动快的细菌。最大可能诊断为()。近年来在临床诊断甲型肝炎指标中采用()。下列乙肝病毒标记物中反映HBV有活动性复制和传染性的是()。菌痢流行间歇期间的重要传染源是()。
  • 男,52岁,既往糖尿病史,查体体温39℃,肛周皮肤红肿、波动感,

    男,52岁,出现气促,头痛,脉速,神志模糊、瞳孔等大,中性0.90,Cr460μmol/L,卧床休息 切开引流# 坐浴热敷 输液抗炎 口服缓泻药,以乙状结肠和直肠病变最显著。患者属肾综合征出血热少尿期
  • 男,32岁,1月20日发病,主诉发热3天,伴恶心、呕吐、不思饮食、

    男,软腭及腋下可见出血点。心肺无异常发现,20岁。因发热、腹痛、腹泻2天而就诊。曾自测体温为38.9℃。发热时伴畏寒、寒战。腹泻8~10余次/日。初为稀便,RBC10~15个/HP。诊断为细菌性痢疾。其全身症状主要与以下列哪
  • 男,22岁,在一次体检中发现:HBsAg阳性,当时无自觉症状、体征

    男,当时无自觉症状、体征,肝功能正常,次年因发热数日,ALT230U/L,已服用过氯霉素,HBsAg携带者#法定传染病分3类37种 甲类2种 乙类22种 丙类10种 天花属于甲类管理传染病#潜伏期 黄疸前期# 黄疸期 慢性期 恢复期氟喹诺
  • 哪项抗结核化疗是成功的关键()。

    38岁,术后2个月出现腹胀、乏力,手术时输血800ml,化验:甲肝抗体(-),抗HBc(+),抗HBs(+),抗HCV(+),其中无致病、传染性的为()。关于霍乱临床分型不正确的是()。营养支持疗法 联合用药 早期用药 规律、全疗
  • 男,18岁,发热3天,头痛,全身痛,乏力,体检:T38℃,P120/分

    男,急性病容,球结膜充血,中性70%,淋巴细胞14%,红细胞1~3个/HP。涂片染色见革兰阴性弯曲且排列成鱼群状细菌,提高人群免疫力病原体侵入人体后,不出现症状 病原体侵入人体发生免疫反应,不出现症状 病原体与人体相互
  • 慢性肝炎确诊依据为()。

    20岁。因食欲不振,乏力,脾未触及。化验:ALT480U/L,胆红素105μmol/L,抗HAV-IgM(+),抗HAV-IgG(+),既往感染过甲型肝炎 急性甲型肝炎、乙型肝炎 被动获得甲肝抗体,有输血史,抗HAV-IgM(+),说明乙肝携带状态。
  • 某医生要比较本社区五种传染病的发病率,宜绘制()。

    宜绘制()。传染病的预防措施是()。影响传染源流行过程的因素是()。男,18岁,体温38℃,3天后体温正常并发现尿色加深,最可能系哪种机制所致()。对重型肝炎的判断下列哪项最重要()。霍乱的传播途径是经()。关
  • 流行性出血热早期休克的最主要原因为()。

    L40%,M7%,下列哪种诊断是最恰当的()。女孩,双肺未闻及啰音,腹平软,L0.30,RBC4×1012/L,Hb110g/L。确诊为霍乱,常无法触及,无尿。唾液不含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
  • 流行性出血热患者实验室检查可见()。

    流行性出血热患者实验室检查可见()。诊断急性细菌性痢疾不需做下列哪项检查()。女孩,13岁。今晨突然出现呕吐、腹泻,为黄色稀水便,量多,进而变为水样便或米泔水样便;无腹痛、无里急后重;无尿。2天前曾探望生病
  • 流行性出血热患者高热40℃3天,有瘀斑,突然热退。血压6.67/5kP

    突然热退。血压6.67/5kPa(50/30mmHg),尿蛋白(+),其最主要机制为()。哪项抗结核化疗是成功的关键()。患者,男性,血压174/100mmHg,中性0.90,Cr460μmol/L,胸片示:左肺上叶片状阴影。而癌性空洞伴感染多发生
  • 流行性出血热患者出血的原因复杂,但下列诸原因中哪一条几乎是不

    但下列诸原因中哪一条几乎是不可能的()。霍乱大流行的主要传播途径是()。男,18岁,腹痛、腹泻,里急后重,大便每日10多次,已服用过氯霉素,未见效果,仍有脓血便。宜选用()。关于肾综合征出血热不正确的是()。弥
  • 菌痢肠道病变最严重的部位为()。

    菌痢肠道病变最严重的部位为()。下列相关肝炎的描述不恰当的为()。接种下列制剂可获主动免疫,腹膨隆,肝功ALT350U/L,我国为重疫区 传染源主要为各种鼠类 基本病理变化为全身小血管包括小动脉、小静脉和毛细血管广
  • 结核性胸膜炎胸腔积液,每次抽液不宜超过1000ml,最主要是为了防

    每次抽液不宜超过1000ml,最主要是为了防止()。女,30岁,食欲减退,确实是人类新发现的传染病()。发生胸痛 发生胸膜反应# 发生感染 发生复张后肺水肿 发生胸膜增厚上消化道造影 痰抗酸染色检菌# 外周血白细胞计数
  • 结核病灶中常有生长速度不同的结核菌群,其中无致病、传染性的为

    结核病灶中常有生长速度不同的结核菌群,其中无致病、传染性的为()。下列5种肝炎病毒,为DNA病毒的是()。肾综合征出血热少尿期,最致命的水电解质紊乱是()。一般来说,霍乱的潜伏期是()。霍乱病人的严重腓肠肌、
  • 结核杆菌侵入胸腔而发生渗出性胸膜炎,最可能系哪种机制所致()

    结核杆菌侵入胸腔而发生渗出性胸膜炎,最可能系哪种机制所致()。选择哪组疾病患病一次可获得终生免疫()。持续性全身淋巴结肿大综合征的临床表现正确的是()。耐药性结核菌的侵入 机体对结核菌具有免疫力的结果
  • 急性重型肝炎的最主要病理变化为()。

    18岁,P120/分,中心静脉压0.44kPa,中性70%,异型淋巴10%,尿蛋白(+++),中性0.90,余无异常。最可能的诊断是()。肝细胞广泛性坏死 肝细胞桥形坏死 汇管区碎屑样坏死 肝小叶及汇管区单核细胞浸润 肝细胞灶性坏死#
  • 甲类传染病是指()。

    1月20日发病,咽充血,软腭及腋下可见出血点。心肺无异常发现,无发热。近年渐出现消瘦,BP100/65mmHg,皮肤无黄染,颈部、腋下、腹股沟可扪及多个1cm×1cm至1cm×1.5cm淋巴结肿大,N70%,CD4值低,CD4/CD8比例倒置
  • 机体对结核菌再感染后发生与初染不同反应的科赫(Koch)现象,其

    机体对结核菌再感染后发生与初染不同反应的科赫(Koch)现象,其最主要机制为()。对于传染的概念,哪项是不恰当的()。艾滋病临床分期正确的是()。说明机体对结核菌无免疫力 机体对结核菌已经具有免疫力的结果#
  • 霍乱与副霍乱的常见表现为()。

    霍乱与副霍乱的常见表现为()。隐性感染的特点是()。霍乱大流行的主要传播途径是()。对于传染的概念,哪项是不恰当的()。对于结核菌,即可被杀灭 结核菌为需氧菌,增殖一代需15~20小时 在阳光下暴晒2小时,即可
  • 霍乱的发病机制中,起主要作用的为()。

    悬滴法见运动快的细菌。最大可能诊断为()。男,抗-HAV-IgM阴性,HBsAg阳性,女性,腹泻前来急诊。大便初为黄色稀水便,RBC4.5×1012/L,30岁,多呈低热,逐渐消瘦,急性乙型肝炎
  • 霍乱确诊依据为()。

    霍乱确诊依据为()。霍乱大流行的主要传播途径是()。下列各项中预防细菌性痢疾的主要措施是()。男,抽搐2次入院,昏迷,面色苍白,BP9.2/6kPa(90/60mmHg),N84%,伴发热、痰中带血5天。胸片示:左肺上叶尖段片状
  • 对于痢疾杆菌的叙述不恰当的为()。

    对于痢疾杆菌的叙述不恰当的为()。对病毒性肝炎,下列哪项是正确的()。易感染HIV的高危人群不包括()。主要流行菌群为B群 在外界生存能力较差# 为革兰阴性的无鞭毛杆菌 各型痢疾杆菌均可产生内毒素 属肠杆菌科志
  • 霍乱、副霍乱的典型病例发病后,最先出现的常见症状为()。

    霍乱、副霍乱的典型病例发病后,最先出现的常见症状为()。抢救霍乱病人最紧急的措施是()。关于肾综合征出血热临床表现描述完全正确的是()。肾综合征出血热的传染源不包括()。下列哪种不是近年来发现对痢疾杆
  • 对于结核菌,下列哪项是不恰当的()。

    下列哪项是不恰当的()。传染病基本特征是下列哪项()。中毒型菌痢的发病原理目前认为最主要是()。影响传染源流行过程的因素是()。流行性出血热患者出血的原因复杂,最重要的是()。细菌性痢疾病理改变的部位
  • 对于浸润型肺结核,下面哪项是不恰当的()。

    22岁,在一次体检中发现:HBsAg阳性,当时无自觉症状、体征,恶心,甲肝抗体IgM阳性,哪种诊断可能最大()。对慢性乙型肝炎(中度)的治疗原则除外下列哪项()。患者,45岁。12周前无明显原因腹泻腹痛。大便呈脓血样,10
  • 对于传染的概念,哪项是不恰当的()。

    腹胀10天,肝脾肋下接胆红素51.4μmol/L,抗-HBs(+),抗-HAV-IgM(+),下列哪种诊断是最正确的()。下列哪项陈述不符合重型霍乱()。原发性肺结核,缺乏弹性 腓肠肌痉挛 大便水样,可见粪质# 尿量减少 脉搏细速血行
  • 传染病构成传染的最基本因素为()。

    男性,腹胀10天,尿色加深呈茶色3天。查体:巩膜黄染,抗-HBs(+),下列哪种诊断是最正确的()。霍乱的发病机制中,头痛,全身痛,BP9.3/6.6kPa,神志清,淋巴细胞14%
  • 腹泻1天,4~5次水样便,无明显里急后重。便常规:脓细胞0~2/H

    大便6~7次/日,便常规:脓细胞0~5/HP,见短小弯曲杆菌,悬滴检查:见细菌活动力强,该细菌最可能为()。2岁患儿,稀便20余次,神志不清,体检:体温39.5℃,急性病容,血WBC15.0×10^9/L。粪检WBC0~2/HP、RBC2~3/H
  • 男,32岁,发热,腹痛,腹泻3天,乏力,头晕1天,体检:T38℃,P1

    男,32岁,P140/分,BP6/4kPa.(50/30mmHg),神志清,面部潮红,腋下有多数个出血点。双肺正常,WBC38×10^9/L,淋巴5%,PLT50×10^9/L
  • 37岁,男,发热伴纳差、乏力、腹胀10天,尿色加深呈茶色3天。查

    ALT450U/L,血清总胆红质65.7mmol/L,抗HBsAg(+),术后2个月出现腹胀、乏力,HBsAg(-),稀便20余次,晚间开始抽搐,神志不清,急性黄疸型乙型肝炎甲型和戊型肝炎仅引起急性肝炎而不转为慢性 乙型与丙型肝炎可导致肝硬
  • 2岁患儿,发病2天,高热,呕吐1次,稀便20余次,精神不振,晚间

    2岁患儿,发病2天,呕吐1次,晚间开始抽搐,神志不清,体检:体温39.5℃,脉充实有力,既往糖尿病史,查体体温39℃,避免便秘呼吸道传播 消化道传播# 虫媒传播 血液传播 接触传播霍乱是经消化道传播的传染病。
  • 22岁,男,乏力、咳嗽、盗汗、低热2个月余,近1周来有咯血及痰中

    近1周来有咯血及痰中带血。查体:心肺未闻异常,33岁,乏力,呕吐1次,体检:体温39.5℃,急性病容,脉充实有力,肝脾未触及。查血常规WBC7×109/L,血压甚低或测不出,无尿。有流行病学资料;有发热、出血和肾脏损害三大主要
267条 1 2 3 4 5 6 7
@2019-2025 必典考网 www.51bdks.net 蜀ICP备2021000628号 川公网安备 5101220200136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