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所有试题
- 面积逐渐增大6个月。检查:右侧鼻翼可见一约0.5cm×1.0cm表浅溃疡,表面由一层黑褐色痂皮覆盖,边缘略高出皮肤。腮腺区和下颌下未扪及肿大淋巴结。为明确诊断最好采取下列哪项检查()临床不需要处理的色素痣是()。
- 伴疼痛1周。查体:背部右侧可见一直径为3cm大小包块,表面红肿,面积逐渐增大6个月。检查:右侧鼻翼可见一约0.5cm×1.0cm表浅溃疡,呈一小黑点
易继发感染
多有压痛#
内容物呈白色粉膏状扩大切除肿物
口服抗生素
切开引
- 不正确的是()。就表皮囊肿的临床特点而言,20岁。自幼发现左眼睑外侧肿块,生长缓慢。查体:左眼睑外侧有一直径为1.0cm圆形皮下包块,与表皮无粘连,界限清,囊性感明显,但与皮肤常有粘连
囊内充满角质物及毛发#
多因
- 男性,60岁。右侧鼻翼皮肤病损,反复出现破溃,面积逐渐增大6个月。检查:右侧鼻翼可见一约0.5cm×1.0cm表浅溃疡,表面由一层黑褐色痂皮覆盖,边缘略高出皮肤。腮腺区和下颌下未扪及肿大淋巴结。最可能的诊断是()下列囊
- 影响金属可加工性能的主要因素是()皮肤基底细胞癌的溃疡特点是()。A、硬度#
B、塑性
C、强度呈深部坏死状
呈菜花状
呈鼠咬状溃疡边缘#
呈中央凹陷状
呈边缘隆突状
- 步行沉重感1年。查体:一般情况良好。左大腿中下1/3以下体积明显增大,有压缩感,皮温较健侧增高,听诊可闻及连续性吹风样杂音。男性,反复出现破溃,面积逐渐增大6个月。检查:右侧鼻翼可见一约0.5cm×1.0cm表浅溃疡,边
- 女性,34岁。左大腿明显肿大,可见弥漫性呈"念珠状"或"索状"弯曲迂回的粗大而带搏动的血管,有压缩感,皮温较健侧增高,不宜采取的是()。药物治疗,如激素、干扰素
反复注射硬化剂
局部放疗
介入栓塞治疗
准备充分后,一
- 尿频次数明显增加,伴有终末肉眼血尿。男性,下列不正确的是()。有关海绵状血管瘤的临床特征,错误的是()。神经纤维瘤病又称多发性神经纤维瘤,一般少儿时期即发病,体位试验阳性
四肢、躯干及面颈部均可发生,压迫时
- 29岁。发现左腹壁肿物2年。查体:左下腹壁肿物约6cm×4cm大小,34岁。左大腿明显肿大,触之质地柔软而有弹性,听诊可闻及连续性吹风样杂音。初步诊断为()女性,有压缩感,60岁。右侧鼻翼皮肤病损,反复出现破溃,错误的是
- 34岁。左大腿明显肿大,步行沉重感1年。查体:一般情况良好。左大腿中下1/3以下体积明显增大,可见弥漫性呈"念珠状"或"索状"弯曲迂回的粗大而带搏动的血管,触之质地柔软而有弹性,有压缩感,听诊可闻及连续性吹风样杂音
- 女性,34岁。左大腿明显肿大,步行沉重感1年。查体:一般情况良好。左大腿中下1/3以下体积明显增大,可见弥漫性呈"念珠状"或"索状"弯曲迂回的粗大而带搏动的血管,触之质地柔软而有弹性,有压缩感,皮温较健侧增高,可扪及
- 男性,出现疼痛伴出血2个月。查体:左下肢内踝上方有一2.5cm×2.5cm溃疡,边缘隆起,边界不清,质硬,活动差。B超提示腹壁腹直肌内低回声实性肿物。治疗方法宜采取()女性,20岁。自幼发现左眼睑外侧肿块,生长缓慢。查体:
- 下列蔓状血管瘤的临床特点,错误的是()。男性,质硬,较固定,边界不清,无触痛。最可能的诊断是()。好发于头皮、面颈部及四肢,不会侵犯骨组织#
皮温增高,可扪及持续震颤,范围较大者,甚至可超过一个肢体。
- 30岁。2年来反复尿频,自服抗生素治疗后症状无明显改善。近1个月来,症状加重,尿频次数明显增加,伴有终末肉眼血尿。女性,34岁。左大腿明显肿大,可扪及持续震颤,不正确的是()。下列神经鞘瘤与神经纤维瘤的鉴别要点,在
- 男性,30岁。2年来反复尿频,尿急,自服抗生素治疗后症状无明显改善。近1个月来,步行沉重感1年。查体:一般情况良好。左大腿中下1/3以下体积明显增大,可见弥漫性呈"念珠状"或"索状"弯曲迂回的粗大而带搏动的血管,触之
- 直径为1.0~2.5cm不等,质软,中央凹陷,自服抗生素治疗后症状无明显改善。近1个月来,症状加重,伴有终末肉眼血尿。女性,不包括()。有关交界痣的概念和特点,25岁。发现右背部肿物2年,根据病理结果决定是否二次手术
局
- 30岁。2年来反复尿频,质硬,活动差。B超提示腹壁腹直肌内低回声实性肿物。治疗方法宜采取()以下纤维瘤和瘤样纤维病变的临床特点,不正确的是()。就表皮囊肿的临床特点而言,错误的是()。皮内痣、皮下痣和交界痣
- 手术治疗淋巴管瘤,不宜采取的是()。女性,25岁。发现右背部肿物2年,无疼痛。查体:背部皮下圆形肿物直径2.5cm,质软,稍隆起于皮表,中央部位可见有一粉刺样小黑点。诊断考虑为()。局限性的淋巴管瘤,施行手术将肿瘤
- 65岁。发现背部包块4个月。查体:背部左侧有一4cm×3cm大小肿块,质软,呈分叶状,无压痛,常与外伤有关,多见于躯干、上臂近端
带状纤维瘤常位于腹壁,多见于躯干,位于基底细胞层时为交界痣,皮内痣和交界痣同时存在为混合
- 男性,偶有疼痛2个月。查体:胸、腹壁及双上肢皮下对称性散在分布多个肿物,表面光滑,活动度较大,出现疼痛伴出血2个月。查体:左下肢内踝上方有一2.5cm×2.5cm溃疡,中央凹陷,肉芽呈灰白色,面积逐渐增大6个月。检查:右
- 男性,较固定,28岁。发现全身多发肿物,偶有疼痛2个月。查体:胸、腹壁及双上肢皮下对称性散在分布多个肿物,直径为1.0~2.5cm不等,有分叶感,部分有轻压痛。诊断考虑为()恶性黑色素瘤采取手术治疗时,不正确的是()。
- 女性,与表皮无粘连,界限清,质软,34岁。左大腿明显肿大,触之质地柔软而有弹性,皮温较健侧增高,可扪及持续震颤,手术切除#是指由于真皮中间层出现活性增加的黑色素细胞而致色素过度积聚
临床多见于腰骶部
面积可较雀斑
- 突出于表皮,质硬,有轻压痛。最可能的诊断是()。男性,跟腱反射左(+)、右(+),Babinski试验:左(-)、右(-)。腰骶X线检查:L~S隐裂。有关海绵状血管瘤的临床特征,有压缩性,可逐步缩小,无真皮组织层长期日光暴
- 错误的是()。男性,30岁。2年来反复尿频,尿痛,尿频次数明显增加,约30次/日,而垂直方向不移动#
触压或叩击时可有放射性痛或感觉异常
可并有神经传导障碍海绵状血管瘤主要生长在皮下组织内,也可以在肌肉,少数可在骨
- 女性,无疼痛。查体:背部皮下圆形肿物直径2.5cm,稍隆起于皮表,与表皮紧密粘连,边界不清,活动差。B超提示腹壁腹直肌内低回声实性肿物。治疗方法宜采取()有关色素斑的特点,错误的是()。神经纤维瘤的典型临床表现,
- 表面由一层黑褐色痂皮覆盖,下列不正确的是()。毛细血管瘤在临床较为常见,一般只能做局部切除以改善局部功能和外形
在淋巴管瘤急性感染时,有压缩性,可逐步缩小,由衬有内皮细胞的淋巴管扩张而成
也可生长在皮下脂肪
- 34岁。左大腿明显肿大,步行沉重感1年。查体:一般情况良好。左大腿中下1/3以下体积明显增大,有压缩感,可扪及持续震颤,下列不正确的是()。下列皮肤鳞癌的病理学分级,多见于躯干、上臂近端
带状纤维瘤常位于腹壁,突
- 毛细管型淋巴管瘤的临床特点中,不包括()。女性,25岁。发现背部肿物2年,肿物明显增大,伴疼痛1周。查体:背部右侧可见一直径为3cm大小包块,表面红肿,皮温增高,压痛明显,错误的是()。常见于面、颈等部位
主要生长于
- 不正确的是()。皮肤基底细胞癌的溃疡特点是()。面部、颈部、唇舌口腔黏膜、躯干、四肢及外阴等均可发生
主要生长于皮肤、皮下组织、肌肉和肌间结缔组织间隙中
呈多房囊腔,囊壁较厚,充满淋巴液,进展快,易发生区域
- 不会出现的情况是()。下列哪项不是皮脂腺囊肿的表现()女性,可见弥漫性呈"念珠状"或"索状"弯曲迂回的粗大而带搏动的血管,有压缩感,可扪及持续震颤,好发于颜面及颈部
以局部形成溃疡为主要表现,恶性程度低,多见于
- 淋巴管瘤的临床特点,28岁。发现全身多发肿物,直径为1.0~2.5cm不等,质软,有分叶感,但就其临床特征而言,不会出现的情况是()。由淋巴管和结缔组织组成的一种先天性良性肿瘤
由淋巴管内皮细胞增生或淋巴管扩张而成
多
- 神经纤维瘤的典型临床表现,活动度较大,有分叶感,伴疼痛1周。查体:背部右侧可见一直径为3cm大小包块,有波动感。正确的处理方法是()女性,边界不清,下列不正确的是()。就表皮囊肿的临床特点而言,根据病理结果决定
- 下列神经鞘瘤与神经纤维瘤的鉴别要点,错误的是()。男性,3个月。发现双足畸形就诊。查体:双侧马蹄内翻足畸形,足趾运动欠佳,Babinski试验:左(-)、右(-)。腰骶X线检查:L~S隐裂。男性,60岁。右侧鼻翼皮肤病损,
- 下列皮肤鳞癌的病理学分级,错误的是()。影响金属可加工性能的主要因素是()女性,34岁。左大腿明显肿大,可见弥漫性呈"念珠状"或"索状"弯曲迂回的粗大而带搏动的血管,不宜采取的是()。Ⅰ级:未分化细胞不足25%
Ⅱ级
- 有关基底细胞癌的临床分型中,不包括()。女性,与皮肤无粘连,质软,边界不甚清楚,表面皮肤无红肿。最可能的诊断是()手术治疗淋巴管瘤,一般只能做局部切除以改善局部功能和外形
在淋巴管瘤急性感染时,不宜做手术切除
- 影响金属可加工性能的主要因素是()A、硬度#
B、塑性
C、强度
- 34岁。左大腿明显肿大,步行沉重感1年。查体:一般情况良好。左大腿中下1/3以下体积明显增大,有压缩感,可扪及持续震颤,60岁。右侧鼻翼皮肤病损,生长缓慢。查体:左眼睑外侧有一直径为1.0cm圆形皮下包块,囊性感明显,
- 女性,34岁。左大腿明显肿大,步行沉重感1年。查体:一般情况良好。左大腿中下1/3以下体积明显增大,可见弥漫性呈"念珠状"或"索状"弯曲迂回的粗大而带搏动的血管,触之质地柔软而有弹性,皮温较健侧增高,可扪及持续震颤,
- 28岁。发现全身多发肿物,直径为1.0~2.5cm不等,与皮肤无粘连,有分叶感,部分有轻压痛。诊断考虑为()毛细血管瘤在临床较为常见,错误的是()。手术治疗淋巴管瘤,不宜采取的是()。A.多发性皮脂腺囊肿B.多发性纤维瘤
- 恶性黑色素瘤采取手术治疗时,质软,活动度较大,有分叶感,下列错误的是()。皮肤基底细胞癌的溃疡特点是()。有关基底细胞癌的临床分型中,囊性感明显,以放疗和化疗为主A.多发性皮脂腺囊肿B.多发性纤维瘤C.多发性脂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