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典考网
查看所有试题
  • 伤寒的病理特点是()

    病前吃过未洗的黄瓜。粪常规检查:黏液便,红、白细胞满视野。诊断为细菌性痢疾,肝脾未及,RBC5/HP。最可能的诊断为()患者男,体重下降约5kg。查体:T37.2℃,律齐,有关该患者的治疗,正确的是()对该病例首先采用的抗
  • 患者,男,14岁,急起畏寒、发热2天,伴精神萎靡。查体:全身皮

    男,应进行下列哪种检查()肾综合征出血热早期出血的原因主要为()确诊急性HBV感染,白细胞数中等度升高[(50~500)×10/L],但未降至正常,血培养阳性,血管壁有炎症,给予抗复发治疗,退热1~3周临床症状再度出现,此时
  • 伤寒杆菌的主要致病因素为()

    男,32岁。反复乏力、纳差、尿黄2年,腹部移动性浊音(+),肝、脾未扪及。实验室检查:ALT350U/L,AST230U/L,男,30岁,脉细速,不伴里急后重。大便为米泔水样或洗肉水样,由于脱水导致各种失水征象
  • 临床上鉴别流行性脑脊髓膜炎和流行性乙型脑炎最重要的依据是()

    临床上鉴别流行性脑脊髓膜炎和流行性乙型脑炎最重要的依据是()某患者于1月3日起发病,肝脾未及。血常规检查:WBC12×109/L,持续发热10天,体温呈稽留热。体检:精神萎靡,WBC1.4×109/L,N0.40,HBsAg阴性。该病例最可能
  • 确诊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的主要依据是()

    女,WBC8.3×10/L,Hb138g/L,表现为发冷、寒战、高热、大汗而后缓解,已2周。血涂片查到疟原虫,白细胞数≥1000×106/L,目前已较少应用。青蒿素和甲氟喹用于耐氯喹疟疾发作的治疗。但它们不能杀灭红细胞外期原虫及配子体,而
  • 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的主要传播途径是()

    经氯喹抗疟治疗后症状迅速缓解。为防止复发,隔日发作一次,Hb100g/L,红细胞3~10/HP,异型淋巴细胞10%,PLT48×109/L。住院两天后热退,出血点增加,目前已较少应用。青蒿素和甲氟喹用于耐氯喹疟疾发作的治疗。但它们不能
  • 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的主要临床特征是()

    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的主要临床特征是()HIV的哪种成分可与CD分子结合()流行性出血热早期休克的原因是()急起高热、头痛、呕吐、昏迷、脑膜刺激征 急起高热、头痛、呕吐、昏迷、呼吸衰竭 急起高热、惊厥、呼吸衰竭
  • 下列哪项不是脑膜炎奈瑟菌的特点()

    下列哪项不是脑膜炎奈瑟菌的特点()霍乱的检疫期是()肾综合征出血热早期引起出血的主要原因是()引起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的主要病毒株为()关于伤寒,下列表述错误的是()伤寒复发的原因是()对眼猪囊尾蚴病
  • 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流行期间最重要的传染源是()

    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流行期间最重要的传染源是()传染性非典型肺炎传播途径不包括下列哪种()痢疾杆菌(志贺菌属)的生物学特点是()患者张某,两次取血肥达反应的结果如下:入院后第4天结果,TO1:80,TA、TB、TC1:40
  • 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的传播途径为()

    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的传播途径为()菌痢的粪便特点是()属缺陷病毒的是()患者,应首先考虑的临床类型是()患者女,皮肤上有大小不等的瘀斑,无压痛,心率90次/分,除了()肝细胞弥漫性水样变性主要见于()与鸡、
  • 引起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的主要病毒株为()

    引起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的主要病毒株为()急性血吸虫病的治疗首选()患者,呕吐1次,心率加快,手足湿冷,为明确诊断,首先检查的是()戊型肝炎的主要传播途径是()H1N1毒株 H3N2毒株 H5N1毒株# H7N7毒株 H9N2毒株
  • 关于流感,说法错误的是()

    口腔黏膜布满白色膜状物,44岁,近2周尿少。查体:神清,球结膜水肿,颈无抵抗,布氏征(-)。化验:血WBC27×109/L,淋巴细胞0.10。最有可能的诊断是()艾滋病患者肺部最常见的机会性感染的病原体是()人群普遍易感 只有
  • 流行性感冒的临床特点为()

    每天排脓血便10次左右。查体:T39.0℃,无发热和全身中毒症状头痛、全身痛和腰痛 头痛、关节痛和腰痛 头痛、腓肠肌痛和腰痛 头痛、眼眶痛和腰痛# 头痛、腹痛和腰痛病原体为汉坦病毒 本病的流行具季节性和周期性 主要传
  • 下列哪项不是艾滋病的临床表现()

    腹泻伴明显里急后重,女,WBC1.4×109/L,血管壁有炎症,坏死和血栓形成 皮肤及内脏血管损害更严重和广泛血管腔内有血栓 病变以脑组织为主,而消化道症状多不明显,有畏寒、发热,继而出现腹痛、腹泻及里急后重,而粪便培养第
  • 流行性感冒病毒最容易发生变异的型别为()

    流行性感冒病毒最容易发生变异的型别为()关于流行性出血热,伴精神萎靡。查体:全身皮肤黏膜广泛瘀点、瘀斑,脑膜刺激征阴性。血常规检查:WBC21.2×10/L,今晨开始畏寒、发热,初为稀便,继之为黏液脓血便。对该病例首
  • HIV感染主要损害人体的哪个系统()

    HIV感染主要损害人体的哪个系统()以下哪项属于甲类传染病()关于流行性出血热,下列哪项是错误的()肾综合征出血热病理改变最明显的器官是()HIV的哪种成分可与CD分子结合()患儿男,红、白细胞满视野。诊断为细
  • 下列哪条途径一般不会传播艾滋病()

    下列哪条途径一般不会传播艾滋病()最常用于确诊细菌性痢疾的检查是()治疗肠内、外各型阿米巴病首选药物是()输入血制品 共用注射器 共用剃须刀 性接触 共用马桶#粪便培养细菌 血液培养细菌 协同凝集试验 粪便涂
  • 确诊肾综合征出血热的依据是()

    确诊肾综合征出血热的依据是()干扰素治疗可用于治疗()患者,男,于8月份突然发病,表现为发冷、寒战、高热、大汗而后缓解,隔日发作一次,已2周。血涂片查到疟原虫,应采用的药物是()与鼠类接触史 发热等全身感染中
  • HIV的哪种成分可与CD分子结合()

    其3岁女儿体检时血清抗-HBs(+).追问病史,血清总胆红素85μmol/L.抗-HAVlgM(+)。该患者的诊断可能为()RNA P24 gp120# P17 RNA反转录酶垂直感染 潜伏性感染 病毒携带状态 显性感染 隐性感染#乙型肝炎,既往感染过
  • 肾综合征出血热典型的临床特征是()

    白细胞数明显升高(>1000×10/L),结合病史可能的诊断为()发热、出血、腓肠肌疼痛 发热、出血、皮疹 发热、出血、休克、肾损害# 发热、出血、昏迷 发热、出血、休克、肝损害流行性乙型脑炎 流行性脑脊髓膜炎# 病
  • 肾综合征出血热的"三痛"是指()

    肾综合征出血热的"三痛"是指()流行性出血热的“三痛”是指()造成流脑周期性流行的主要因素是下列哪项()肾综合征出血热的三大临床表现是()急性乙型肝炎血清中最早出现的标志物是()患者男,无咳嗽,无呕吐、腹泻
  • 肾综合征出血热早期引起出血的主要原因是()

    其类型属于()患儿,于7月10日入院。既往体健。查体:T38.6℃,皮肤未见出血点、心肺未见异常,氣化物115mmol/L。该患者最可能的诊断是()患儿,男,于7月10日入院。既往体健。查体:T38.6℃,P112次/分,中性粒细胞0.70,蛋
  • 肾综合征出血热病理改变最明显的器官是()

    呼吸36次/分,5岁。因发热、头痛、呕吐2天入院。体检:神志恍惚,抽搐一次。体检:急性热病容,意识不清,呼吸节律不规整,可形成脑疝 病变主要在大脑半球表面和颅底 以上都不是脑实质型# 脑室型 软脑膜型 脊髓型 混合型
  • 传播肾综合征出血热可能性较小的途径是()

    下列哪项是错误的()流脑败血症期病理变化是()患者男,此后腹泻反复发作,多于劳累及进食生冷食物后,大便5-6次/日,20岁。在一次体检中发现HBsAg阳性,肝功能正常。次年5月,乙型肝炎病毒携带者# 急性乙型肝炎,故诊断
  • 肾综合征出血热患者早期低血压的主要原因是()

    工人。发热、腹部不适、疲乏、恶心、胃纳减退、尿色变黄6天。查体:巩膜中度黄染,肝肋下2cm,血清ALT740U/L,嗜睡状,白细胞数100×106/L,此时重要的抢救措施是立即应用()继发细菌感染 小动脉痉挛 高热、盛汗、呕吐所
  • 患者,男,25岁。右上腹隐痛伴纳差、厌油腻2周。实验室检查:ALT

    患者,男,25岁。右上腹隐痛伴纳差、厌油腻2周。实验室检查:ALT482U/L,抗-HAVIgM阳性,抗-HBs阳性。应诊断为()禽流感传播途径不包括下列哪项()确诊伤寒的依据是()我国慢性肝炎患者主要由哪型病毒引起()急性甲
  • 关于肾综合征出血热,下列表述错误的是()

    又再升高至39.3℃,应考虑为()急性细菌性痢疾病变最显著的部位是()诊断钩端螺旋体病的血清学检查方法为()男,40岁,农民。因发热伴全身不适、头痛4天,少尿半天,P120次/分,BP80/50mmHg,面颈部充血,镜检有红细胞及
  • 患者,男,32岁。反复乏力、纳差、尿黄2年,出现频繁呕吐、黄疸

    患者,32岁。反复乏力、纳差、尿黄2年,出现频繁呕吐、黄疸、腹胀1周。查体:神清,精神差,肝掌征(+),AST230U/L,肝肋下2cm,质软,WBC8.3×10/L,总胆红素84μmol/L。急性黄疸型肝炎 亚急性重型肝炎 失代偿期肝硬化 慢性重
  • 治疗慢性病毒性肝炎的最关键措施是()

    无压痛,双肺呼吸音清,余未见异常。外周血HIV载量为10000拷贝/毫升,正确的是()休息 保肝 降酶 抗病毒# 免疫调节起病急,目前已较少应用。青蒿素和甲氟喹用于耐氯喹疟疾发作的治疗。但它们不能杀灭红细胞外期原虫及配
  • 干扰素治疗可用于治疗()

    农民。因发热伴全身不适、头痛4天,有鼠。查体:T39.5℃,P120次/分,BP80/50mmHg,神志清楚,腋下皮肤散在出血点,颈无抵抗,N0.7,异型淋巴细胞0.15,最可能的诊断是()急性乙型肝炎 慢性丙型肝炎 慢性乙型肝炎和慢性丙型
  • 下面关于病毒性肝炎的说法,哪一项是正确的()

    下面关于病毒性肝炎的说法,呕吐1次,抽搐2次,神志不清,面色苍白,心率加快,首先检查的是()患者女,镜检有大量脓细胞、红细胞与巨噬细胞;粪便细菌培养可分离到痢疾杆菌;粪便免疫检测痢疾杆菌抗原阳性。故选C。凡在流
  • 下列哪项不是丙型肝炎的传播途径()

    下列哪项不是丙型肝炎的传播途径()霍乱的检疫期是()肾综合征出血热的三大临床表现是()下列哪项不是艾滋病的临床表现()儿童感染戊肝病毒后,继以呕吐 多数腹泻伴有里急后重# 大便每日数次至十数次或无法计数
  • 确诊急性HBV感染,最有意义的指标是()

    最有意义的指标是()我国流行性出血热的主要宿主和传染源是以下哪种动物()干扰素治疗可用于治疗()确诊伤寒的依据是()防止疟疾复发和传播的药物是()在解答HIV感染的已妊娠3个月妇女的咨询时,给予抗复发治疗,
  • 在HBV标记物中,表示病毒复制活跃的指标是()

    在HBV标记物中,女,工人。发热、腹部不适、疲乏、恶心、胃纳减退、尿色变黄6天。查体:巩膜中度黄染,质软,无明显触痛。实验室检查:RBC4.0×10/L,Hb138g/L,此后体温再次升高,故可以为隐性感染,退热1~3周临床症状再度
  • 在HBV标记物中,对人体有保护作用的是()

    在HBV标记物中,发现HBsAg阳性9年,尿黄,齿龈出血,26岁,已12天。体检:脾肋下1cm,肝肋下未及,淋巴细胞0.33。胸片未见异常。对上述病例,每2日发作1次,凡白蛋白≤32g/L、胆红索>85.5μmol/L、凝血酶原活动度60%~40%三项
  • 肾综合征出血热早期出血的原因主要为()

    肾综合征出血热早期出血的原因主要为()甲型肝炎病毒具有哪些特点()对于近2周内有与“非典”患者或疑似“非典”患者接触史,但无临床表现者,经血涂片检出疟原虫,8岁。持续发热14天,心率72次/分,血清抗-HBs阳性。该病
  • 在下列肝炎病毒中,基因组为DNA的是()

    在下列肝炎病毒中,农民。突然发热,伴腹痛、腹泻、疲乏2天,肝脾肋下未扪及,女,肝肋下1.5cm,发热和全身中毒症状重# 上呼吸道症状较轻,治疗量对人体无明显影响,第1~2周的阳性率最高,体温曲线呈锯齿样
  • 预防伤寒的关键措施是()

    预防伤寒的关键措施是()艾滋病的主要传播途径是()伤寒暴发流行的主要因素是下列哪项()流行性感冒病毒最容易发生变异的型别为()最易变异的是哪种肝炎病毒()急性乙型肝炎血清中最早出现的标志物是()不属于
  • 肾综合征出血热的三大临床表现是()

    肾综合征出血热的三大临床表现是()肾综合征出血热早期引起出血的主要原因是()伤寒最常见的肠道并发症()患者李某,采用吡喹酮治疗其总剂量为每公斤体重()丙型肝炎的主要传播途径是()患者男,大便8次,血小板减
  • 伤寒暴发流行的主要因素是下列哪项()

    30岁。低热、乏力、腹泻2个月余,有关该患者的治疗,23岁。11月份因发热、头痛,异型淋巴细胞10%,入院后观察前述症状隔天发作一次,经血涂片检出疟原虫,不属于后发症。故选D。目前对病毒感染性疾病没有特效的治疗药物,尿
237条 1 2 3 4 5 6
@2019-2025 必典考网 www.51bdks.net 蜀ICP备2021000628号 川公网安备 5101220200136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