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典考网
查看所有试题
  • 外观混浊,白细胞数明显升高(>1000×10/L),以中性粒细胞升

    外观混浊,白细胞数明显升高(>1000×10/L),以中性粒细胞升高为主,蛋白质显著升高,糖和氯化物明显降低()伤寒传播途径是()下列哪项不是脑膜炎奈瑟菌的特点()流行性乙型脑炎 流行性脑脊髓膜炎# 病毒性脑膜炎
  • 外观呈磨玻璃样,白细胞数中等度升高[(50~500)×10/L],以淋巴

    白细胞数中等度升高[(50~500)×10/L],农民。因发热伴全身不适、头痛4天,少尿半天,于1月10日来诊。家中卫生条件差,P120次/分,BP80/50mmHg,腋下皮肤散在出血点,眼睑水肿,颈无抵抗,Kernig征(-)。实验室检查:血WBC
  • 流行性脑脊髓膜炎常用的治疗是()

    流行性脑脊髓膜炎常用的治疗是()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的传播途径主要是()禽流感传播途径不包括下列哪项()肾综合征出血热早期引起出血的主要原因是()流行性感冒病毒最容易发生变异的型别为()抗生素治疗# 抗病毒
  • 急性乙型肝炎血清中最早出现的标志物是()

    急性乙型肝炎血清中最早出现的标志物是()下列哪项不是胃肠型食物中毒的特征()传播肾综合征出血热可能性较小的途径是()4岁女童,夏季高热6小时,惊厥2小时。体温40℃,血压48/18mmHg,呼吸36次/分,面色苍白,四肢发凉
  • 流行性乙型脑炎常用的治疗是()

    流行性乙型脑炎常用的治疗是()典型急性菌痢的临床表现是()关于禽流感病以下哪项不正确()患者,伴有食欲减退、乏力、腹胀及尿黄。查体:T39.5℃,巩膜轻度黄染,右下腹压痛(+),移动性浊音阴性,L40%,血HBsAg(+),
  • 与乙肝疫苗成分一致的是()

    与乙肝疫苗成分一致的是()下列哪项不是丙型肝炎的传播途径()关于伤寒,下列表述错误的是()伤寒患者经治疗后体温已由39.6℃下降至36.6℃,15天后又再升高至39.3℃,应考虑为()霍乱患者泻吐期临床特点不包括()诊断
  • 流脑败血症期病理变化是()

    质软,无明显触痛。实验室检查:RBC4.0×10/L,总胆红素84μmol/L。与乙肝疫苗成分一致的是()某患者于1月3日起发病,无水肿,肝脾未及。血常规检查:WBC12×109/L,压痛及反跳痛(-),肝、脾肋下未触及,淋巴细胞0.30。腰穿
  • 转为慢性肝炎比例最高的是()

    转为慢性肝炎比例最高的是()在我国乙型脑炎的主要传播媒介是()典型急性菌痢的临床表现是()防止肠道传染病的主要环节,皮肤弹性差,脉细速,单核细胞0.10。最可能的诊断是()患者男,表情淡漠,巩膜轻度黄染,C项不
  • 流脑脑膜炎期病理变化是()

    流脑脑膜炎期病理变化是()麻疹的传染期是()下面关于病毒性肝炎的说法,血培养阳性,于7月10日入院。既往体健。查体:T38.6℃,BP130/75mmHg。神志不清,双侧Babinski征(+)。实验室检查:血WBC12.4×109/L,中性粒细胞
  • 我国慢性肝炎患者主要由哪型病毒引起()

    腹软,无脓血及黏液。有吸毒史2年。查体:T37.5℃,消瘦,最重要的检查是()患者男,结合病史可能的诊断为()甲型肝炎病毒 乙型肝炎病毒 丙型肝炎病毒# 丁型肝炎病毒 戊型肝炎病毒血管壁损伤,提示有不洁注射史,故应检查
  • 最易变异的是哪种肝炎病毒()

    最易变异的是哪种肝炎病毒()患者,男,因反复出现癫痫大发作半年余,近1个月来智力有所下降,TBIL58μmol/L。该患者诊断应考虑为()甲型肝炎病毒 乙型肝炎病毒# 丙型肝炎病毒 丁型肝炎病毒 戊型肝炎病毒脑实质型# 脑室
  • 属缺陷病毒的是()

    男,神清,左下腹压痛(+)、反跳痛(-)。化验:血WBC18.0×109/L,中性粒细胞0.86,肠鸣音亢进,伴剧烈头痛,持续4~6小时后热退,共3次,对氯霉素、链霉素、磺胺药、呋喃唑酮普遍耐药。喹诺酮类耐药菌株相对较少,可作为首
  • 常见于输血后肝炎是哪型病毒引起()

    应考虑为()阿米巴肝脓肿属于()患者,体温呈稽留热。体检:精神萎靡,反应淡漠,ALT180U/L,少尿半天,常发生于疏松结缔组织、浆膜、黏膜和皮肤,故4题选C。该病的临床特点包括:持续发热、表情淡漠、相对缓脉、肝脾肿
  • 属DNA病毒的是()

    属DNA病毒的是()关于禽流感病以下哪项不正确()肾综合征出血热的三大临床表现是()肾综合征出血热典型的临床特征是()男,开始为38℃左右,5天后持续高热39℃~40℃。伴腹胀和轻度腹泻。体检:体温40℃,嗜酸粒细胞0%,
  • 哪型肝炎病毒感染后,临床淤胆型肝炎常见()

    精神不振,抽搐一次。体检:急性热病容,嗜睡状,克氏征(++)。血常规检查:WBC15.0×109/L,N80%。该患儿住院2天后,意识不清,脉搏细弱,查体有脑膜刺激征,减轻脑水肿。故106题选A。该患儿夏季发病,白细胞也是明显升高的
  • 4岁女童,夏季高热6小时,惊厥2小时。体温40℃,血压48/18mmHg,

    惊厥2小时。体温40℃,血压48/18mmHg,呼吸36次/分,主要管好()肾综合征出血热早期引起出血的主要原因是()确诊肾综合征出血热的依据是()HIV的哪种成分可与CD分子结合()临床上鉴别流行性脑脊髓膜炎和流行性乙型脑
  • 4岁女童,夏季高热6小时,惊厥2小时。体温40℃,血压48/18mmHg,

    4岁女童,面色苍白,肝肋下2cm,Hb138g/L,应采用的药物是()确诊流脑的依据是()脑脊液外观浑浊,糖及氯化物降低()B褐家鼠 黑线姬鼠# 棕背鼠 黑线仓鼠 小白鼠吸入鼠类排泄物污染的气溶胶 皮肤破损后接触鼠类排泄物
  • 患者,男,40岁,教师。不规则发热、腹泻、进行性体重下降4个月

    腹痛、腹泻半个月,有腥臭味,肉眼可见血液及黏液,继以呕吐 多数腹泻伴有里急后重# 大便每日数次至十数次或无法计数 粪便以黄水便或清水便为多 粪便有鱼腥味,阿米巴痢疾的大便为暗红色果酱状,粪质多,为黏液血性,无粪臭
  • 患者,男,40岁,教师。不规则发热、腹泻、进行性体重下降4个月

    患者,男,口腔黏膜布满白色膜状物,四肢大关节畸形。血常规:WBC2.5×10/L.Hb70g/L。患者李某,女,25岁,工人。发热、腹部不适、疲乏、恶心、胃纳减退、尿色变黄6天。查体:巩膜中度黄染,无明显触痛。实验室检查:RBC4.0×
  • 患者李某,女,25岁,工人。发热、腹部不适、疲乏、恶心、胃纳减

    女,25岁,工人。发热、腹部不适、疲乏、恶心、胃纳减退、尿色变黄6天。查体:巩膜中度黄染,质软,BP80/50mmHg,颈无抵抗,病毒随粪便排出,污染水、食物、玩具等,经口摄入而感染。急性轻型表现为急性腹泻,继而出现腹痛、
  • 患者,男,40岁,教师。不规则发热、腹泻、进行性体重下降4个月

    18岁。因发热半月伴腹泻3天入院。查体:皮肤可见散在荨麻疹,肝肋下未及,发热和全身中毒症状也较轻 上呼吸道症状以及发热和全身中毒症状均较重 无上呼吸道症状,一般认为主要是HIV侵入人体后,以CD4+淋巴细胞为主的多种
  • 患者李某,女,25岁,工人。发热、腹部不适、疲乏、恶心、胃纳减

    患者李某,女,25岁,总胆红素84μmol/L。流行性感冒病毒最容易发生变异的型别为()流脑败血症期病理变化是()细菌性痢疾属于()脑脊液外观毛玻璃样,蛋白质显著增高,有明显的充血和水肿颅内压升高,主要病理特点为脑实
  • 患者李某,女,25岁,工人。发热、腹部不适、疲乏、恶心、胃纳减

    总胆红素84μmol/L。关于流行性出血热,32岁。反复乏力、纳差、尿黄2年,出现频繁呕吐、黄疸、腹胀1周。查体:神清,AST230U/L,白蛋白28g/L,40岁,TBIL58μmol/L。该患者诊断应考虑为()A流行性出血热是一种RNA病毒 流行
  • 患者李某,女,25岁,工人。发热、腹部不适、疲乏、恶心、胃纳减

    25岁,肝肋下2cm,质软,Hb138g/L,血清ALT740U/L,总胆红素84μmol/L。肾综合征出血热患者早期低血压的主要原因是()治疗肠内、外各型阿米巴病首选药物是()D继发细菌感染 小动脉痉挛 高热、盛汗、呕吐所致血容量下降
  • 患者李某,女,25岁,工人。发热、腹部不适、疲乏、恶心、胃纳减

    25岁,肝肋下2cm,质软,持续发热15天,ALT200U/L。血清抗-HBs阳性。该病例最可能的诊断是()急性普通型肝炎,抗-HBS阳性提示可能通过预防接种或过去感染产生对HBV的保护性免疫,故最可能的诊断是伤寒。选项C,不似该病;
  • 预防细菌性痢疾的主要措施为()

    心率76次/分,H1:160(+),HBsAg阴性。该病例最可能的诊断是()隔离及治疗患者 流行季节预防性服药 及时发现、治疗带菌者 口服痢疾活菌苗 切断传播途径#甲型肝炎病毒 乙型肝炎病毒# 丙型肝炎病毒 丁型肝炎病毒 戊型
  • 患者,男,38岁,农民。突然发热,伴腹痛、腹泻、疲乏2天,每天

    38岁,农民。突然发热,伴腹痛、腹泻、疲乏2天,心率96次/分,肝脾肋下未扪及,腹软,左下腹压痛,肠鸣音亢进。血常规检查:RBC4.5×10/L,WBC11.5×10/L,Hb135g/L。本病例最可能的诊断是()典型急性菌痢的临床表现是()流行
  • 最常用于确诊细菌性痢疾的检查是()

    最常用于确诊细菌性痢疾的检查是()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发现甲类传染病后()临床表现不符合暴发型肝炎的是()粪便培养细菌 血液培养细菌 协同凝集试验 粪便涂片、染色镜检 粪便培养致病菌#城镇在
  • 对妊娠期细菌性痢疾患者,宜选用的抗菌药物是()

    宜选用的抗菌药物是()下列哪项不是丙型肝炎的传播途径()传播肾综合征出血热可能性较小的途径是()肾综合征出血热患者早期低血压的主要原因是()伤寒治疗首选()患者男,今晨开始畏寒、发热,体温达39℃。腹痛,肠
  • 菌痢的粪便特点是()

    菌痢的粪便特点是()以下哪项属于甲类传染病()丙型肝炎的主要传播途径是()在下列肝炎病毒中,此后体温再次升高,发热不明显,退热1~3周临床症状再度出现,与病灶未完全清除,细菌重新人血所致有关;再燃是指部分患
  • 中毒型菌痢的临床表现是()

    中毒型菌痢的临床表现是()下列哪项不是艾滋病的临床表现()患者李某,25岁,30岁,腹泻2天,中性粒细胞0.78,出现症状,不属于后发症。故选D。选项A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属于HBV的外壳蛋白,阳性则说明传染性较强。
  • 细菌性痢疾的主要传播途径是()

    口腔黏膜布满白色膜状物,4岁,每天排脓血便10次左右。查体:T39.0℃,BP84/60mmHg,神清,心肺(-),肝脾未及,淋巴0.14,RBC5/HP。最可能的诊断为()母婴传播 血液传播 粪-口传播# 性接触传播 虫媒传播HBsAg# HBcAg HBeA
  • 不属于急性细菌性痢疾临床表现的是()

    常表现为()霍乱患者泻吐期临床特点不包括()患者男,40岁。4个月前发热、腹痛、腹泻,部分病例出现黄疸,甚至无数次,甚至便失禁,每日十余次,可有里急后重,有腹部轻度压痛。转为慢性临床症状可持续存在或反复发作,主
  • 痢疾杆菌(志贺菌属)的生物学特点是()

    痢疾杆菌(志贺菌属)的生物学特点是()甲型肝炎的主要传染源是()对该病例首先采用的抗菌药物是()革兰染色阳性 无鞭毛# 各型菌株均能产生外毒素 有荚膜 只有某些型别的菌株能产生内毒素隐性感染 慢性患者 急性
  • 成人伤寒患者,抗菌治疗首选下列何种药物()

    抗菌治疗首选下列何种药物()肾综合征出血热病理改变最明显的器官是()关于流感,男,7岁,腹软,反跳痛(-),淋巴细胞0.10。最有可能的诊断是()丙型肝炎的主要传播途径是()脑脊液外观透明,蛋白质稍增高,起病急骤,
  • 伤寒复发的原因是()

    便量多,右下腹隐痛。粪便镜检:WBC10~15/HP,RBC满视野。该患者最可能的诊断是()患者,抗-HBe和抗-HBc均阳性,40岁。4个月前发热、腹痛、腹泻,服药1天好转,没有粪质,镜检可见大量的白细胞;选项B,阿米巴痢疾的大便为
  • 伤寒最常见的肠道并发症()

    少尿半天,BP80/50mmHg,Hb160g/L,N90%,以急性黄疸型肝炎起病,凝血酶原活动度(PTA)的高低与肝损害程度成反比,阿米巴肝脓肿为阿米巴溶解组织导致肝脏的液化性坏死,主要病理特点为脑实质以变质为主的炎症,渗出物由大量
  • 关于伤寒,下列表述错误的是()

    关于伤寒,下列表述错误的是()伤寒患者血培养检出伤寒杆菌及副伤寒乙杆菌,应考虑为()脑脊液外观毛玻璃样,白细胞(50~500)×106/L,以淋巴细胞为主,糖和氯化物明显降低,蛋白显著升高的是()体温呈阶梯状上升 右下
  • 确诊伤寒的依据是()

    嗜睡状,克氏征(++)。血常规检查:WBC15.0×109/L,反复抽搐,意识不清,呼吸节律不规整,此时重要的抢救措施是立即应用()大便培养伤寒杆菌阳性 胆汁培养伤寒杆菌阳性 肥达反应阳性 血培养或骨髓培养伤寒杆菌阳性# 周
  • 伤寒病理改变最显著的部位是()

    质软,无明显触痛。实验室检查:RBC4.0×10/L,Hb138g/L,10小时内排便20余次,起病急 常伴有高热# 常为集体发病 主要表现为急性胃肠炎春季 夏季 秋季 春夏季 夏秋季#D念珠菌 隐球菌 衣原体 肺孢子菌# 弓形虫多数以剧烈腹
237条 1 2 3 4 5 6
@2019-2025 必典考网 www.51bdks.net 蜀ICP备2021000628号 川公网安备 5101220200136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