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所有试题
- 下列钢经淬火后硬度最低的是()火焰加热表面淬火的淬硬层可达()。A.Q235#
B.40Cr
C.GCr15
D.45钢A.2~8mm#
B.4~8mm
C.2~10mm
D.4~10mm
- 等温退火相对于一般退火工艺而言,更能()亚共析钢的加热温度在Ac3+30~50℃范围,使钢的组织完全奥氏体化,淬火后获得马氏体和少量的残余奥氏体,此称()A.减少工件变形
B.消除应力
C.细化晶粒
D.缩短退火周期#A
- 淬火钢进行中温回火的目的是为了提高钢的()将零件放在一定的加热介质中加热,达到一定温度后使介质中的某种活性原子渗入零件表的工艺,称为()A.强度
B.塑性
C.弹性#
D.硬度A.热处理
B.表面热处理
C.表面化
- 具有良好综合机械性能的组织是()零件氮化处理后可以提高零件表面的()A.M′
B.T′
C.S′#
D.A′A.硬度#
B.综合机械性能
C.刚度
D.高温强度
- 正火能够代替完全退火,获得的组织强度和硬度和退火相比()为了获得马氏体,要求在()之间快速冷却,以防止过冷奥氏体在Ms点以上分解转变成其他组织。A.更高#
B.更低
C.一样
D.不一定A.650~500℃
B.650~400℃#
- 正火能够代替完全退火,获得的组织强度和硬度和退火相比()淬火钢高温回火的目的是为了使钢具有良好的()A.更高#
B.更低
C.一样
D.不一定A.化学性能
B.综合机械性能#
C.物理性能
D.工艺性能
- 完全退火的目的之一是()零件表面渗碳后可获得的组织相当于()A.降低硬度#
B.降低韧性
C.降低塑性
D.降低脆性A.低碳钢
B.中碳钢
C.高碳钢#
D.合金钢
- 不完全退火时应把过共析钢加热,使之全部为()淬火与高温回火结合起来称为()A.铁素体
B.铁素体+奥氏体
C.奥氏体
D.奥氏体+渗碳体#A.球化处理
B.冷处理
C.孕育处理
D.调质处理#
- 不完全退火时应把过共析钢加热,使之全部为()为了获得马氏体,要求在()之间快速冷却,以防止过冷奥氏体在Ms点以上分解转变成其他组织。A.铁素体
B.铁素体+奥氏体
C.奥氏体
D.奥氏体+渗碳体#A.650~500℃
B.650
- 下列钢经淬火后硬度最低的是()表面化学热处理是通过改变零件表面()来改善零件性能。A.Q235#
B.40Cr
C.GCr15
D.45钢A.温度
B.成分
C.组织
D.成分和组织#
- 共析钢退火后的组织主要是()零件表面化学热处理可以改变表面的()A.珠光体#
B.铁素体
C.奥氏体
D.马氏体A.成分
B.组织
C.性能
D.成分、组织和性能#
- 消除金属塑性变形后产生的残余应力,应采取的措施是()具有变态根的植物是()。A.回火
B.退火#
C.正火
D.淬火A.马铃薯
B.生姜
C.大蒜
D.红薯#
- 钢经淬火后,为消除脆性应进行()工频淬火,工作电流频率50Hz,淬硬层深度为()。A.退火
B.正火
C.回火#
D.调质A.<2mm
B.2~10mm
C.2~8mm
D.10~15mm#
- 当滚动轴承钢用来制作量具、模具时,冷处理的目的是()零件表面渗碳后可获得的组织相当于()A.消除过冷奥氏体
B.减少过冷奥氏体#
C.得到下贝氏体
D.得到上贝氏体A.低碳钢
B.中碳钢
C.高碳钢#
D.合金钢
- 淬火是将钢件加热到(),经保温后急速冷却的一种操作。A.相变温度以上30~50℃#
B.相变温度以下30~50℃
C.重结晶温度以上30~50℃
D.重结晶温度以下30~50℃
- 淬火钢高温回火的目的是为了使钢具有良好的()高温软化回火主要用于马氏体钢的软化和高碳合金钢的淬火返修,以()A.化学性能
B.综合机械性能#
C.物理性能
D.工艺性能A.完全退火
B.正火
C.球化退火#
D.等温
- 球化退火的目的是为了()零件表面渗碳后可获得的组织相当于()A.提高硬度
B.消除网状二次渗碳体#
C.提高塑性
D.消除应力A.低碳钢
B.中碳钢
C.高碳钢#
D.合金钢
- 将零件放在一定的加热介质中加热,达到一定温度后使介质中的某种活性原子渗入零件表的工艺,称为()关于零件表面化学热处理的过程有()A.热处理
B.表面热处理
C.表面化学热处理#
D.表面淬火A.介质分解过程+表面
- 零件氮化处理后可以提高零件表面的()高频淬火,工作电流频率为250~300kHz,淬硬层深度()A.硬度#
B.综合机械性能
C.刚度
D.高温强度A.<2mm#
B.2~10mm
C.2~8mm
D.10~15mm
- 奥氏体化条件越有利,过冷奥氏体稳定性越好,孕育期越长,C曲线的位置也就越向()移,V临也越小,所以钢的淬透性也越好。在()钢生产的零件表面渗碳并经热处理后,可使零件表面耐磨、心部韧。A.上
B.下
C.左
D.右#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