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所有试题
- 颈椎前后位标准影像显示,以下错误的是()头颅侧位是临床经常拍摄的摄影位置。腹部摄影,采用的呼吸方式是()第3~7颈椎及第1胸椎显示于照片正中
颈椎骨质、椎间隙显示清晰,钩椎关节不应在正位显示#
下颌骨显示于第2
- 颅底凹陷症,标准摄影体位是()头颅侧位是临床经常拍摄的摄影位置。足前后位摄影是临床经常使用的摄影位置。颅底颌顶位
颅底顶颌位
头颅汤氏位
高颈椎侧位
高颈椎颅底侧位#EB诊断颅底凹陷症需照站立位或坐位的高颈椎
- 关于轴位,以下错误的是()以下不属于碘过敏试验方法的是()扁平足,正确的摄影体位是()有髌骨轴位摄影位置
有跟骨轴位摄影位置
中心线与被照体边缘相切#
有颞骨岩部轴位
是指中心线与被照体长轴平行的摄影体位静
- 膝关节正位摄影,中心线应对准()关于乳腺摄影,错误的是()心脏X线摄影是检查心脏病变的重要手段。髌骨上缘
髌骨中心
髌骨下缘#
髌骨上缘1cm
髌骨下缘2cm采用近距离摄影,使用高分辨率胶片
常规摄取内外斜位和头尾位
- 腕关节侧位,以下错误的是()心脏X线摄影是检查心脏病变的重要手段。足前后位摄影是临床经常使用的摄影位置。被检侧腕部桡侧靠近暗盒#
尺侧茎突置于胶片中心
中心线对准桡骨茎突垂直射入暗盒
被检侧手呈半握拳或伸直
- 胸部摄影,FFD选用180cm的原因是避免因()头颅摄影位置中,经常需要避开颞骨岩部。乳突劳氏位的摄影角度,应是()左右径较窄、前后径较薄引起的影像放大
左右径较厚、前后径较宽引起的影像放大
左右径较短、前后径较
- 中心线与被照体局部边缘相切为()腹部前后位摄影,影像中不可清晰显示的是()足前后位摄影是临床经常使用的摄影位置。前后方向
后前方向
切线方向#
冠状方向
轴方向肾脏边缘
腰大肌
腹膜外脂肪线
骨盆
子宫#B中心线
- 心脏左前斜位,错误的是()关于经肾脏排泄的水溶性有机碘对比剂,以下说法错误的是()30°~50°
45°~55°
55°~65°#
70°~80°
85°清晰显示1~12胸椎形态#
患者侧卧于摄影台
冠状面应垂直于胶片
应使用滤线器摄影
中心
- 冠状面与胶片的夹角是()关于腕关节正位摄影,错误的是()心脏摄影,采用的呼吸方式为()30°~50°
45°~55°
55°~65°#
70°~80°
85°多用于外伤检查
可用于观察小儿发育情况
手呈半握拳状掌面向下
中心线对准第三掌
- 腹部前后位摄影,影像中不可清晰显示的是()关于含碘对比剂,以下说法错误的是()子宫输卵管造影用()肾脏边缘
腰大肌
腹膜外脂肪线
骨盆
子宫#不被机体吸收
大多由肾脏或肝脏排泄
以原形排泄
经血管注入的对比剂,
- 被照体矢状面与胶片平行的摄影体位有()有关头颅正位摄影的叙述,错误的是()乳突双15°侧位,亦称为()下颌骨侧位
鼻窦瓦氏位
乳突轴位
腕关节正位
心脏左侧位#病人呈俯卧姿势
听眦线垂直台面
矢状面平行台面#
下颌
- 关于许氏位摄影的叙述,错误的是()类风湿性关节炎,正确的摄影体位是()在X线摄影中,使用对比剂可以增加组织间的对比,有助于形成影像。患者头颅呈标准侧位
耳廓前折
中心线向头侧倾斜25°#
多用于检查乳突气房
中心
- 有关头颅正位摄影的叙述,错误的是()乳突劳氏位的摄影角度,应是()对比剂过敏反应血管神经水肿的处理是()病人呈俯卧姿势
听眦线垂直台面
矢状面平行台面#
下颌内收,额及鼻尖靠近台面
两外耳孔到台面距离等高15°#
- 额窦、蝶窦、筛窦的最佳摄影位置分别是()急腹症应首选的摄影体位是()胸部正位取后前立位摄影的原因,无关的是()许氏位、瓦氏位、鼻窦侧位
鼻窦侧位、梅氏位、瓦氏位
瓦氏位、鼻窦侧位、梅氏位
瓦氏位、斯氏位、
- 以下错误的是()关于静脉肾盂造影中腹部压迫点,正确的是()许氏位、瓦氏位、鼻窦侧位
鼻窦侧位、梅氏位、瓦氏位
瓦氏位、鼻窦侧位、梅氏位
瓦氏位、斯氏位、柯氏位
柯氏位、鼻窦侧位、瓦氏位#患者仰卧,正中矢状面
- 关于骨盆摄影错误的叙述是()关于肩关节前后位摄影,错误的是()关于跟骨侧位叙述错误的是()常用于外伤及骨质破坏的检查
应完全包括骨盆诸骨
双下肢伸直并内旋,两趾并拢,足跟分开
中心线应向足侧倾斜20°角#
成人
- 汤氏位照片显示,以下不正确的是()关于小腿前后位摄影的说法错误的是()额窦病变应首选()照片包括全部枕骨、岩骨、眶骨及下颌骨升支
矢状缝与鼻中隔连线位于照片正中
两侧内听道位于岩骨正中清晰显示
鞍背于枕骨
- 以下关于关节运动,错误的是()关于许氏位摄影的叙述,错误的是()足前后位摄影是临床经常使用的摄影位置。关节组成骨相互靠近,角度减小称为"屈"
关节骨向腹侧面靠近者为"内收"#
骨绕矢状轴做旋转运动,骨的前面向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