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所有试题
- 我国历史上第一部著作权保护法律是()。关于古代刻书业的说法,正确的有()。近代较有影响的翻译作品包括()等。1886年的《著作权考》
1906年的《大清印刷物专律》
1910年的《大清著作权律》#
1915年的《中华民国
- 活字发明以后,我国用泥、木、金属对活字印刷进行多方的实验,()是我国现存的最早的铜活字印书。1943年,国民政府教育部通令中小学统一使用"国定本教科书",并由()等七家出版社联合造货供应。下列近代出版机构中,民
- 中国近代历时最长、影响最大的报纸之一是()。"七联处"包括()等七家出版机构。我国发明的雕版印刷术,最先在民间使用,直到五代后唐才在冯道主持下由官府刻印了(),这是我国最早的官刻本。《申报》#
《万国公报》
- 关于套版印刷的说法,错误的是()。在国民党创办的近代出版机构中,属于当时六大出版机构之一的是()。下列选项中,属于地方官书局的有()。套版印刷由涂版印刷发展而来
套版印刷术的发明使印刷进入彩印时代
套版印
- 中国最早的儒家经典官刻本是()。关于古代刻书业的说法,正确的有()。下列近代出版机构中,民营的有()。元代岳浚刻印的《九经》
五代监本《九经》#
宋代的《大藏经》
唐咸通九年刻《金刚经》雕版印刷技术最早应用
- "书肆"一词最早出现在()时期。在纸张普遍使用之后,经过千余年的演变,中国古代的图书装帧最终定格为统一的()形式。关于"缣帛"的说法,正确的有()。战国时期
秦代
西汉#
晋代包背装
蝴蝶装
线装#
卷轴装缣帛与简
- 列人物中,对西方作品的翻译或出版做出过较大贡献的有()等。成为中国共产党第一份机关刊物的著名期刊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全国出版业的三大民营出版机构是()。林则徐#
谭嗣同
严复#
康有为
林纾#《湘江评论
- 中国晚清时期译书最多、影响最大的翻译机构是()。20世纪初,维新变法前后我国出版业的主体是()。近现代时期洋务派创办的京师同文馆在北京开办后,翻译出版了大量西方书籍,影响最大的有()。江南机器制造总局翻译
- 古人在书目、题跋或相关笔记中,常常把()称为"通行本"。西洋机械化印刷技术传入我国沿海地区的时间是()。以下关于商务印书馆的表述,正确的有()。官刻本
坊刻本#
私刻本
寺院刻本17世纪
18世纪
19世纪#
20世纪商
- 奠定了汉字方块形象的字体是()。"书肆"一词最早出现在()时期。下列关于印刷术发明后图书流通的说法中,错误的有()。金文
篆书
隶书#
楷书战国时期
秦代
西汉#
晋代从唐代中后期起,图书贸易的客体开始由手抄书扩
- 对晚晴时期地方官书局的表述,错误的是()。明清时期"私刻"的主要特点之一是()。从辛亥革命起到新中国成立前,我国出版的新式辞书有()等。利用政府的力量
大量刊刻传统文化典籍
出版的图书价格昂贵#
出版的图书质
- 以下关于纸的影响的表述,不正确的是()。古人在书目、题跋或相关笔记中,常常把()称为"通行本"。中国最早的书肆"槐市"出现在()的长安。促进了"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将魏晋时期的书法绘画艺术带人了新的境界
对汉
- 清朝采用木活字印书规模最大的一次活动是印()。宋代官刻机构很多,其中刻书规模数量最大的是()。1949年以前,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出版机构所出版的出版物有()等。《钦定古今图书集成》
《武英殿聚珍版丛书》#
《康
- 在中国造纸术向世界各地传播的历程中,首先传入的国家是()。清朝采用木活字印书规模最大的一次活动是印()。关于活字印刷的说法,正确的有()。朝鲜
越南#
印度
日本《钦定古今图书集成》
《武英殿聚珍版丛书》#
- 下列少数民族文字中,至今仍在使用的是()。以下不属于国民党创办的近代出版机构的是()。关于"简牍"的说法,正确的有()。西夏文
八思巴字
突厥文
朝鲜文#民智书局
华兴书店#
正中书局
独立出版社竹片称为"简",木
- 中国晚清时期译书最多、影响最大的翻译机构是()。1937年1月,党中央成立了由党的总书记张闻天等人负责的(),统一领导新闻宣传工作。清朝采用木活字印书规模最大的一次活动是印()。江南机器制造总局翻译馆#
京师
- 奠定了汉字方块形象的字体是()。以下不属于国民党创办的近代出版机构的是()。在纸张普遍使用之后,经过千余年的演变,中国古代的图书装帧最终定格为统一的()形式。金文
篆书
隶书#
楷书民智书局
华兴书店#
正中
- 纸的发明是出版技术发展过程中一项历史性的重大进步,以下关于纸的发明的说法错误的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著作权保护法律是()。纸张普遍使用后的中国古代图书装帧形式,有()等。据考古发掘,西汉时期已有纸
蔡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