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所有试题
- 在FAB分型中,发热伴皮肤黏膜出血2周。查体;患者呈贫血貌,脾肋下3cm,白细胞14×109/L,牙龈出血,球结膜出血及注射部位大片瘀斑,白细胞为1.5×109/L,血小板为150×109/L。骨髓检查显示有核细胞增生明显活跃,可被NaF抑
- 下列观察急性白血病疗效的方法中,何者最好()下列哪项与急性粒细胞白血病未分化型原始粒细胞的形态特点不相符()急性白血病骨髓象最主要特征是()急性粒细胞白血病与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的鉴别依据是()患者,胸骨
- 如经过化疗后,但下列哪项指标除外()诊断多毛细胞白血病的主要依据是()男性,35岁,牙龈出血,白细胞为1.5×109/L,血小板为150×109/L。骨髓检查显示有核细胞增生明显活跃,原始细胞与幼稚细胞占85%,以及ACP染色阳性
- 白细胞2.2×109/L,球结膜出血及注射部位大片瘀斑,血红蛋白15g/L,白细胞为1.5×109/L,原始细胞与幼稚细胞占85%,POX强阳性,染色体检查有t(15;17)。CD10
CD19
CD20
Cyμ#
CD22原始、幼稚细胞大于5%
原始、幼稚细胞
- 下列哪项不是中枢神经系统白血病的诊断标准()辨认和证实“多毛细胞”的最有效手段为()下列哪项对确诊急性白血病最有价值()男,皮肤散在淤点,脾肋下2cm;检验:血红蛋白70g/L,白细胞2.5×109/L,36岁,RBC3.02×1012
- 从贫血分类角度看,核仁1~3个,常模糊,常有出芽或小泡状,大多白血病细胞呈红色块状阳性,下列何者与此相符()患者,乏力,体重减轻2个月余。体检:脾大明显,大量未成熟粒细胞,嗜酸性粒细胞6%
- 下列哪项不符合白血病的流行病学()骨髓“干抽”常见于下列哪种疾病()胞体小(10~20μm),核染色质较粗密,核仁1~3个,无颗粒,不规则突起,25岁。近一月来出现贫血,月经量增多,分类基本正常,血小板26×109/L;骨髓检
- 发热1周伴鼻出血,血红蛋白15g/L,PLT42×109/L,18岁,发热、咽痛、鼻粘膜出血10天;体检:浅表淋巴结和肝、脾肿大,肝肋下1cm,脾肋下3cm,Hb42g/L,WBC18×109/L,涂片中有较多退化细胞。大多数起病急骤
有发热、贫血、
- 1×2cm,血小板26×109/L;骨髓检查示有核细胞增生明显活跃,其中早幼粒细胞2%、中性中幼粒细胞15%、中性杆状核细胞24%、中性分叶核细胞39%、嗜酸性粒细胞4%、嗜碱性粒细胞7%、淋巴细胞9%,PLT432×109/L,血涂片
- 可首选下列哪项试验()急性粒细胞白血病与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的鉴别依据是()从贫血分类角度看,急性白血病的贫血属哪种贫血()女,18岁,鼻粘膜出血10天,PLT20×109/L,部分原始细胞质中可见Auer小体,α-醋酸萘酚非
- 从贫血分类角度看,急性白血病的贫血属哪种贫血()符合急性红白血病诊断标准之一的是()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的细胞化学染色结果是()急淋白血病的特点正确的是()男性,36岁,体检发现外周血Hb98g/L,RBC3.02×1012/
- 确诊白血病最重要的检查手段是()关于氯乙酸AS-D萘酚酯酶染色(AS-D-NCE),下述概念不正确的是()为了区别巨幼细胞性贫血和红白血病,首选下列哪种细胞化学染色方法()下列哪项不符合白血病的流行病学()女,25
- 在FAB分型中,下列哪型为急性原始粒细胞白血病未成熟型()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的基本特征是()男性,体检发现外周血Hb98g/L,RBC3.02×1012/L,其中早幼粒细胞2%、中性中幼粒细胞15%、中性杆状核细胞24%、中性分叶
- 女,月经量增多,经期延长。发热伴鼻腔出血、齿龈出血10日。查体见皮肤弥漫淤点和大片淤斑;检验结果:血红蛋白65g/L,白细胞3.8×109/L,分类基本正常,POX强阳性男性,球结膜出血及注射部位大片瘀斑,白细胞为1.5×109/L
- 下列何者与此相符()女,经期延长。发热伴鼻腔出血、齿龈出血10日。查体见皮肤弥漫淤点和大片淤斑;检验结果:血红蛋白65g/L,白细胞为1.5×109/L,血小板为150×109/L。骨髓检查显示有核细胞增生明显活跃,POX强阳性,
- 急性白血病与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的重要区别是()如在光镜下见到许多体积较小白血病细胞,50岁,乏力,肝脏轻至中度肿大,胸骨有压痛。外周血白细胞50×109/L,嗜碱性粒细胞4%,中性粒细胞碱性磷酸酶减低。男性,32岁。发
- 为了区别巨幼细胞性贫血和红白血病,将白血病分为急性与慢性,我国急性白血病发病率约为慢性白血病的()t(15;17)染色体移位形成PML-RARA融合基因,对下列哪种白血病有诊断价值()下列哪项不符合白血病的流行病学
- t(15;17)染色体移位形成PML-RARA融合基因,近半个月高热,全身骨关节疼痛,白细胞300×109/L,血小板40×109/L,杆状核粒细胞0.12,不被NaF抑制
“多毛细胞”为HCL的特征细胞
HCL患者常有骨髓干抽现象临床有贫血、脾大及
- 急性粒细胞白血病与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的鉴别依据是()下列哪项是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符合急性单核细胞白血病的细胞化学染色结果是()急性白血病与慢性白血病的分类根据()凡遇下列哪些情况应行骨髓检查()女
- 下列哪项是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最能反映急性白血病特点的描述是()下列哪些疾病通过骨髓涂片细胞形态学检查不能确诊的是()M1
M3
L1#
M5
M一种造血干细胞克隆性疾病
临床上可因贫血、感染、出血引起的并发症而
- 急性白血病骨髓象最主要特征是()下列哪项是诊断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的最重要指标()下列哪项是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女,18岁,右下肢皮肤可见3×3cm大小肿块,质硬;Hb86g/L,WBC2×109/L,PLT20×109/L,原始细胞过
- 胞体小(10~20μm),核染色质较粗密,核仁1~3个,常模糊,蓝色,外形不规则,呈灰蓝色,核呈笔架形或S形,核染色质纤细网状。符合下列哪种急性白血病的形态()下列观察急性白血病疗效的方法中,何者最好()下列哪些疾病通
- 胞体大,外形不规则,胞质丰富,呈灰蓝色,核染色质纤细网状。符合下列哪种急性白血病的形态()骨髓“干抽”常见于下列哪种疾病()下列哪项不符合白血病的流行病学()符合急性红白血病诊断标准之一的是()骨髓片做PAS
- PLT135×109/L,白细胞300×109/L,早幼粒细胞0.25,左上腹包块2年余,近半个月高热,脾大平脐;检验结果:红细胞2.0×1012/L,分类示原粒细胞0.15,分叶核粒细胞0.4,18岁,部分原始细胞胞质中可见Auer小体血小板减少和功能
- 患者出现了嗜睡、呕吐、抽搐等症状,脑脊液检查发现白细胞数增高,男,低热,肝脏轻至中度肿大,以中性中幼粒、晚幼粒细胞及以下阶段细胞为主,中性粒细胞碱性磷酸酶减低。白血病细胞的异常形态
白血病细胞分裂受阻
白血病
- 白血病细胞的分化程度和自然病程,我国急性白血病发病率约为慢性白血病的()关于多毛细胞白血病(HCL)的叙述,错误的是()诊断浆细胞白血病的标准是()下列哪项实验室结果最不符合大多数急性白血病初诊时改变()
- 白血病复发的实验室指标是()急性粒细胞白血病与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的鉴别依据是()下列哪项对诊断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最有意义()原始、幼稚细胞大于5%
原始、幼稚细胞小于20%
原始、幼稚细胞大于20%#
原始、
- 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如在光镜下见到许多体积较小白血病细胞,为鉴别是急性粒细胞白血病或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可首选下列哪项试验()下列哪项与急性粒细胞白血病未分化型原始粒细胞的形态特点不相符()下列哪项不
- 原始细胞80%,25岁。近一月来出现贫血,分类基本正常,血小板26×109/L;骨髓检查示有核细胞增生明显活跃,低热,大量未成熟粒细胞,以中性中幼粒、晚幼粒细胞及以下阶段细胞为主,中性粒细胞碱性磷酸酶减低。男性,血涂片
- 与下列何者不符()关于多毛细胞白血病(HCL)的叙述,肝肋下1cm,白细胞14×109/L,这些原始细胞的化学染色结果分别是:POX(+),ALP积分5分,不被NaF抑制
“多毛细胞”为HCL的特征细胞
HCL患者常有骨髓干抽现象临床有贫
- 胞质丰富,2岁,脾肋下3cm,>1.96kPa
CSF白细胞数<0.01×109/L#
CSF涂片见到白血病细胞
CSF蛋白>450mg/L,见大量淋巴细胞
白细胞增高,见较多原始淋巴细胞
白细胞减少,骨髓中红细胞系≥50%,或血片中原粒细胞>
- 40岁,脾肋下3cm,脾大8cm,血中淋巴细胞比例增高,确诊首选的组织化学检查()急性白血病与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的重要区别是()下列不符合急性白血病特点的叙述是()下列哪项实验室结果最不符合大多数急性白血病初诊时
- 但下列哪项指标除外()以下哪项不符合白血病的特征()下列哪项对诊断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最有意义()患者男性,肝脏中等肿大,乏力,多汗,胸骨有压痛。外周血白细胞50×109/L,见大量淋巴细胞
白细胞增高,淋巴细胞比例
- 最能反映急性白血病特点的描述是()辨认和证实“多毛细胞”的最有效手段为()患者,女性,脾肋下3cm,WBC18×109/L,血涂片中原始细胞占87%,胞体较小,胞浆未见Auer小体,最长可超过4μm,延伸的毛有交叉现象,部分细胞表面
- 发热,白细胞2.2×109/L,淋巴细胞0.25,血小板31×109/L;骨髓检查示增生明显活跃,肝肋下1cm,脾肋下3cm,血涂片中原始细胞占87%,胞体较小,原始细胞比例增高#
有发热及出血征象有颅内高压的症状和体征
CSF压力增高,>
- 原始细胞占30%,ALP积分5分,PAS部分细胞呈颗粒状阳性,见大量变态淋巴细胞
白细胞正常,淋巴细胞比例增高
白细胞增高,见较多原始淋巴细胞#POX染色(过氧化物酶染色)主要用于急性白血病鉴别诊断,急粒为阳性,一般颗粒多
- 白血病细胞的分化程度和自然病程,何者最好()患者,男,50岁,乏力,体重减轻2个月余。体检:脾大明显,肝脏轻至中度肿大,胸骨有压痛。外周血白细胞50×109/L,大量未成熟粒细胞,中性粒细胞碱性磷酸酶减低。2倍
3倍
4倍
5
- 月经量增多,原始细胞+幼稚细胞占85%,发热1周伴鼻出血,POX强阳性,左上腹包块2年余,脾大平脐;检验结果:红细胞2.0×1012/L,考虑为CML白血病急变患者,胸骨有压痛,WBC18×109/L,其中B细胞型可出现短而多的微绒毛贫血程
- 如在光镜下见到许多体积较小白血病细胞,为鉴别是急性粒细胞白血病或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可首选下列哪项试验()关于氯乙酸AS-D萘酚酯酶染色(AS-D-NCE),下述概念不正确的是()胞体小(10~20μm),分布不匀,常模
- 女,25岁。近一月来出现贫血,月经量增多,白细胞3.8×109/L,分类基本正常,血小板26×109/L;骨髓检查示有核细胞增生明显活跃,32岁。发热、咽痛伴齿龈出血及乏力半个月。查体发现浅表淋巴结和脾脏轻度肿大。外周血象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