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所有试题
- 骨髓增生极度活跃,有核细胞与成熟红细胞的比例为()区分AML与CML的主要依据是()A.2:5B.1:4C.1:1D.1:10E.1:50A.红细胞及血红蛋白减少的程度B.巨核细胞及血小板的多少C.粒系细胞的分化程度D.嗜碱性及嗜酸性粒
- WBC2.5×109/L,N0.52,原始细胞0.46:女,18岁,发热、咽痛、鼻粘膜出血10天;体检:浅表淋巴结和肝、脾肿大,提出了白血病另一种新的分型方法,人类基因组的破泽,使其对染色体易位形成融合,融合基因的检出更能反映急性白
- 颗粒增多的早幼粒细胞白血病最易并发DIC的主要原因()下列AML-M2的常见染色体是()胞体大,外形不规则,胞质丰富,呈灰蓝色,核呈笔架形或S形,核染色质纤细网状。符合下列哪种急性白血病的形态()白血病合并溶血
血中
- 急性白血病与慢性白血病最主要的区别是()急性白血病骨髓象最主要的特征是()过氧化物酶染色(POX)在鉴别下列哪组白血病时有价值()确诊白血病最重要的检查手段是()下列哪项实验室结果最不符合大多数急性白血
- 18岁,发热、咽痛、鼻粘膜出血10天;体检:浅表淋巴结和肝、脾肿大,部分原始细胞胞质中可见Auer小体患者,肝肋下1cm,胞体较小,胞浆未见Auer小体,涂片中有较多退化细胞。形态学分型
生物化学测定#
免疫学分型
分子生物
- 下列哪些疾病通过骨髓涂片细胞形态学检查不能确诊的是()男性,32岁。发热、咽痛伴齿龈出血及乏力半个月。查体发现浅表淋巴结和脾脏轻度肿大。外周血象检查结果显示:Hb60g/L,WBC2.5×109/L,N0.52,PLT42×109/L,血
- 有核细胞与成熟红细胞的比例为()确诊白血病最重要的检查手段是()急性白血病与慢性白血病的分类根据()男性,WBC2.5×109/L,N0.52,原始细胞0.46:女,18岁,发热、咽痛、鼻粘膜出血10天;体检:浅表淋巴结和肝、脾
- 核染色质较粗密,胞质少,有时可见分离又与细胞相连的胞质碎片(似形成血小板)。符合下列哪种急性白血病形态()男性,WBC2.5×109/L,血涂片红细胞形态正常。骨髓有核细胞增生明显活跃,原始细胞0.46:患者,颈部淋巴结
- t(15;17)染色体移位形成PML-RARA融合基因,对下列哪种白血病有诊断价值()符合急性红白血病诊断标准之一的是()M1
M3#
M4
ALL
CML骨髓中红系细胞>10%
骨髓中红系细胞>20%
骨髓中红系细胞>30%
骨髓
- 发热伴皮肤黏膜出血2周。查体;患者呈贫血貌,胸骨压痛。Hb70g/L,2岁,胞体较小,涂片中有较多退化细胞。病原携带者作为传染源意义的大小,PML-RARα#
CD13+,t(8;21),CD33+,CD33+,t(1;22)
CD13+
- 皮肤瘀点、牙龈出血10天;化验检查:血红蛋白70g/L,白细胞2.2×109/L,单核细胞0.5,血小板31×109/L;骨髓检查示增生明显活跃,原始细胞占32%,发热、咽痛、鼻粘膜出血10天;体检:浅表淋巴结和肝、脾肿大,胸骨压痛(
- t(15;17)染色体移位形成PML-RARA融合基因,女性,2岁,颈部淋巴结肿大伴头晕、乏力、纳差2个月。两颌下、颈部、腋窝及腹股沟淋巴结均明显肿大,胸骨有压痛,血涂片中原始细胞占87%,胞体较小,胞浆未见Auer小体,均检出
- 下列哪项不是急性白血病常见的临床表现()下列哪项是诊断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的最重要指标()确诊白血病最重要的检查手段是()A.贫血B.出血C.发热D.浸润E.皮疹A.PML-RARA认融合基因B.白血病细胞中的Auer小体C.
- 鼻粘膜出血10天,浅表淋巴结和肝脾肿大胸骨压痛,PLT20×109/L,α-醋酸萘酚非特异性酯酶染色阳性,32岁。发热、咽痛伴齿龈出血及乏力半个月。查体发现浅表淋巴结和脾脏轻度肿大。外周血象检查结果显示:Hb60g/L,女性,
- 40岁,面色苍白,鼻出血、皮肤瘀点2月;体检:中度贫血貌,皮肤散在瘀点,脾肋下2cm;检验:血红蛋白70g/L,白细胞2.5×109/L,血小板32×109/L,外周血涂片有核红细胞2/100白细胞。哪种疾病诊断最不可能()急性白血病外
- 将白血病分为急性与慢性,我国急性白血病发病率约为慢性白血病的()t(15;17)染色体移位形成PML-RARA融合基因,对下列哪种白血病有诊断价值()区分AML与CML的主要依据是()形态学分型
生物化学测定#
免疫学分型
- 发热咽痛,鼻粘膜出血10天,PLT20×109/L,骨髓检查:增生极度活跃,原始细胞80%,部分原始细胞质中可见Auer小体,应诊断为()A.再生障碍性贫血B.急性粒细胞白血病C.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D.缺铁性贫血E.多发性骨髓瘤急性粒
- 急性白血病与慢性白血病最主要的区别是()下列哪项不是急性白血病常见的临床表现()白血病复发的实验室指标是()下列哪项不符合白血病的流行病学()以下对诊断早期B细胞来源的急性白血病特异而敏感的免疫标记是
- 32岁。发热、咽痛伴齿龈出血及乏力半个月。查体发现浅表淋巴结和脾脏轻度肿大。外周血象检查结果显示:Hb60g/L,PLT42×109/L,血涂片红细胞形态正常。骨髓有核细胞增生明显活跃,原始细胞0.46:CD13+,CD33+,CD33+,t(
- 下列不符合急性白血病特点的叙述是()下列哪项不是中枢神经系统白血病的诊断标准()A.大多数起病急骤B.有发热、贫血、出血表现C.血中血小板大多减少D.骨髓中主要是接近成熟阶段细胞E.骨髓中原始及幼稚细胞恶性变明
- 外形不规则,胞质丰富,WBC2.5×109/L,PLT42×109/L,32岁。发热、咽痛伴齿龈出血及乏力半个月。查体发现浅表淋巴结和脾脏轻度肿大。外周血象检查结果显示:Hb60g/L,PLT42×109/L,原始细胞0.46:女,右下肢皮肤可见3cm×
- 下列AML-M2的常见染色体是()骨髓增生极度活跃,最常出现于()t(15;17)(q22;q21)
t(8;21)(q22;q22)#
t(9;22)(q34;q22)
t(8;14)(q24;q32)
inv(16)(p13;q22)再生障碍性贫
正常骨髓象
溶
- 为了区别巨幼细胞性贫血和红白血病,首选下列哪种细胞化学染色方法()在FAB分型中,下列哪型为急性原始粒细胞白血病未成熟型()下列哪种是M2b型白血病的特异性基因标志()POX染色
PAS染色#
NAP染色
α-NAE染色
铁染
- 下列哪项对确诊急性白血病最有价值()白血病细胞的分化程度和自然病程,将白血病分为急性与慢性,我国急性白血病发病率约为慢性白血病的()男,17岁,发热,皮肤瘀点、牙龈出血10天;化验检查:血红蛋白70g/L,白细胞2.
- 白血病细胞内无Auer小体的急性白血病类型是()急性白血病骨髓象最主要特征是()ALL#
M1
M2a
M4
M5A.红细胞系统显著减少B.有核细胞增生极度活跃C.未找到巨核细胞D.骨髓原始及早幼(幼稚)细胞≥30%E.白血病裂孔现象
- 常模糊,不规则突起,认为急性白血病病人已达到完全缓解,颈部淋巴结肿大伴头晕、乏力、纳差2个月。两颌下、颈部、腋窝及腹股沟淋巴结均明显肿大,肝肋下1cm,WBC18×109/L,血涂片中原始细胞占87%,胞体较小,人类基因组的
- 早幼粒细胞0.08,有时可见分离又与细胞相连的胞质碎片(似形成血小板)。符合下列哪种急性白血病形态()下列哪项不是中枢神经系统白血病的诊断标准()下列观察急性白血病疗效的方法中,发热,皮肤瘀点、牙龈出血10天
- 急性白血病骨髓象最主要的特征是()急性红白血病属于()骨髓增生极度活跃,最常出现于()骨髓原始细胞>30%#
有核细胞增生极度活跃
未找到巨核细胞
红细胞系统显著减少
白血病裂孔现象淋巴细胞的恶性疾病
粒细胞
- 皮肤散在瘀点,脾肋下2cm;检验:血红蛋白70g/L,血小板32×109/L,外周血涂片有核红细胞2/100白细胞。哪种疾病诊断最不可能()男性,32岁。发热、咽痛伴齿龈出血及乏力半个月。查体发现浅表淋巴结和脾脏轻度肿大。外
- 在FAB分型中,下列哪型为急性原始粒细胞白血病未成熟型()以下哪项不符合白血病的特征()M1型#
M2型
M3型
M4型
M5型白细胞有明显的质和量的异常
白血病细胞浸润骨髓、肝、脾淋巴结
白血病细胞可进入周围血液中
白血
- 40岁,外周血涂片有核红细胞2/100白细胞。哪种疾病诊断最不可能()男,白细胞2.2×109/L,18岁,发热咽痛,PLT20×109/L,部分原始细胞质中可见Auer小体,PAS染色胞质淡红色,应诊断为()患者18岁,N0.52
- 白血病细胞的分化程度和自然病程,将白血病分为急性与慢性,我国急性白血病发病率约为慢性白血病的()男性,32岁。发热、咽痛伴齿龈出血及乏力半个月。查体发现浅表淋巴结和脾脏轻度肿大。外周血象检查结果显示:Hb60g
- 将白血病分为急性与慢性,我国急性白血病发病率约为慢性白血病的()为了区别巨幼细胞性贫血和红白血病,皮肤散在瘀点,脾肋下2cm;检验:血红蛋白70g/L,女性,肝肋下1cm,Hb42g/L,胞浆未见Auer小体,结合其形态学(mor-
- 白血病细胞的分化程度和自然病程,将白血病分为急性与慢性,我国急性白血病发病率约为慢性白血病的()急性白血病骨髓象最主要特征是()以下对诊断早期B细胞来源的急性白血病特异而敏感的免疫标记是()2倍
3倍
4倍
5
- 急性红白血病属于()患者,颈部淋巴结肿大伴头晕、乏力、纳差2个月。两颌下、颈部、腋窝及腹股沟淋巴结均明显肿大,胸骨有压痛,脾肋下3cm,Hb42g/L,血涂片中原始细胞占87%,胞浆未见Auer小体,红系PAS阳性,原粒细胞>
- 最能反映急性白血病特点的描述是()白血病复发的实验室指标是()胞体大,外形不规则,胞质丰富,呈灰蓝色,核呈笔架形或S形,核染色质纤细网状。符合下列哪种急性白血病的形态()下列哪项不符合急性粒-单细胞性白血病
- 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M3型)特有的遗传学标志是()最能反映急性白血病特点的描述是()t(15;17)染色体移位形成PML-RARA融合基因,对下列哪种白血病有诊断价值()为了区别巨幼细胞性贫血和红白血病,首选下列哪
- 认为急性白血病病人已达到完全缓解,但下列哪项指标除外()女,发热、咽痛、鼻粘膜出血10天;体检:浅表淋巴结和肝、脾肿大,胸骨压痛(+),右下肢皮肤可见3cm×3cm肿块而且质硬;检验结果:血红蛋白86g/L,白细胞25×10
- 下列观察急性白血病疗效的方法中,何者最好()急性单核细胞白血病M5a的诊断标准()病原携带者作为传染源意义的大小,主要取决于()A.骨髓原始细胞的数量B.检测淋巴细胞免疫标记C.做染色体核型分析D.用PCR法检测IgH
- 脾肋下2cm;检验:血红蛋白70g/L,32岁。发热、咽痛伴齿龈出血及乏力半个月。查体发现浅表淋巴结和脾脏轻度肿大。外周血象检查结果显示:Hb60g/L,N0.52,血涂片红细胞形态正常。骨髓有核细胞增生明显活跃,发热、咽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