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所有试题
- 遗传性血管性水肿病人可能与下列哪项有关()以下与补体结合试验无关的是()下列哪一项不是测定单个补体成分含量的方法()下列不属于补体检测的方法是()溶血反应对补体的剂量依赖曲线是()C3a和C5a合成过量
C1
- 下列关于补体的三条激活途径的叙述中,错误的是()C1多聚体复合物形成时,也可移动至其他部位
C4是共同参与成分#
活化中的各部分或片段的复合物具有酶活性Ca2+#
Mg2+
Cu2+
Fe3+
Fe2+豚鼠血清中一种耐热的蛋白质
由四
- 血清补体水平不发生显著变化通常见于()补体系统的激活必须有下列哪种成分的参与()形成有嗜细胞作用的攻膜复合物,参与机体的特异性和非特异免疫应答的途径为()类风湿关节炎
系统性红斑狼疮
链球菌感染后肾小球
- C1多聚体复合物形成时,必须有下述哪种无机离子参与()在经典激活途径中,补体识别的亚单位是()由抗体介导的补体途径是()不依赖特异性抗体形成,在感染早期为机体提供有效防御机制的补体途径是()形成有嗜细胞作
- 补体结合试验的指示系统包括()CD分子与下列哪一项作用无关()C5a的生物学活性是()能够激活补体替代途径的免疫球蛋白是()下列补体成分中参与吞噬调理作用的是()由病原微生物的细胞壁成分提供接触表面从而启
- 补体是()属于补体系统免疫学功能的是()豚鼠血清中一种耐热的蛋白质
由四种成分组成
经免疫接种可以增加
可与抗原抗体复合物结合#
一组性质稳定的糖蛋白细胞毒作用
调理作用和免疫黏附作用
补体的中和及溶解病毒
- 具有刺激肥大细胞脱颗粒、释放组胺的补体裂解片段是()补体结合试验的指示系统包括()能合成大多数补体的细胞主要是()补体结合试验中采用方阵法进行滴定时,应如何确定抗原和抗体的效价()与遗传性血管神经性水
- 在经典激活途径中,补体识别的亚单位是()以下哪项为补体不具备的生物学作用()下列关于补体的三条激活途径的叙述中,错误的是()C1#
C2
C3
CA
C9细胞溶解及杀菌
中性粒细胞的趋化
中和病毒
对免疫复合物的调理
促
- 不参加旁路激活途径的补体的固有成分是()补体活化替代途径开始于()组成人类补体系统的球蛋白组数为()IgA、IgD和IgE不能与C1q结合的原因是()目前开展的补体相关试验不包括()下列哪一项不是测定单个补体成分
- 补体结合试验的指示系统是指()在经典激活途径中,产生具有趋化因子活性的片段是()大多数补体为()补体活化的经典途径激活的始动分子是()不参加旁路激活途径的补体的固有成分是()下列不属于补体检测的方法是
- 溶血反应主要是用来检测()C5a具有的生物学活性是()总补体活性#
溶血性疾病的不完全抗体
红细胞的脆性
待测抗原或抗体
溶血素滴度促C3转化酶形成
趋化作用#
参与膜攻击单位的形成
调理作用
促CT酯酶形成溶血法主
- 大多数补体为()补体总活性的测定试验中常用来作为终点指标的是()补体活化的MBL途径的激活物,下列物质应除外的是()不能通过经典途径激活补体的Ig是()下列哪一项不是测定单个补体成分含量的方法()M蛋白
α-
- 下列不属于补体检测的方法是()目前临床尚在开展且广泛应用的方法为()属于补体系统免疫学功能的是()补体总活性测定
C3,C4检测
B因子检测
补体结合试验#
以上均不对华氏反应诊断梅毒螺旋体感染
AP-CH50检测补体
- 采用50%溶血试验是因为()参与溶菌作用的补体成分有()在补体活化过程中,C5~9
C3~C5C3b
C2a
C5a#
C4b
iC3bD因子、B因子
C3、C5
C4、C2#
C5、C6
B因子、C8经典途径#
MBL途径
旁路途径
第二途径
以上均不对华氏反
- 补体大多数为()梅毒确诊试验为()补体活化过程中,产生具有趋化因子活性的片段是()C5a的生物学活性是()C5a具有的生物学活性是()由病原微生物的细胞壁成分提供接触表面从而启动补体的激活途径是()以下哪一
- 补体系统的激活必须有下列哪种成分的参与()参与溶菌作用的补体成分有()补体是()补体活化的旁路途径激活过程中,与下列哪项作用无关()参与固有性免疫应答的免疫分子是()不能通过经典途径激活补体的Ig是()C
- C5a具有的生物学活性是()在经典激活途径中,补体识别的亚单位是()CH50法测定总补体活性的报告方式是()补体系统的生物活性不包括()在补体活化过程中,产生具有趋化因子活性的片段是()关于补体的描述,下列不正
- CHso试验中,一个CH50U是指()C1多聚体复合物形成时,必须有下述哪种无机离子参与()在经典激活途径中,补体识别的亚单位是()在总补体活性测定时,必须有Ca的参与。考点:补体的合成与代谢经典途径是以结合抗原后的I
- CD分子与下列哪一项作用无关()下列哪一项不是测定单个补体成分含量的方法()下列疾病中,可导致血清补体水平测定升高的是()形成有嗜细胞作用的攻膜复合物,参与机体的特异性和非特异免疫应答的途径为()检测抗原
- MBL激活途径发生在()补体活化替代途径开始于()补体大多数为()下列关于补体的三条激活途径的叙述中,错误的是()目前开展的补体相关试验不包括()关于补体活化途径的说法错误的是()关于补体成分检测说法错误
- 下列哪一项不是测定单个补体成分含量的方法()补体含量降低的疾病不包括以下哪种()由病原微生物等胞壁成分提供接触面直接激活补体C3,然后完成C5~C9的激活过程为()溶血法
速率散射比浊法
火箭电泳法
单向免疫扩
- 参与固有性免疫应答的免疫分子是()检测抗原或抗体()TCR
BCR
补体#
抗体
NKCP-CH50测定
免疫溶血法
免疫化学法
补体结合试验#
补体受体测定补体是天然免疫应答分子。补体结合试验是将免疫溶血作为指示系统,检测另
- 可抑制MAC形成的补体膜调节因子是()参与溶菌作用的补体成分有()补体大多数为()目前开展的补体相关试验不包括()以下哪一项是C5b的生物学作用()血清补体水平降低可见于()关于补体成分检测说法错误的是()
- 在总补体活性测定时,所测定的是()下列继发性补体降低的情况,属于补体合成不足的是()不依赖特异性抗体形成,在感染早期为机体提供有效防御机制的补体途径是()红细胞与补体结合的能力
补体溶解红细胞的活性#
未标
- 关于补体的描述,下列不正确的是()补体活化替代途径开始于()CD分子与下列哪一项作用无关()补体大多为糖蛋白,属于β球蛋白
正常血清中补体各组分含量相差较大,其中C含量最高#
补体的性质不稳定,易受各种理化因素
- 产生具有趋化因子活性的片段是()可抑制MAC形成的补体膜调节因子是()由病原微生物的细胞壁成分提供接触表面从而启动补体的激活途径是()下列疾病中,可导致血清补体水平测定升高的是()CH50检测补体活性反映的是
- 不能通过经典途径激活补体的Ig是()补体结合试验的叙述,一个CH50U是指()与遗传性血管神经性水肿相关的是()IgM
IgG3
IgA
IgG1
IgE#新鲜豚鼠血清作为补体
补体、SRBC和溶血素应预先定量
出现溶血反应即为反应阴性
- 参与固有性免疫应答的免疫分子是()下列疾病中,可导致血清补体水平测定升高的是()不依赖特异性抗体形成,在感染早期为机体提供有效防御机制的补体途径是()TCR
BCR
补体#
抗体
NK严重肝病
系统性红斑狼疮
类风湿
- 以下哪项为补体不具备的生物学作用()补体结合试验的叙述,C5~9
C3~C5豚鼠血清中一种耐热的蛋白质
由四种成分组成
经免疫接种可以增加
可与抗原抗体复合物结合#
一组性质稳定的糖蛋白G-细菌感染#
心肌梗死
糖尿病
- 体液补体抑制因子是()一般情况下补体结合试验只是用来检测()以下哪项为补体不具备的生物学作用()以下哪一项不属于MHCⅢ类分子()不依赖特异性抗体形成,在感染早期为机体提供有效防御机制的补体途径是()属于
- 补体结合试验的叙述,下列哪项是错误的()一般情况下补体结合试验只是用来检测()CHso试验中,形成复合物激活补体,如果反应系统中存在待测的抗体(或抗原),则抗原、抗体发生反应后可结合补体,再加入指示系统(SRBC,
- MBL激活途径发生在()参与溶菌作用的补体成分有()不能通过经典途径激活补体的Ig是()关于补体的描述,C5~9
C3~C5IgM
IgG3
IgA
IgG1
IgE#补体大多为糖蛋白,属于β球蛋白
正常血清中补体各组分含量相差较大,其中C
- 在经典激活途径中,采用50%溶血试验是因为()C1#
C2
C3
CA
C950%溶血试验比100%溶血试验简单
以50%溶血作为终点较100%溶血作为终点更敏感#
以50%溶血作为终点较100%溶血作为终点可节约时间
以50%溶血作为终
- 补体是()C5a具有的生物学活性是()C3增高常见于()豚鼠血清中一种耐热的蛋白质
由四种成分组成
经免疫接种可以增加
可与抗原抗体复合物结合#
一组性质稳定的糖蛋白促C3转化酶形成
趋化作用#
参与膜攻击单位的形
- 产生具有趋化因子活性的片段是()CD分子与下列哪一项作用无关()不依赖特异性抗体形成,在感染早期为机体提供有效防御机制的补体途径是()形成有嗜细胞作用的攻膜复合物,参与机体的特异性和非特异免疫应答的途径为
- 下列补体成分中参与吞噬调理作用的是()补体成分灭活的标准温度和时间是()补体活化替代途径开始于()激活补体系统必须有()C1q
C1
C3b+C4b#
C5
C1γ0℃,24h
4℃,30min#
100℃,15minC1的活化
C2的活化
C3的活化#
C4
- 补体活化的经典途径激活的始动分子是()补体结合试验的指示系统包括()补体活性片段中过敏毒素作用最强的是()参与溶菌作用的补体成分有()补体总活性的测定试验中常用来作为终点指标的是()能够激活补体替代途
- 采用50%溶血试验是因为()可抑制MAC形成的补体膜调节因子是()C3增高常见于()50%溶血试验比100%溶血试验简单
以50%溶血作为终点较100%溶血作为终点更敏感#
以50%溶血作为终点较100%溶血作为终点可节约时
- 一个CH50U是指()不参加旁路激活途径的补体的固有成分是()IgA、IgD和IgE不能与C1q结合的原因是()以下哪项与补体结合试验无关()C3增高常见于()与遗传性血管神经性水肿相关的是()血清中大多数补体成分均以
- 具有刺激肥大细胞脱颗粒、释放组胺的补体裂解片段是()溶血反应对补体的剂量依赖曲线是()C3a#
C3b
C5b
C4b
C2a直线
双曲线
抛物线
S形曲线#
对数曲线具有刺激肥大细胞脱颗粒、释放组胺的补体裂解片段是C3a。溶血